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十条家规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华人妈妈,她对孩子的教养别具一格,这位妈妈的教养方式公开之后,很多妈妈都纷纷效仿,觉得这位妈妈的教养方式实在是太好了,她集中了孩子童年所有的问题点,把问题归纳成10条机家规,引来众人的夸赞,非常值得借鉴。
这位日本华人妈妈给孩子立10条家规火了,值得鉴赏,尤其最后一条
一、 感恩父母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父母的恩泽,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恩人”,孩子依赖于父母,父母也很爱孩子,为了孩子,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但是,这样的付出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当孩子3岁以后,就一定要教会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在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们才会懂得感恩其他人。
二、 尊重父母
要想孩子以后能够尊重别人,那么他们首先需要尊重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从孩子懂事开始,父母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才会来尊重自己。
那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这样长大了之后,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这位日本华人妈妈给孩子立10条家规火了,值得鉴赏,尤其最后一条
三、 养成做事专一的态度
不管到任何时候,一个孩子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个专一的态度,那么他们以后学习也不会认真对待,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做事专一的习惯,这样以后才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四、 拒绝溺爱
父母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这样的爱千万不要过度,一旦过度,就是溺爱,事实证明,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的溺爱毁了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严格杜绝溺爱孩子。
这位日本华人妈妈给孩子立10条家规火了,值得鉴赏,尤其最后一条
五、 养成坚毅的品质
任何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父母从来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坚强的品质,那么这个孩子以后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选择退缩。
因为小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坚毅的品质,长大了之后,自然也是那个面对困难容易退缩的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这点的培养。
六、 不要攀比
小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和别的孩子攀比,攀比是小孩子正常的心理,父母及时的引导,孩子就会在学习上和别人攀比,但是,如果父母稍微一个大意,孩子攀比的东西可能就不是学习,而是一些比较物质的东西,这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
七、 洁身自好
一个孩子,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在内心清楚自己的身份,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不应该虚度自己的光阴,在面对一些社会上的不良诱惑时,孩子应该有一个善恶的判断,并且远离不健康的东西,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
这位日本华人妈妈给孩子立10条家规火了,值得鉴赏,尤其最后一条
八、 坚持本心
每个孩子终归是要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会面对很多诱惑,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告诉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心,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九、 心存正义
无论什么时候,社会都是需要正能量的,青少年心存正能量是很重要的,只有孩子们心里有正能量,在他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挺身而出,这个社会也才会更加的美好。
十、 孝敬父母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孩子无条件付出的人,为了孩子,父母可以倾尽所有,所以,无论将来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应该坚持一个事情,就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父母,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家规的作文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家规的作文大全,欢迎阅读。
【篇一:我家的家规】
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家最近出一件趣事,可好笑。
那是上个星期六,表妹来我家玩,她一心想“主张大权”,为让我们这些“臣子”俯首撑成,她可谓用尽三十六记,这不,她又想出一条新花招来。
“大家听好,家庭大会现在正式开始!”表妹笨手笨脚的搬来一条凳子,又找来一把折扇,站在凳子上学着主持人的模样摇头晃脑地主持起这个名不副实的“家庭大会”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没有规矩,是没有出息的;一个家庭,没有家规,自然这个家也会乱成一锅粥,因此,作为梁家的后代——梁子佳,为为梁家献一份绵薄之力,特立一份家规,家中几名成员必须得遵守。”
妹妹清清嗓子,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照着上面有板有眼地读起来“一:家莛成员在家?只有家庭成员时?必须讲普通话,违者罚洗碗一次。二:家庭成员在任何时候不准讲脏话,不准无故掉眼泪,不准乱发脾气,违者罚拖地一次。三:任何一间房都得保持整洁,如发现一间房不整洁,在24小时内必须清扫干净,违者罚搞三周卫生。四:任何一位成员在周日至周四必须在北京时间22点之前睡觉,违者罚一周不得碰电脑。五:任何一位成员进屋时,必须将鞋子摆好,违者罚连续洗五次碗。六:任何一位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违者罚包三天全家的卫生。以上六条家规,请梁家的各位成员牢记在心,千万不要违反,而各个成员之间则要互相监督,绝不能相互包庇。”妹妹像放流水似得讲一大堆,最后,她把手里的那张纸贴在门上面,又回到凳子上,高声宣布道:“本次家庭大会到此结束!”说罢便走下凳子。
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妹妹定的这几条家规,我们倒还做的到,可就妹妹她本人,恐怕……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就在妹妹宣布家规后的三分零二十八秒,妹妹克制不住自己,违反家规的第一条。是这样的,妹妹在看电视时,妈妈叫她回房写作业,她也没注意,就用我们的地方话回一句:“晓滴里,得一话九揍,莫喊里!”于是,“不幸”的妹妹便被自己给定的规矩给害,只得老老实实地洗一次碗,不过,她洗过的碗谁还敢用呀!接着,就在她被罚后的五分零三十四秒,她又违反第二条家规。妹妹在看书时,因故事结尾不好,嘟囔一句:“真扫兴!”结果又将地拖一回。紧接着……
还没有一天,可怜的妹妹就被她自己定的家规给害惨。你们说,这是不是件趣事呀?
【篇二:我家的家规】
家风与家规可以有很多,而我家的家规有十一个字,那就是:做事细心、专心、用心,不放弃。
为什么要订这个家规呢?还得从我很小的时候说起。我小时候,因为不懂事,所以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有一次,我与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家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一进门就看见一盒漂亮的积木,便急忙跑过去玩起来。我搭呀搭,刚搭一半的时候,我看到妹妹在玩皮球,那皮球蹦蹦跳跳的,我一下就喜欢上。于是我马上放下手中的积木,也玩起皮球。可是,我玩着玩着,又看见表姐那幅漂亮的树叶贴画,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又扔皮球,找来一大把树叶,开始做树叶贴画。但是,没过多久我又放弃,因为我贴得实在太差。后来,我什么也不想玩,坐在地上发愣。
这时,妈妈走过来,看到那一团糟的树叶贴画,那滚到墙角的皮球,还有搭一半的积木,就问我:“你怎么一件事情都没做好?你看妹妹拍皮球,已经创造一分钟200个的最新记录!再看表姐的树叶贴画,做得多漂亮啊!你呢?”我有气无力地说:“我已经做很多,但怎么都做不好呀?”妈妈笑着说:“哪有你这么不专心的,能做好才奇怪呢?做事要细心、专心、用心,不放弃,这样才能做好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按照妈妈说的做,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样三心二意。这句话慢慢地就变成我家的家规。
【篇三:我的家规、家训】
我出生在一个家规比较严格的家庭。生活在这个家庭中,让我逐渐养成做事认真、脚踏实地的好习惯。
听爷爷讲,以前爷爷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太爷负责全家的大小事情。有一次,就是因为粗心,险些误大事。于是,太爷就把“做事认真、脚踏实地”整天记在心头,挂在嘴上。
我爷爷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好,没上过几天学。但爷爷说,他上学的时候,每次都考试成绩都很好,从不马虎,作业工工整整,就连练习本都不乱涂乱画。现在的爷爷还是这样,他总是把事情安排得有条有理,做什么事都认认真真。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爷爷亲手做的,那一针一线,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她小时候的作业一样。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的人。
我的妈妈十从事会计工作,妈妈总是对我说,做事情就像是账本,点错一个小数点就会一差千里。妈妈是在民政部门工作,每天都忙忙碌碌,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放暑假,我与妈妈一起去上班。我发现妈妈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详细地做登记,办完一个,归档一个。妈妈的档案柜也特别整洁。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感受着别人对妈妈尊重的眼神,我也觉得妈妈之所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先进个人”是妈妈做事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结果。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做事要认认真真、有条有理,不许有半点马虎。记得我三岁那年,虽然我是在妈妈的叮嘱中长大,但我还是做事马马虎虎。有一天,妈妈给我烹面条,妈妈刚将开水放入锅里,我看妈妈转身去拿火柴,我就想抽几根面条先下在锅里。结果,我弄翻马勺。一锅的热水全洒在我的身上。当时那个疼呀,真是没办法形容!至今,我的脖子上还留有一个瘢痕。妈说,那就是对我做事毛毛糙糙的惩罚!我知道,其实妈妈这么说,她的心里一定也很疼。但不管怎样,每次触及这个瘢痕,我都能记起妈妈的话。
如今,我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也深刻体会到这条家规的重要意义。记得那是一次期中考试,我又犯马马虎虎的坏毛病,三下五除二的就做完,也没检查就交卷,结果我才考九十分。看看那些不该错的题,我真后悔。妈妈总是说,没交卷之前,你才是试卷的主人。从这以后,我真的明白,做事真的需要有认真的态度,一定要脚踏实地。我要从点滴做起,从我的每一次作业做起,祖国的未来还等着我们去建设,我一定要发扬我家做事要认真、脚踏实地的家规、家训,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家风家规】
我每次去好朋友家去玩,都会忘记妈妈或爸爸规定回家的时间,玩的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迟才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很认真的对我说:“咱们曾经定过一个规矩,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三次,对吗?”我点点头,并跟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约定,按时回家。
因为我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是一兴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再犯同样的问题,妈妈怎么叮嘱都没有作用。于是“事不过三”的家规就被订立,我心甘情愿的接受约定:要是同样的错误犯三次或第三次,可以任由妈妈或爸爸适当惩罚。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上周六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就去秦小荷家找她玩,妈妈告诉我最迟六点半要回家,不要影响到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我们玩的很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接受。过一会儿,妈妈打来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一回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我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记住回家的时间。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宁琛家玩,妈妈与我约定的时间是七点半回家,要尊重别人家的休息时间。我与宁琛在电脑上玩cs枪战,心里也一直惦记着与妈妈的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到七点半,我赶快与宁琛说再见,冲下楼回家。妈妈一开门,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夸奖我守时。这一次,妈妈不但给我一个吻,还奖励我下个周末一小时的玩电脑的时间。我开心极!
第三次可就没有那么幸运,我放学后跟妈妈说要去陈心宇家拿蚕宝宝,妈妈同意,并且要我一拿到就赶快回家写家庭作业。路上与好朋友们一起心不在焉的走着,一不小心就撞到柱子上,被他们笑话一路。等我拿到蚕宝宝,陈心宇又提议一起去摘桑叶。在路上为证明我会打水漂,我们又一起到小区的池塘边开始比赛。我平着朝水面扔一个小石片,连着打三个水漂。这下,大家都很羡慕我。我们边玩边找桑叶,一直玩到七点。意犹未尽的回家,完全把妈妈的话忘在脑后。
我刚一敲门,妈妈就满脸怒气的站在我的面前,劈头盖脸的把我训一顿:“你这样没有责任心的玩到现在才回来,如果出意外妈妈根本联系不到你,也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找到你,你知道你让大人们多担心?跟你约好的时间没回来写作业,你又知道你浪费多少时间?事不过三的规矩你接受吗?那就先进来,在门口处静静的站三分钟,好好想清楚今天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然后总结下给我听。”
【篇五:我与家长一起订家规】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句话充分地说出规则的重要。正巧,周五放学时,老师就布置“订家规”这个作业,并要求与父母一起订家规。
一路上,我脑海里反复琢磨着这几个问题:“我家有家规吗?什么家规?我没见过啥家规呀?”回到家,吃饭后,我就爸爸拉到书桌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说一遍。爸爸听之后,拿笔就在纸上写起来。他一边写一边解释,我就一旁聚精会神地听着,当爸爸写到“尊敬师长”时,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究竟怎么做才叫真正的尊敬师长呢?”爸爸回过头,语重心长地说:“师就是‘师傅,老师’的意思,”尊敬老师具体地说就是:“二个认真,一个不能。上课时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思维得跟着老师走,切记不能插嘴,打断老师说的话。下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及时完成,这就是对老师尊敬的基本表现。长就是长辈,比方说,节日大家在一起,吃饭时,奶奶端上你最喜欢吃的“糖醋桂鱼”,你不能因为你喜欢吃就往面前一放,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记着,一个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是没人喜欢你的。”我一边听,一边拼命点头,假装很明白的样子。
爸爸继续写着。不一会儿就写十多条,一张纸,有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礼貌,不讲粗话,不打架等,我在旁边头越看越大。心里直嘀咕:怎么这么多条条框框,眼都看花。一条条家规就像一道道绳子把我捆得结结实实,唉,做一个好孩子真不容易啊。
爸爸写完后,指着一条条家规说:“这只是一个条文,一个总结,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关键是什么态度,怎么做好,从前已经有在做,以后还要做得更好。”“恩恩恩”我赶忙连声应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哦,原来家规一直就有,它已经隐藏在我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只是我一直没去注意它。它包含社会公德,道德,教会我怎么做人的基本道理。看来真得好好学习一下。
【篇六:我家的家规】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与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与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我却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那一根。父亲见状,忙问我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诉父亲冰箱里只剩下一根。父亲听后让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热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忙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别人呢?”见到父亲这样,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当时的我哪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才渐渐懂得,不得不说,因为父亲的训斥,使我做事时想着他人,这种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儿,都会忘记父母规定回家的时间,玩得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着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单位有事情都去加班,我一个人耐不住寂寞,便约同学出去玩,而我却没有告诉父母,心里本想着与同学玩一会儿就回家,可是我们在一起玩的高兴就忘记时间,天渐渐的黑,我们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催她回去,我们才各回各家。我刚到家楼下,就撞见父母,他们问我去哪,我说玩去。母亲用严厉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不是已经与你讲过吗?出去玩也要有时间观念,要按时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诉父母,你这样让我们有多着急呀!”说的我低下头,很是惭愧,从那以后,我养成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与父母打招呼”也成为我家的家规。
“孝”也是我家的家风,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篇七:家规】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天,我们不说远的国法,就来说说近的——说说我们家的家规。
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家有一条家规的“年龄最大”,那就是吃饭不准看电视。一个原因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对肠胃的消化非常不好,再一个,晚餐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利用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各自讲述一下这一天的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会把我在学校里一天发生的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我们还会就一件事情来进行讨论与分析。爸爸也会说他在公司里的事情。有时,我们还会互相讲一些有趣的笑话,不过,我与爸爸最喜欢在妈妈嚼一口饭的时候讲一个恶心的笑话,一看到老妈那想呕吐的表情我与爸爸就高兴。
第二条家规,家里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要物归原位。在哪里拿的东西,用过之后一定要放回到原位去。有很多次,我拿东西用过之后,随手一放,等下次再用时,怎么也找不到,唉,我亲爱的老妈恨不得将我们家挖地三尺来找。妈妈说从小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不然,这些不好的习惯将来就会影响学习与工作的。虽然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有时真的就会忘记,就因为这条,我可是没少被老妈训,有时害得老爸跟着我受牵连。
我们家的第三条家规,不许老爸抽烟,如果被我与老妈发现,就会被罚款,第一次抓到要罚款二十元,第二次抓到罚款四十元以此类推。有时候,爸爸在外面应酬的时候就会抽上一两根烟,但是,在家里我就几乎看不到他抽烟,这摆明是不让我抓他现行么!不过,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天,我与我的小伙伴们玩过之后回家冲凉的时候,我突然在浴室里发现一点点的烟灰,我马上就以离弦的箭一样的速度冲到老爸面前,不怀好意的笑着对他说:“老爹,付钱吧。”一开始,我老爸还抵赖说:“我没有抽烟,你看到的是蚊香的灰。”我说:“你敢确定?”抽烟心虚的老爹就不敢点头,最后,老爸乖乖的交二十元的罚金。嘻嘻,我这条家规不仅能控制住老爸的抽烟次数,还能让我好好的赚上一笔钱呢!我真是太聪明!其实,不让老爸抽烟,最重要的一点是吸烟对身体不好,在外面让不吸烟的人与家里不吸烟的——我与老妈都被迫吸二手烟。
类似这样的家规我们家还有很多,家规虽然很难遵守,但是它不仅使家庭生活变得有秩序,也为我们增添不少家庭的乐趣!
【篇八:我们的好家风】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要在雨露的滋润下,才干健康成长。孩子只要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干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与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凌暴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弘大量,在学校要与老师、同学与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与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经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干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作事与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与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宰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与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野,“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习尚将会更加清纯,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家当然不能免俗,也有一些只有我家才有的家规。
家规第一条,就是规定爸爸喝酒不能过量,看看我像爸爸的鲸鱼肚,就知道他爱喝酒,但酒量偏偏不好,每次喝太多,一回来就一直吐,接著跟小孩一样哭,很幼稚的爸爸,妈妈只好这样规定。只可惜爸爸偶而会违规,照样喝醉。所以下班后同事常要和他一起去聊事情,这时哪里个同事载他就完蛋啦!
而妈妈对我的规定,就是天天都玩BB枪,家里当然不能有BB弹掉在地上,只要有一颗被发现,就要被妈妈罚钱,一颗二十块。如果情况严重,太多颗落第,我就惨了,连枪都要被没收,所以只好用一打就变粉的弹,让妈妈没办法。
最近家规又多一条了,就是爸爸上厕所不能玩手机,否则手机充公,不然就不准上厕所。
我家的家规是谁规定的,当然就是我妈妈了,她是我家的立法委员,她的画就是法律,我跟爸爸都要听。我的家规不断更新,随时都有新法规出来,要非常注意,不然被罚的话,就惨兮兮了。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2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
我每天写完作业,妈妈就让我下楼玩耍。但是,妈妈对
此也伤脑筋,因为我每次下楼玩都会忘记了时间,回家已超了时,为此,妈妈不少批评我,但我却改变不了现实。
有一次,我回家又晚了,妈妈说:“以后你给你的电话上把时间定好,它响了,你就回来,好吗?”“嗯”于是,我把时间定好了。第二天,我写完了作业,妈妈让我去玩耍。
我玩着尽兴,突然,铃声响了。再玩一会儿吧,妈妈也不会
说我的。于是,我又玩了半个小时。回到家里,妈妈大发雷霆:“你咋又回来这么晚?不是给你定了铃吗?”“妈妈,我没有按时间回来,我错了,以后保证守时。”“好吧,你走吧。”
这一次,我汲取了教训,我玩得高兴的时候,铃声响了,我立马回到了家,妈妈见了,说:“这次做得不错,奖励一颗红星和一颗黄星。““耶—”我大喊。
我想,这应该属于家规的一种吧!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3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谈一谈我家的家风家训吧。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邻居之间和睦共处。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把勤劳、节俭的作风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我会努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我现在还能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同学之间搞好团结,有时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是我的错一定主动向同学道歉,不是我的错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了,才能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拖拉,每天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家训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我家的家规优秀作文5
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
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我家的家规家训家风作文300字我家的家规家训家风作文300字。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家规祈使句十五条
英语作文吗?
Don't eat in the living room. 2.Don't watch tv in the weeks. 3.Don't play computer games over than 3 hours. 4.You need help your mother with housework on weekend. 5.Read books everyday. 6.Write diary everyday.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导语: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才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欢迎借鉴!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训家规家风的手抄报
家规:
家规是指一个家族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规矩;这个家族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族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族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族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族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族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族的家规、家训形成家族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日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日一日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我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我国式传家”。
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十条家规英语+意思
1.go back home at 10:00(在十点回家) 2.clean rooms every day (每天打扫房间) 3.don not fight with your neighbour(不要和邻居打架) 4. do my own laundry (自己洗衣服) 5.do not talk loudly(不要大声说话) 6.do not play computer for too long (不要玩太长时间的电脑) 7. Filial to our parents (孝敬父母) 8.be fiendly to everyone(友好的对待每一个人) 9.get up by 6:00 every morning(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10.study everyday(每天都学习) 顺序不太正常,自己调换一下吧
家风家规家训优秀的征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征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规家训优秀的征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风家规家训优秀的征文1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以系列报道形式播出了持续很多天的专题节目《家风是什么》,让“家风”这个离我们有些遥远的词语瞬间成为被大家讨论的热点。
家风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来,却又隐隐想起什么,也许是看到的一部电视剧,也许是读到的一个故事,也许是要坚持的一种品质,也许就是一句挂在耳边的不经意的教导。
每个行业都有行风行规,而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也有着历久传承的家风。
家风是什么呢?家风就是一种家庭规范,也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文化滋养,或者是有据可依的古法门规,或者是口口相传的人生哲理。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这是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感言。
是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有形的传承。
家风一般通过家规、家训等有形的行为遵守,形成一个家庭或家族无形的道德精神氛围。
自古以来,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传承,很多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
泱泱华夏文明中,很多经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风传承的影子,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如《国语》、《论语》等许多典籍中都蕴含家风家教精神,《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更是成为家教典范。
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处事之道。
有的家训处事公道,积德行善;有的则自私自利,背信忘义。
因此,家风的纯正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
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
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
我们所熟知的张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的胸襟与包容,化干戈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邻里之争,传为后世美谈。
而这种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也获得了其后代很好的传承,张英儿子张廷玉三朝为官,清廉公正,学识过人,为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
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
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
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
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中去,使得诸如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增添到家风家教中,为这些好的倡导增添一份遵守与执行力,同时也使美好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家风家规家训优秀的征文2
在《家训》中,包公给后世子孙立了一条严格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我曾在想,包公子孙为何能做到居官清廉?是包公包公以身示范的家风影响了后辈子孙,也是他留下的《家训》教育了后辈子孙,这也不断印证了家风的重要,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
看了这些,我开始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后来,我又看了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的故事,以及杨家将,曾国藩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而我们常常听到的卧冰求鲤的故事,也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树立良好的家风形象。
听了这些故事,我感受到家风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
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祖上传下来的某种风气、习俗,与这个家庭的兴衰荣辱相辅相成。良好的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无声教育。
我的祖上是从山东登州府海盐县过来的。祖辈拖家带口,长途跋涉,相中了青松岭三道沟这个地方。三道沟有三条沟,其中西南沟最深最宽。沟里长着树,蕴着水,聚集了满沟的灵气。曾祖父把房子建在沟口的平台上,自己脱坯垒墙,燕子衔泥式筑成了温馨的家。我的祖辈在这里扎下了根,生儿育女,一代代繁衍,曾祖父身体力行,勤俭持家,于生活的琐碎中衍生出的纯朴家风世代相传。
祖父的一生似富有传奇式色彩,在父母的讲述中渐渐走进我的记忆中的。祖父在走社会时是个生意人,贩卖杂粮、山货等,牵着一头驴终日行走于崎岖的山道间。祖父那时的理念就很新,不甘心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走南闯北的阅历使他长了见识,也富裕了家庭的生活。祖父终日躲避着生产队长的眼睛,含辛茹苦地往返于xx、凌源、平庄之间,崎岖的山道上洒下了祖父辛勤劳动的汗水。
那年夏天庄稼疯长,祖父的担子刮倒了道边的庄稼。生产队长借机把祖父抓了起来,交给公社的工作组。他们盲目缺少温度,却有着狂热的冲动,无数的拳脚雨点般打在祖父的身上。祖父宁肯挨打,蹲大狱,也决不屈服,他是在抗争,用伤害身躯的方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最终拗不过那个时代,却在村庄留下了令人震撼的、清晰的印记。我时常想,祖父如果活在现在的社会中,凭着他执着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经商头脑,一定会大有作为的。祖父虽然过世了,但他遗留下的清白家风却警示着后人。
祖父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主动给父亲说媒的人很多,邻村大北沟老任家主动要把姑娘许给父亲,但祖父嫌姑娘岁数大,没答应。姻缘是有一定的定数的。原来是我母亲在等着父亲,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办的是流水席,颇是风光热闹了一番。
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父亲继承了祖父生意人精明的头脑,却一心扑在农事上。
西南沟的家远离营子,父亲觉得孤,他决定不再离群所居,队里在营子当中给我家盖了三间土平房,父亲当队里的饲养员。和农村的许多小门小户人家一样,三亩地的宅院,只盖三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从旧房子搬进新房子,预示着我家在终结一段旧生活的同时,也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生活,我家真正融入了新农村的火热生活中。作为交换条件,父亲当上了队里的饲养员,住在队里,父亲精心地喂养那些牛马驴,与它们的感情与日俱增。看见父亲,羊儿咩咩,驴儿咴咴,牛儿哞哞,张着嘴仿佛要说出许多话来。父亲说,它们虽然是哑巴牲口,但它们也是有灵性的,比世上有些人还懂得知恩图报。父亲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子女的教育。父亲虽然没有念过一天书,却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他节衣缩食,把两个儿子都供到了初中。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生活的总基调,是一种潜在的、恒久的、无形的力量。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陶冶着孩子的性情,升华着孩子的思想,开发着孩子的智能。只有良好淳朴、健康向上的家风,才能使人(特别是孩子)找到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为美好的人生奠下坚实之基。
一直梦想着他的孩子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勤奋的劳作便是他实现家庭梦想唯一的手段,这也足以托起整个家庭的梦想。
我想,勤劳,我应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