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安全一定要学会自己负责,毕竟父母不能每分每秒都盯着

经常会看到新闻,大人在马路上看手机,一不留神,孩子命丧黄泉。

而我家宝贝在1周半跑稳后,就知道看车赶紧躲。现在出门,基本不用管,他自己会看路况,有时,我还没看到车在哪里,他从很远就看到了。

有一次和闺蜜一起陪娃在公园玩耍,闺蜜家的宝宝不仅不知道马路危险,并且一路小跑冲向马路,吓得闺蜜直掉冷汗。

身边很多宝妈都很惊讶,你家孩子怎么都知道自己躲车啊?

一、帮助宝宝熟悉路况

大部分宝宝在六个月就会带出来,这时可以给宝宝讲马路上的所见所闻。

讲关于马路的故事。比如:中间是汽车走的路,两边是自行车走的路。路上都有什么车?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

最不能少地就是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你以为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在三个月就能听懂大人的话。

讲完后,需要经历下一个阶段,就可以考考孩子:为什么堵车呢?(红灯);我们拐弯后应该走哪边?(那儿,那儿);现在是红灯,一会你提示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往前走?

这时,孩子的眼睛,比大人看的还准,一看变绿灯,立马就会提示:妈妈,快走啊。

经历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对路况,会变得越来越熟悉。

现在骑车出门,基本都是孩子提示我,该走哪儿。

二、别再说:看车,直接告诉被车撞的后果

最危险的情况,多少都会遇到,一般家长都会事后训斥到:看车啊,说了多少遍,怎么就是改不了。

经历这次,孩子一般还是记不住。因为一是毕竟没有发生危险,二是面对妈妈的责怪,会导致孩子的负面情绪增加,更反感妈妈的话。

于是,还是等于没说。

说有画面感的话,印象会更加深刻。

给孩子直接说,你要被救护车拉走吗?浑身撞的流血。

孩子得第一反应就是,那么惨啊,下次一定要看车。

记得第一次跟宝宝说这句话时,宝宝一下记住了。并且每次看到车就会自己重复一遍:车撞了,流血,还得去医院。

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不自觉对孩子说他们能听得懂的话。孩子也更容易吸收和理解。

三、观看被车撞的视频

网上经常会有车撞的视频集锦,有的是宝宝自己跑向马路,有的是没看到车,车从后面来了,有的是大车的盲区,看不到孩子走过来。

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孩子看到后,就会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当有车一来,第一想的就是要躲开,防止被车撞。

很多孩子被撞,大多是因为不知道马路上有多危险。而这些视频集锦,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危险情况。

常言道:无知者无畏!

只有知道有多危险,才不会亲自去尝试。就像闺蜜的宝宝,应该是不知道马路有多危险。

四、鼓励孩子自己看车走路

其实2周的孩子,就会自己看车。

《让孩子学会思考》一书中: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的安全,于是常常陷入解救危机。随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家长的解救危机,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小区门口超市买小东西。小区的车,速度慢,孩子加以小心,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当孩子有了第一次体验时,就会给自己增加信心。原来我可以自己去马路上。

记得小时候,从1年级,爸妈就没接过我上下学,都是自己来回走。

现在身边很多朋友,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还是坚持接送孩子上学,不仅孩子得不到锻炼,家长也会因接送孩子而增加一份任务。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已经胸有成竹,就可以创造机会锻炼。比如:剩下的一小段路,自己走。

五、过马路家长放下手机

2岁孩子小区内遭碾压身亡 妈妈玩手机浑然不知。

在湖南株洲,男子下车后低头看手机,3岁的儿子自行打开车门突然跑向马路对面,对向一辆货车刚好驶来,孩子被撞后卷入车轮,男子见状立即丢掉手机施救,但孩子最终因抢救无效身亡。

人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时,也需要对它的使用有个度,再大的事情,再紧急的工作,也不如宝宝的生命重要。

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后悔莫及。

结语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

如果孩子自己有了安全意识,家长在出门时,就会放心很多。

生活在这个有汽车的时代,就要把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教给孩子。

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而父母需要在孩子长大离开前,将生存的技能教给孩子。

育儿的路上,需要我们大人的耐心、恒心、信心,但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

#儿童安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