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与孩子关系渐行渐远后,她才明白:什么样的母爱更“舒服”

文/薇芥子

芥子虽小,可藏万物,关注薇芥子,俗世红尘中与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母亲与孩子是最亲密的关系,曾经在同一个身体里生长10个月,血肉相连。待到孩子长大后,很多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却开始疏远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常常与母亲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的所有生活细节都在母亲的照顾之下。当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这时,母亲事无巨细的关心,就变成了一道枷锁,让他想要逃离。

婚姻幸福的母亲,注意力不会过多地放在孩子身上,但是如果母亲的婚姻不幸福,那么孩子就成了她唯一可以抓住的,可以带来安全感的人。反过来,如果母亲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那么她的婚姻生活大概率是失败的。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在她的眼里,儿子的生活就是她需要关注的全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平常,王夫人不能从丈夫贾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转而想要抓住儿子的控制权,因为这是唯一可以为她带来安全感的事。她想要掌控宝玉,除掉他身边的狐媚子,让宝玉按照她的想法生活,学习八股文,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这些与现在很多的母亲何其相似。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没有什么规定,对母亲干涉子女生活的程度做出定义。母亲们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偷看孩子的日记,干涉他们交朋友,甚至连孩子喜欢什么,似乎都要听母亲的。孩子在这样的过度关心下,生活得没有一点自由。甚至在孩子成年后,母亲还要干涉孩子的婚姻。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与孩子渐行渐远。而此时的母亲,也许会意识到,母爱应该是让子女舒服”,而不是束缚”。

与此同时,时代在变化,父母辈与年轻人的观念也有很大的分歧,很多父母觉得不对的事情,也许只是他们不理解。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如果一个母亲可以做到下面几点,或许就可以改善和子女的关系。


提升母亲自己的婚姻幸福感

婚姻的幸福感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如果母亲婚姻不幸福,也许她的孩子也不会幸福。

很多时候,有些女人的精力没有投入在如何经营婚姻和家庭上,与丈夫的关系也不好,但是碍于面子又不肯放手,结果一直生活在缺爱的婚姻中,这样的母亲多半会对孩子有苛刻的要求。

晓琴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断地吵架,她的印象中,父亲总是不在家,家里经常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从小她所有的事情,母亲都要管,而且不允许她随意出门,与朋友出去玩也要限定回来的时间。这样的日子,晓琴一点都不快乐,她感觉自己很孤独,像是母亲的一个玩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听话,不能反抗,否则母亲就会以不吃饭抗议。

晓琴大学毕业,想要留在上学的城市青岛,也谈了一个青岛的男朋友。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当她带男朋友回家的时候,母亲发了很大的脾气,不仅把男朋友赶走了,还把晓琴关起来,让她辞掉刚刚签好的工作,回到老家城市工作。她的理由是,晓琴是她的女儿,不能离开她那么远,更不能嫁到那么远的地方,这样以后就不能经常回家了。

被关在房间里的晓琴没有手机,不能和男友联系,最后她在邻居的帮助下从窗户逃走了,好多年都没回过家。


如果晓琴的母亲能够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那么她就不会迫切地想要抓住晓琴的生活。庆幸的是,晓琴最终逃离了母亲的掌控,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多年后,晓琴再看到母亲时,发现母亲也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了成长。母亲告诉晓琴,她再也不会管那么多了,这些年她开始将目光放到自己身上,过着快乐的生活,也修复了与父亲的关系,两个人每天一起买菜,做饭,一起跳广场舞,对待子女只要远远地看着,她过的幸福,做父母的就满足了。

晓琴的眼睛湿润了,如今的她也是一个母亲,她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打着瞌睡,想起每天给她布置的任务,上的辅导班,忽然意识到,现在的自己与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相似。

她做出了决定,回去后,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去逼她。

晓琴和母亲的关系和解,也代表着她们与自己的和解,当母亲生活舒心了,自然注意到孩子的不舒服。理顺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就理顺了和孩子的关系。


打破僵化思维,试着理解孩子的世界

母亲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的母亲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固有认知中,用这个认知来干涉孩子的生活。

不可否认,母亲的生活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帮助孩子避开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听母亲的喋喋不休?哪怕那些都是正确的。

可能的原因是,母亲没有试着理解孩子的世界,而是武断地拒绝孩子的请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这样的次数多了,母亲在孩子心里失去了公信力,即使她说的是正确的,孩子也会拒绝接受。

对这种情况,给母亲们的建议是,每次与孩子的沟通中,母亲不要先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小的事情中,让孩子自己判断,有些事等孩子看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和孩子讲道理,孩子自然就能听进去了。当然,比较大的事情还是要谨慎。

时间长了,在孩子心里,母亲说的话都是中立的,讲的道理都是正确的,自然愿意和母亲沟通。

这样,在孩子心中,母亲永远在那里,微笑着看着自己,彼此保留着空间,这样的关系就是让人舒服的。


分清孩子的事与自己的事,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做主

大多数过度干涉孩子生活的母亲,很多时候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孩子的事。

其实要分清楚很简单,母亲的职责是抚养孩子,给孩子提供吃饱穿暖的物质条件,让他受正常的教育。其他的,就都是孩子的事了。

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很生气,训斥孩子,让他下次考好一点。这就是管了孩子的事。也许很多人会反驳,辛辛苦苦挣钱供孩子上学,考不好还不能生气吗?让他考好一点还不是为了他自己以后的前途着想?

但是,试想一下,孩子没考好,父母很生气,这个逻辑关系下,孩子会认为他是为了父母学习的,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明智的父母会将这个难题扔回给孩子,可以询问他,你认为自己考得怎么样?没考好下次要怎么办?

关心而不干涉,就是最好的对待孩子的态度。这样与孩子的关系才是令他感到舒适的。当孩子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要负责的,他就会正视它,从而去解决它。

一个母亲,不要等到与孩子渐行渐远后,再来思考这些问题,那时候可能已经有些晚了。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试着做到以上三点,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试着理解孩子的世界,分清孩子的事和自己的事,也许可以改善或者保持健康的母子或者母女关系。

-END-



感谢阅读,关注薇芥子,俗世红尘中与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