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可以吃盐吗?
不建议,宝宝6个月以后应开始添加辅食,但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因此1岁以内的不需要额外加盐。
一岁以前宝宝为什么不能吃盐
宝宝的肾脏还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的钠(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吃盐太多,会损害肾脏,更严重的是会因过多的钾流失而造成心脏肌肉极度衰弱而发生危险。口味重给宝宝带来的负面影响宝宝的味觉、嗅觉发育还不完全,虽然有些食品的天然口味很淡,但对宝宝来说会很可口。口味重会给宝宝带来以下不良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吃盐过量,易使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的溶菌酶相应减少,病毒在口腔里便有了滋生的机会,使宝宝患病的几率增加。 补充: 食盐中所含的钠和氯,是人体内必需的无机元素,可起到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那么,小儿究竟何时开始吃咸食呢?因母乳、牛乳、奶糕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钠、氯成分,已能满足小儿生理的需要。而小儿在出生6个月后,其肾脏发育才较为完善,能将进入体内多余的钠和氯等物质排到体外。根据幼儿这一生理特点,小儿满6个月龄时可以开始吃咸食。 每日用盐量,一足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量应越少。1岁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克左右。2岁以上小儿渐与成人同食,应注意口味不要过重。用盐量过多,易引起儿童高血压及加重肾的负担。对活动大、出汗多的小儿,可适当增加食盐用量。 6个月以后可以少量吃盐,3岁内食物都要清淡,因蔬菜、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氯化钠,能满足孩子的需要。3岁内不用加太多的调料。 营养学家建议,1至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每日不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婴儿可适当吃些咸食。小儿膳食中应该加食盐,只是尽量避免过多。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顾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因为就餐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入内部,而人的口感主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已够。这样既控制了盐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一岁以内婴儿不吃盐有什么依据
高盐饮食危害多多,比如发育迟缓啊,降低宝宝抵抗力啊,增加慎重负担啊,还有就是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米粒妈带着米粒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体检时,医生就再三嘱咐:一定少吃咸的,少吃腌制食品,降低盐分摄入量。
WHO(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在6g以下,也就是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的盐。宝宝每日摄入量有多少呢?米粒妈结合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大家算算。
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摄入多少盐
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龄的宝宝每日钠推荐摄入量如下
0-6个月:170mg
7-12个月:350mg
1-3岁:700mg
4-6岁:900mg
按照“1g钠=2.5g食盐”公式换算出来,从上到下依次是0.4g,0.9g,1.8g,2.3g。亲爱的们按照宝宝的年龄对号入座,算下宝宝日常盐分摄入量。
1岁以前都不用加盐
食用盐,也就是氯化钠,吃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钠。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保证人体正常机能和运作。
不同年龄的宝宝都需要钠元素,但是补充钠可不等于吃盐。钠广泛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当中。
0-6个月的宝宝以母乳或者配方粉为主。母乳能够完全满足宝宝对钠的需求,而配方粉中钠的含量更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只要吃饱喝足就好啦。
7-12个月可以添加辅食的宝宝依然不用吃盐。婴儿米粉、宝宝面条,鸡鱼肉蛋、水果蔬菜里都含有丰富的钠,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添加过量,反倒会加重肾脏负担,毕竟,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
钠元素跟其他营养元素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体很少会缺钠。除非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高温,少食,过量出汗,或者腹泻等情况下才会发生。对宝宝来说,钠缺乏更为罕见,亲爱的们不用过分担心。如果身体真的缺少钠,也应该注意在食物中获取,而不是盐。
1-3岁可以少量加盐,前提是控制“隐形盐”的摄入
上面说过,1-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摄入700mg钠,相当于1.8g盐。但是米粒妈认为,钠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如奶类,主食,肉类,绿叶蔬菜,水果等等。所以,米粒妈总是跟身边的妈妈不厌其烦地叨叨叨:都说1岁以内不要加盐,其实3岁以内最好都不要加盐啊喂!
还有一个原因是,除了正常饮食,宝宝的零食里也私藏了大量的盐,一个不留神,多吃了一块面包或者几口番茄酱,这一天的钠摄入量就超标了!
米粒妈随手搜了一下,结果真是把我自己惊呆了,原来我们日常给宝宝吃的东西里,居然含有这么多的盐。
像前面说过的,钠广泛存在于大量的食物当中,鱼类,肉类,紫菜,空心菜,香蕉,芒果,橙子,钠都无处不在。另外,饼干,全麦面包,这些用来加餐的小点心里,钠的含量都不低;至于海苔,果冻之类的小零食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食材,家里常用的调料,如酱油,味精,豆豉,蚝油,鸡精,番茄酱,沙拉酱,花生酱里,统统是隐形盐的居所。
最意想不到的是,甜食是隐形盐的重灾区。不要觉得口感甜甜的东西就不含盐,举个例子,米粒妈买了一包话梅,每100g的钠含量居然是13000mg,当场吓尿!吃上100g话梅,就等于吃进去13g盐!敢情我这么多年吃的不是零食,是盐啊啊啊啊!OMG!
给宝宝“控盐”,你该这样做
1岁以下的宝宝,一定不能吃盐;
1岁以上的宝宝,尽量单独给TA备餐,以清淡,少盐为主,让宝宝习惯和适应清淡饮食。实在没办法,和大人一起吃饭,妈妈做菜时一定少加盐——不仅仅是为了迁就宝宝,对全家人都有益。
加餐时选择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酸奶,乳酪等等。
学会看食物外包装上的标签,注意钠含量这一栏,1g钠=2.5g盐,大家自行计算哈。
做菜时试着改变口味,少放酱油和盐,坚决不放味精、鸡精。其实很多菜可以用醋、柠檬汁来调味。
请教:一岁前有给宝宝吃盐吗?
没吃盐会没力气这个~~应该没什么道理吧~那是很就以前的人吧,那时候的人要干重活,容易流汗,所以钠也会流失比较多,低钠就会没力气,小孩哪会啊
小孩子1岁之前吃盐有什么坏处?
坏处:
食欲不振 盐摄入过多,宝宝就会口渴而饮用大量水,造成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因“饱腹感”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同时,过量饮水会稀释胃液,使宝宝原本脆弱的消化吸收功能“雪上加霜”,长此以往会导致食欲不振。
挑食、偏食 宝宝越早添加含盐(或其他调味剂)的食物,口味就会越重。一旦偏爱咸味或其他口味的饮食习惯养成,天然食物的味道便很难吸引他们的兴趣,宝宝可能逐渐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不肯吃淡口味的食物。
培养吃淡口味的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挑食偏食的风险。
扩展资料
建议1岁以内的孩子,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保持食材原味,辅食制作时没必要额外添加食盐。1岁以后,孩子的食物可以少量加盐,但一定注意不能以成人做参照,每天加1克左右的盐就可以了。孩子日常进食应该提倡淡口味饮食。
淡口味食物可减少婴幼儿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岁以内每天吃盐别超过1克
婴儿多大才能吃盐 婴儿多大吃盐比较好
对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以清淡饮食为主,让宝宝从小就开始低盐饮食。6个月以后,可以考虑适当添加一些,但是食盐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父母也不要自己先尝食,如果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饭菜的咸淡,又会步入误区,只要每天给宝宝1-2次添加盐的辅食即可。1岁以后逐渐增多,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如果夏季出汗较多或腹泻、呕吐时,食盐量可酌情增加。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新生宝宝多大可以吃盐
宝宝吃母乳和奶粉里面都有一定数量的钠了,完全可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盐吃多了对正在发育的肾脏影响很大,建议宝宝一岁以上食物中再少量加一点盐包括酱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零食里都有盐分,儿童发育期间盐的摄入还是宁少勿多。
1岁多小孩可以吃盐吗?或者说如果吃了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不吃盐呢?
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添加盐分给孩子吃了。吃盐多易导致高血压等血管性疾病,不吃盐也会导致孩子水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