早上出门上班,等电梯的时候在电梯间门口看见一个超级可爱的小男孩,斜背着书包,穿着整齐干净,但红领巾歪歪扭扭地戴着,仰着小脑袋稚声稚气地跟一旁的家长争辩。
我仔细听了听他们的亲子对话:
谁让他抄我画的美国队长,我才推他的。”小男孩委屈地说。
那你也不能动手推同学呀?”家长劝诫他。
不是,我不让他抄我的,他说我管不着……”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原来是跟同学起了冲突。
这时有人说道:
哎呀呀,这么帅气的小伙子不哭了啊……”
就是,他不对,谁让他抄你的呢……”
一时间,等电梯的邻居大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安慰小男孩,并给一旁的男孩妈妈说,多大点事儿啊,别说孩子了,孩子没错!”
孩子脸六月天,等坐上电梯,刚才还委屈的小男孩已经笑脸嘻嘻的了。
听完全程的我,想跟家长们分享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出现因为模仿别人或被模仿,产生矛盾怎么办呢?
首先,这是一个经常发生的现象。
当幼儿因照着别人画画而被告状”后,便容易产生侵权”与被侵权”的小纠纷”。
比如小朋友A画了一座城堡,被小朋友B看到后,小朋友B觉得这座城堡很好看,便也照着画了一座,结果遭到了A的不满。
其实,幼儿照着别人画,并不是要有意侵权”,而是当幼儿不知自己想画什么,或不知道该怎么画时,便容易模仿别人的画,这也是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那么,当发生这种情况后,家长又应该如何进行恰当的引导呢?
我通常会这样做:
先问小朋友B:你是不是觉得A的城堡画得很好,你才照着画的?”
如果B回答是”,我再向A征求授权”说:B是觉得你画得非常好才照着你画的,你同意B参照你画吗?”
如果A不同意,我再引导B画出具有自己创意的作品。
这种效果往往很不错。
例如,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一节课叫《猫头鹰》,是利用音频Flash动画等场景带领孩子们寻找、认识、了解猫头鹰,给到孩子们的材料分别有镜片纸、勾线笔、油画棒、水粉笔、调色盘、水粉颜料、清水等。
8岁学生作品《猫头鹰》
当堂是4人小班课程,一个7岁女孩啾咪一直不敢看图,说猫头鹰长得像老鼠,最害怕了。
其他3个孩子分别是7岁5个月、8岁1个月和8岁三个月,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告诉啾咪,不用害怕,猫头鹰很可爱,我们画四只形态各异的猫头鹰啊!”
但啾咪依然不肯动笔,害怕。
老师是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孩子的:那我们来玩儿一个游戏好不好?你闭上眼睛,老师给你讲一个臭美的猫头鹰装扮自己的故事。”
7岁啾咪作品
啾咪说,好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软萌的猫头鹰宝宝,出生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中。她依偎在妈妈怀里,爸爸一脸宠溺地看着她,给她起名叫luna”。从此,这个森林里又多了一个美丽又会飞翔的luna公主……”老师深情讲述着。
啾咪和另外三个孩子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当老师讲到,这天傍晚,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接到了玲珑湖对岸国王的舞会邀请,luna公主兴奋的打开衣橱,准备好好打扮自己。可是,我该怎么打扮呢?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
4个孩子兴奋极了,马上领取任务,齐声说好,包在我身上!”
老师又接着说,如果能够根据图形联想,帮我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羽毛和树枝剪影造型,就更好啦!拜托你们啦!”
8岁男生作品
就这样,在大家积极踊跃的互动中,孩子们依次完成了《猫头鹰》的自主创作,甚至课下还兴致勃勃地讨论谁的luna公主”最漂亮,在舞会中会光彩夺目。
至于啾咪,早就不害怕猫头鹰啦。
孩子的任何反应,往往都是有原因和他自己的逻辑,家长们在引导孩子时,可以采用倾听的方式,巧妙化解孩子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下一次面对同样问题时,更妥善的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