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关于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几条建议和方法,值得一读(深度好文)

通过平时与朋友们的交流与讨论,我发现好多家长在关于孩子的教育与沟通方面,始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望子成龙心切却无从着手,为了表达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支持之谊,根据我的所学所知以及自己的切身经历编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家长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对孩子,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教育和指导,这已成为当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在家庭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能够同别的成员进行很好的沟通,当他步入社会时,也能很好地与人沟通。 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危机,如果说是因为家长忙,那是大人的自我推脱,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父母的不注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 经常有家长向教育专家咨询:和孩子每天沟通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如果家庭教育规定出时间,那样就太刻板了,家庭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进行。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空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那么,如何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呢?

1.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和决定。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以保证它是平等的。为什么要定期呢?定期,容易使之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有的习惯,成为家庭惯例”。

2.安排父母与孩子独处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抽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决定在这黄金时间”中的活动。孩子可向父母说出心底的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孩子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事,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便更容易向父母倾诉心中的想法。

3.有一本专门的对话本

这是一种纸上的对话,旨在交换意见和感受。对含蓄的中国父母来说,不宜口头探讨的问题,如青春期的生理保健等,用文字说明更方便些。之所以要用专门的本子,是为了平时可以回顾”,将来可以回味”。

4.对一时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先微笑着将其保存。

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具体步骤为: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燥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让沟通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沟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作为父母也要适时向孩子吐露自己的心声,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父母往往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要求孩子能够向父母吐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呢?

1.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有哲人说过: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更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分享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向父母敞开心扉。

2.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等,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孩子,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辛勤工作的,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做什么工作,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3.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小孩,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也没用。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如果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4.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待。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最好能够让孩子理解这种期待,明白这些期待并不过分。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也一定会从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5.寻找合适的机会

父母要多找一些机会和孩子一起活动。比如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郊游,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和孩子沟通交流。如果你以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开始你们的谈话,那么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交流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而如果在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看法,开始进行交流、沟通会更加顺利。

6.间接地提出问题

直接提出问题,孩子可能会反感,间接婉转的做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去安慰儿子,可儿子总是闭口不谈。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和孩子一起,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一家人曾经的快乐时光。这样儿子反倒开口交流了,开始主动分担妈妈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7.控制自己的反应

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不是那么顺利,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发生,你必须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比如,当你兴高采烈地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如何优秀时,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就可能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孩子都不喜欢让父母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反应,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只有真诚地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起来。

谢谢支持!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