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化痰去湿的中药有哪些
化痰祛湿的中药主要有茯苓皮、大豆卷、薏苡仁、车前草、乳香、没药、全蝎、牛膝、苍术、麻黄、甘草、地龙等等。
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天南星成分:含有皂甙、苯甲酸、粘液质及多量淀粉。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作用: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药理实验表明,所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微恶心,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产生祛痰作用。实验表明,本品尚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以及镇痉和镇痛作用。 远志成分:含皂甙、远志酸、树脂、脂肪油等。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肺、心经。 作用: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痈肿。所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祛痰。国外报道,所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引起祛痰,所含远志醇和远志酸均有祛痰作用,尚可使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加,其祛痰作用似桔梗,唯作用强度略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作为祛痰剂,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有痰咳嗽。 不良反应:大剂量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炎及胃溃疡病人以及孕妇慎用。 紫菀成分:含紫菀皂甙、紫菀酮、槲皮素等。 性味归经:苦、甘,微温。归肺经。 作用:化痰止咳。传统经验认为,本品能止咳化痰;而实验证实,本品能显著地增加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作用,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其镇咳作用不明显。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菌作用。主要用以治疗咳嗽且有痰涎壅盛,咳吐不爽者。 白芥子成分:含白芥子甙、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碱等。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作用: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为恶心性祛痰药,白芥子油对胃粘膜有轻度刺激,产生轻度恶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适用于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胁满闷作痛。 不良反应:过量可致胃肠炎,并发生腹泻、腹痛等症状。 前胡成分:白花前胡含吡喃香豆精类: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呋喃香豆精类:紫花前胡甙、紫花前胡素。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作用:降气祛痰,宣散风热。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作用,无显著镇咳作用。临床上常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肺热咳嗽,痰稠气逆,如急性支气管炎。 款冬花成分:含有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皂甙及挥发油等。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 作用: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实验表明,本品的祛痰作用与桔梗相似。尚有一定的镇咳作用,其作用不及半夏,且持续时间短暂。其醇津膏对豚鼠能解除因组胺而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本品为常用化痰止咳药,常与紫菀配伍,二者并用有协同作用。 野决明成分:含有皂甙、挥发油和野靛碱、多实槐子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归经:温、寒,甘、苦。归肺经。 作用:祛痰镇咳。全草有祛痰作用,大剂量有催吐作用。可部分代替吐根制剂。适用于痰喘咳嗽。所含野靛碱有很强的呼吸兴奋作用,可用于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新生儿窒息。多实槐子碱对植物神经节有抑制作用。 白前成分:含有三萜皂甙。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肺经。 作用:祛痰,降气止咳。用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也可用于久咳多痰。常与桔梗、紫菀、百部等配伍应用。 竹沥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胃经。 作用:清热化痰。临床应用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尚具有镇咳、解热、镇静作用,常用于咳嗽痰多。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过量时可有轻度腹泄,故腹泻者不宜服用。 淡竹液成分:本品有较好祛痰作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祛痰,症状缓解明显。 不良反应:未见有不良反应。 杜鹃素成分:叶含挥发油、黄酮类物质槲皮甙、槲皮素(小叶枇杷素 2)、棉花素(小叶枇杷素 3) 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作用:祛痰,止咳,平喘。为中草药来源的祛痰药。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而不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或是通过神经反射而产生祛痰作用。药理试验表明,本品能促进兔气管纤毛运动 ,即促进呼吸道机械清除异物的功能;可逐步减少呼吸道排出的蛋白,并使呼吸道分泌的蛋白含量下降,并减轻非特异性炎症渗出。临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使痰量逐渐减少,粘度下降,痰液变稀,易于咳出,从而减轻症状。与必消痰作临床对比。日服本品300mg或必消痰36 mg,本品疗效胜过必消痰。 不良反应:有口干、食欲不振及烧心感。大剂量可能对肝脏有反应。 沙参成分:轮叶沙参根含三萜类皂甙为沙参皂甙,杏叶沙参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作用:清肺养阴,益胃生津。沙参有祛痰作用,但较紫菀、天南星效果差,可持续4小时以上。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商陆成分:根含商陆碱及淀粉约25%,根茎叶均含商陆毒素、氧化肉豆蔻酸、三萜酸、皂甙和多量硝酸钾。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作用:泻下利水,消肿散结,化痰。用小鼠与家兔酚红法证明,商陆的煎剂、氯仿提取物,皂甙元及乙醇津膏,经腹腔或灌胃给药,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乙醇提取物作用更明显。注射给药较灌胃给药作用强,且不受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初步认为是直接作用于气管粘膜,使腺体分泌增加,痰液稀释,易于排出的关系。但是由于商陆含有皂甙的作用成分,不能完全排除其刺激胃粘膜反射性的祛痰作用。商陆醇津膏还能使家兔气管纤毛粘液运动加快,有利于清除气管内痰液。此外,尚能使末梢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症减轻,与其祛痰作用有关。小鼠氨水喷雾引咳实验证明,商陆生物碱部分有镇咳作用。煎剂及酊剂对肺炎球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和奥社盎氏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从本品中提出的三萜酸有抗炎作用,对大鼠脚肿胀的消炎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有鼻咽干及消化道症状。大量能刺激胃肠蠕动引起腹泻,并能刺激中枢 ,引起四肢肌肉抽搐,抑制心脏,最后可因呼吸肌麻痹、心肌麻痹而死亡。
中药化痰的药有那几种
你好,中药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半夏,天南星。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甘草、瓜蒌。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麻黄。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健康,再见!
止咳化痰有些什么中药?
川贝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橘红理气消痰,苦杏仁降气平喘。如果咳嗽,咯黄痰,那么治疗可以使用川贝,水梨,桑叶,菊花煮水喝,如果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那么治疗时服用止嗽散即可,可以配以陈皮,苏子等治疗。川贝,化橘红,苦杏仁可以化痰止咳,可以根据咯痰情况加一些清热或者是散寒药物,如果干咳无痰,那么可以服用沙参麦冬汤。
化痰药哪种有效?
中药可以用一些复方鲜竹沥液、肺力咳合剂、甘草合剂、杏苏止咳颗粒等。
西药可以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或片剂、羧甲斯坦、乙酰半胱氨酸、必嗽平、甘草片等
中药祛痰最有效的办法
中药祛痰最有效的方法: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每个人的痰密度不同,里面什么样的细菌都可能携带。如果随便乱吐,痰变干后,痰中成千上万的细菌就会飘到空气中。这些病毒、病菌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在干燥痰液中存活6至8个月;而痰中的结核杆菌随尘埃飘飞,可维持8至10天的播散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非典”的流行就是人们这种不良卫生习惯造成的。我有段时间痰特别多,卡在喉咙难受,咳出来又要到处找垃圾桶吐,很烦。以前也喝了很多祛痰的药都不管用。现在在经朋友介绍在喝一种叫 痰渐化 的中药进行调理,效果也是相当的好,已经喝了一个多月了,痰明显少了很多。我在淘宝网买来的,痰渐化真的很好,你也可去试下看。
止咳化痰的药方
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苏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 胸胁苦闷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干,舌质偏红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那些中药去痰润喉
药物疗法:
1、局部对症治疗:
可以选用中成药——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也可用西药口泰、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含服华素片、g菌含片、安
吉含片等。
2、中药调理,可喝利咽药茶:胖大海、生甘草、双花、麦冬、木蝴蝶、
各 3-5克,开水冲泡频服。
食物疗法:
1、绿豆海带汤
原料:绿豆一两、海带一两、白糖少许。
制法:将绿豆与海带(切丝)放于锅中,加水煮烂,后入白糖调
味,每日当茶喝。
2、西瓜汁:将西瓜切开取汁,当茶饮。可清热除烦,养阴润喉。
药茶疗法:
重在清热化痰、润喉利咽。正确应用药茶有助于治疗慢性咽炎。
下列十种药茶方可供选用。
【清音茶】
药用胖大海5g,蝉衣3g,石斛15g。水煎代茶饮。功能养阴润喉,利咽治喑,适用于慢性咽炎伴有声音嘶哑者。
【大海生地茶】
胖大海5枚,生地12g,冰糖30g,茶适量。上药共置热水瓶中,沸水冲泡半瓶,盖闷15分钟左右,不拘次数,频频代茶饮。根据患者的饮量,每日2~3剂。功能清肺利咽,滋阴生津。用于慢性咽喉炎属肺阴亏虚者,如声音嘶哑,多语则喉中燥痒或干咳,喉部暗红,声带肥厚,甚则声门闭合不全,声带有小结,舌红苔少等。对于肺阴不足、虚火夹实之慢性喉炎而兼大便燥结者,用之最宜。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每日1~2次,每次1个。功能清肺化痰,止渴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阴不足、痰热互结而出现的咽喉干燥不适,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干等。《食物中药与便方》谓:“演员、教师、广播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常以罗汉果切碎,泡水代茶饮有效。”
【橄揽海蜜茶】
胖大海3枚,橄榄3g,绿茶3g,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每日1~2剂。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舒,或声音嘶哑等属阴虚燥热证者。
【橄榄茶】
取橄榄两枚,绿茶1g。将橄榄连核切成两半,与绿茶同放入杯中,冲入开水,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者。
【桑菊杏仁茶】
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冰糖适量。将杏仁捣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约盖闷15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1剂。功能清热疏风,化痰利咽。
【双根大海茶】
板蓝根15g,山豆根10g,甘草10g,胖大海5g。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也可加水煎煮后,倒保温瓶中慢慢饮用,每天1剂。有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者。
【二绿女贞茶】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功能养阴利咽,行气化痰。对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气郁痰结之咽痛不适,咽喉异物感,饮之有良益。
【山楂利咽茶】
药用生山楂20g,丹参20g,夏枯草15g。使用时,先用清水洗去浮尘,然后加水煎30分钟后,滤取药汁,一日数次,当茶频饮。功能活血散结,清热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而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
【马鞭草绿豆蜜茶】
鲜马鞭草50g,绿豆30g,蜂蜜30g。将绿豆洗净沥干,新鲜马鞭草连根洗净,用线扎成2小捆,与绿豆一起放锅内,加水1500毫升用小火炖1小时,至绿豆酥烂时离火,捞去马鞭草,趁热加入蜂蜜搅化即可饮汤食豆。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