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十月初一在大门口烧纸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后一天可以补烧纸钱吗?

十月一路边烧纸,怎么烧?

按我国古代传统习俗,应该是在路中间冲着你家乡的位置烧!!!但,鉴于现在车辆情况,还是靠边一些为好,先注意自身安全。你有这份孝心比什么都强!你祖先会体谅你的!!!
烧纸前,先用手指或木枝、小砖头等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直径四、五十公分即可,一画一表示就行,接口,圈中间划一十字,上下左右交于圆圈。然后,将烧纸用土块、砖头等压住烧纸最靠近你的这边的一头,点燃即可。若有风,可先点燃烧纸后再压住!“这样”烧纸送钱,你的故去亲人就会“收到”了,“其他不相干的‘人’是截留不了的”!!!
这是古人遗留传承的传统,我国的传统风俗之一!!!有传统好,有传承好!只有传承的才是传统的,只有民族的才是国家的!!! 好!!!

十月初一在大门口烧纸

十月一烧纸,在门口烧天快黑的时候烧可以吧,有树没事吧?

按照风俗习惯,一般烧纸应该选择在晚上10点以后12点以前这个时间段。应该在一个路口烧纸。有树无树倒没啥关系,只是要把纸燃尽后再离开,以免发生火灾。

十月初一在大门口烧纸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后一天可以补烧纸钱吗?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我们这就可以提前一天去上坟烧纸,但是指去世在三年以内(包括第三年)的亲人新坟是这样的,三年后就正常上坟烧纸了。

十月初一在大门口烧纸

十月初一送寒衣是否能延后几天烧

十月初一送寒衣前后几天都可以。
送寒衣很有一些讲究:
1、寒衣以自己亲手叠的最好。
2、烧化的时候,—定要告诉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
3、凡焚化的衣物、冥钞等物,一定要焚烧充分,都化成纸灰。
相传,只有充分燃烧,都变成纸灰,这些纸钞、衣物,才能在阴曹地府使用。不烧尽的话,亡人拿着也没用。
4、如果不能回家上坟,可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
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济为亲人送寒衣的同时,另外再焚烧一些五色纸,以打发那些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抢先人们的。



扩展资料:

禁忌事项: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民间十月初一有什么禁忌

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具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然后烧掉。这种行动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农历十月初一进行。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农历十月初一,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

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农节'。据说这个节日来源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

  即墨在十月初一的前一天,由家长率领儿孙们到祖坟添土。添土不用筐篓,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兴旺。节日当天,则由旅长带领家族中的男姓,抬着食盒、大方桌和丰盛的供品(20至30个大碗),逐个到坟莹前祭拜,叫'上大坟'。现已改为一家一户携带少量供品(一般是饺子)'上小坟'了。

  如今,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淡化,许多人特别是城里人,只是到坟前默哀或献上一束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

  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自叫'打冬'或''打冬活'。

  到十月初一,坡里的庄稼都已收打完毕,即墨、崂山、平度、胶州、胶南、莱西都有'十月一净坡'和'十月一坡了(净)场光'的俗谚。

鬼节上坟 太远 在十字路口烧纸可以不

画个圈就是说这是给指定的人的 只有他才能取 在十字路口是为了方便邮寄传说阴间也有邮差的 烧纸不能在阴天时 也不能在农历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 十三 十六 十九 二十三 二十六 二十九 因为这些天 阴间的鬼不在家 这都是古理 在异乡为人烧纸应该写上收者的名字以免被别人拿走

农历十月一是干嘛

俗话说,十月一,鬼要衣。就是说,天逐渐变冷,要为死去的亲人烧寒衣的一种民间习俗。十月一也称农历头日、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旧时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上坟添土祭祖,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民间还用彩纸剪成衣帽、纸箱,焚于墓前。已出嫁的闺女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为了怀念逝去的亲人,现在仍有上坟祭祖遗俗,但是旧时的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方式,已经逐渐被鲜花、水果等文明祭祀所取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农历十月初一给祖上上坟下午可以去吗

农历十月初一给祖上上坟,下午可以去。
上坟为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中国有许多地方上坟都有讲究,通常是在忌日、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辈要准备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包括烟酒、馍、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到死者坟前进行祭祀,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