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引火下行穴位 中医里的"引火下行"是怎么个用药的方法啊?

艾灸上火,需要艾灸什么穴位引火下行

艾灸后再艾灸涌泉或足三里,可引火下行,防止艾灸上火。或者泡脚之后再艾灸,切记泡脚和艾灸不能同时进行。

引火下行穴位

怎样引火下行,让上焦的火到下焦来

哥笑了,赶上你全身都是火,不要自己吓自己,端正心态,每天早起慢跑,喝绿茶,吃素,不要久坐,多吃水果,10点睡

引火下行穴位

中医里的'引火下行'是怎么个用药的方法啊?

1、热水泡脚: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皆起于足,热水泡脚可以使足部充血,人体热量随血下行,对于以上症状均有明显作用,可以治疗上热的症状,同时使人的脚部温暖,下肢强健,对于下肢浮肿,足跟疼痛等症状作用明显。

2:附子贴涌泉,方法如下。

3、蒜贴涌泉:如果鼻衄、齿衄、头痛等症状明显,可以用蒜贴涌泉穴。热水泡脚后使足底的角质层变薄,易于吸收药物,将大蒜两瓣捣为蒜泥,用风湿膏把蒜泥贴在涌泉穴上,大概一小时后,涌泉穴会出现明显的温热感,再贴2小时后除去蒜泥。

引火下行穴位

牛膝引火(血)下行是什么意思啊,可外用于祛斑吗

可以淡斑。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桑叶富含黄酮化合物、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虽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另外,坚持常饮还有减少皮肤或内脏中脂褐质(即老年斑)的积滞。

做法:
每日取干桑叶15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并将茶水涂抹于脸上色斑处,每日3次,连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使用半个月后,可见色斑消退,颜色变浅;用一个月后,色斑一般就基本消失了。

桑叶对治疗妇女面部褐斑亦有效验。其方法也十分简单:取霜桑叶500克,去除杂质,每天取15克,沸水浸泡作茶饮服,连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用15天后可见色素变浅,或斑块部分消退,服用1个疗程后可基本痊愈。治疗期间可多喝一些黄豆芽汤。为巩固效果,也可视情况继续服用一段时间。

头部穴位间断性疼痛

你说的这几处穴位都属于膀胱经,而肾与膀胱相表里。而且下午加重是因为膀胱经15——17点当令,肾经是17——19点当令,鼻炎多为肺热,脾气来自肝火,肾水不足故虚火上冲。根据上病下治的原则,你应当多点按足部太冲,涌泉,太溪,昆仑,三阴交。引火下行。你懂穴位,跟你说话简单多了。

中医里面的“下火”和'引火下行'是同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下火主要是对实火即实证来说,引火下行则是对那些上热下寒的疾病而设,可以使上部的热邪下行而达到全身整体的平衡

每个器官的下火法是什么?

五脏的降火食疗方
1、心火 ----表现嘴苦,舌尖有红点,一般脾胃也不好
扑火方法: 莲子心煮粥或莲子心泡樟芝粉喝,严重的要吃中药“栀子金花丸”。

2、肝火 ----表现嘴有苦味,眼睛有眼屎,视力模糊飞蚊症,血压上升,两肋涨痛等
扑火方法: 可以吃枸杞菊花水,大便干结的,要加 草决明20-25g(要炒干不要焦 茶碗里捻末)。

3、脾火 ----表现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黄苔,大便先干后软,人乏力
扑火方法:用山药煮粥吃,严重的吃中药“人参健脾丸”。

4、肺火 ----表现脸有疖子,嘴有辣味
扑火方法:用大枣和沙参煮水喝,严重的吃中药“清肺益火片”。

5、肾阴虚火旺 ----耳鸣,盗汗,人酸软,头鸣,舌后跟有舌苔,嘴干,大便干,手脚糙热
扑火方法:吃中药“知柏地黄丸”。

6、胃火 ----表现口臭,也可引起大便干燥(宿便气味反倒胃,引起口腔异味)
扑火方法:牛黄清胃丸。

上火不仅可以按照部位的不同来分,也分为实火和虚火,在治疗时要分清实火还是虚火。上述所有脏腑上火其实都是虚火,最好的不伤身体的方法是利用好这把火,火代表着阳气和力量,灭掉就是浪费掉了,可以引火下行,把火引到脚底,也就是泡脚,每天临睡前泡泡脚,引火下行,平衡阴阳,温煦气血,改善睡眠非常好。

月经期间,容易发火,可以按摩那个穴位来缓解。

容易发火的人一般多是肝火旺,肝火旺会引起头晕目眩双目干涩,严重的还会有高血压或中风的危险,肝火旺的原因多是阴虚阳亢引起,按摩时最好的穴位是在两脚大拇指与2指间肉际内2寸,也就是食中两指平放的距离,叫大墩穴,经常按摩可调理肝气,在双脚掌人字纹顶部是涌泉穴,经常按摩可以补肾阴,引火下行,在双内踝上四横指的位置是三阴交穴,为下肢三条阴经交会穴位,为女性的福音穴位,三个穴位经常按摩可以起到养肝补肾,滋阴调阳,
平时也可以用菊花4-6朵 枸杞子10粒左右 决明子4-5粒泡水喝,也是滋补肝肾阴虚的好方子,如果能坚持的话,肝火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