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因不满孙子写作业被罚,奶奶悄然把孩子带回老家,妈妈急得团团转

这真是令妈妈窒息的操作,婆婆送孙子上学,老师却说孩子没来上学。妈妈以为儿子丢了到处找,报警之后通过监控发现是奶奶把孩子带走了。

原因是一年级的孙子写作业被骂了。奶奶看孙子辛苦写作业还要被骂,十分心疼,对儿媳很不满,就对孙子说:今天不上课了,回老家玩几天。孙子一听想起妈妈这么凶,又不用上课,就答应了。

更具戏剧性的是,警方通过监控发现老人带着孩子在火车站,就去火车站搜寻。想不到熊孩子眼尖,一眼看到警察和妈妈,在东站的时候,我发现了妈妈和警察叔叔,于是告诉了奶奶。奶奶说咱们去别的地方吃中饭,就带我又坐了地铁。”

硬核奶奶反侦察意识相当强发现媳妇和警察后,想避过媳妇从另一站带孙子回老家。于是去了反方向的地铁站,相等孩子妈妈离开后再坐火车。最后,男孩还是被送回学校上课了。

我要是这当妈得要郁闷死,这婆婆不帮忙净添乱,儿子也是个不识好歹的小笨蛋。心理阴影面积至少两室一厅。但这个问题又确实非常普遍:隔代养育很普遍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好三代人的关系,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隔代养育有哪些弊端?

首先来看看隔代养育都有哪些弊端。

1、老人太过溺爱

就像这个好心”的奶奶一样,年纪大的人往往见不得儿孙受苦。孩子很正常地学习、写作业被老人视为虐待。老年人对下一代过度宠爱是很难避免的。当生命的余额越来越少,他们看到如同朝阳一样留着自己血液的孙辈,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溺爱。

而且老年人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越老越觉得前途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体健康。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严厉管教就让他们格外不能接受。

2、容易造成家庭矛盾

老一辈和年轻一辈之间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合,很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看门人情节”,意思是孩子的照顾人,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家里的保姆都会不由自主产生竞争和排他情绪。各自认为自己给予孩子的照料才是最好的。

所以爸爸妈妈在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好的同时,爷爷奶奶老一辈也会认为自己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在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下,家庭很难保持和睦。

如何避免隔代养育的弊端?

1、让爸爸(妈妈)出面和老人进行沟通。

要让老人的亲生孩子跟他进行沟通。是奶奶的话就让爸爸去跟她沟通,外婆的话让妈妈来沟通。在这个被奶奶带走的八岁男孩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爸爸的角色是缺失的。无论是媳妇和公婆沟通还是女婿和岳父岳母沟通,都隔了一层。

父母和子女,再怎样理念不合,双方都心知肚明对方没有恶意。吵完就抛之脑后了。而女婿和儿媳这样的外人”一旦和老人起争执,那可是要被记到天荒地老。

所以爸爸一定要肩负起跟奶奶沟通的重任(妈妈那边也是一样),遇到育儿观念的分歧一定要让爸爸出面。妈妈即使觉得不妥,也应该先告诉爸爸。

让亲生子女和老年人沟通有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双方能把矛盾焦点放在教育本身上,共同探讨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把双方的情绪、积怨、陈芝麻、烂谷子带入到矛盾中,纠缠不清。

就可以肯定,这个带孙子出走的奶奶一定对儿媳妇长期抱有不满,不然不会这么决绝地把读书的孙子带回老家。如果换个人,是爸爸教育儿子,手段激烈,可能奶奶就不一定会这么做了。

2、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要有边界意识

这是中国家庭最难做到的,但也是最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国家庭大多数都边界模糊。什么是边界感呢?边界感就是各司其职。爸爸承担爸爸的责任,妈妈承担妈妈的责任,爷爷奶奶也不越俎代庖,孩子才能真正安心。

二话不说就把孩子带走,这很明显是奶奶把自己放在了父母的位置。而有时候爷爷奶奶的越位”又是因为爸爸妈妈的退位”造成的。

有的家庭在孩子0-3岁甚至0-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彻底退出父母的位置,空出来交给老年人。等到孩子开始上学,爸爸妈妈才上线,行使父母的责任和权利,这么做将爷爷奶奶置于何地呢?有的睿智的老年人能及时退位,但更多的老人选择继续鸠占鹊巢。

这不是爷爷奶奶的错,人都是有感情的,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要想爷爷奶奶不越位,父母一开始就要占住自己的位置不退位。

如果因为工作关系确实需要老人帮忙,也仍然要始终确保自己才是孩子的主要照顾人。只要自己出现在家里,就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休息。

最后,我们不能把隔代养育的职责都怪到老年人头上。虽然这个拐走孙子的奶奶是太过分了,但是爸爸妈妈也要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奶奶完全没有边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