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涮羊肉名场面 滕州有驴肉馆吗?在什么地方

湖南的名小吃

湖南以湘菜闻名 其中小吃也很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坡子街是长沙有名的小吃一条街,那的环境也很好,街的两旁都是复古建筑! 还有南门口的臭干子!南门口还有很有名的四嫒姐口味虾! 有名的小吃有火宫殿的臭豆腐、杨欲兴的米粉、德园的包子……  另外还有长沙的"吃"友评定出来的长沙食谱可供参考..1、蔡锷南路香格里拉酒吧旁往巷子里进去第三家的菜不错,生意好得吓人。 2、芙蓉北路银苑海鲜右侧,以辣椒炒肉闻名,鸡汤也很好喝。 3、财政厅附近广济桥南侧的老天富。 4、长沙电脑城旁的赵记,其实应该叫“钱四口味鸡”;特色菜:口味鸡、口味 田鸡。 5、星沙省移动指挥中心旁的鸿翔大厦后面的小巷子里的一个小店;特色菜:鳝 鱼炒豆子。 6、先锋厅的一家罐子老店;特色菜: 才鱼抱蛋。 7、湘春路陋园宾馆对面的三味食府;特色菜:竹香黄鸭叫、香菜凉拌腰花。 8、左家塘阿弥岭的“北美”浏阳蒸菜;各色汤味道不错,特别是店里木桶装的 山葡萄酒。 9、天心宾馆旁的九龙鱼头城的宁乡口味蛇;名为鱼头城,实际好吃的是蛇,尤 其用剩下的汁拌面条,极鲜美。 10、广济桥底往长岭方向的永州血鸭小店。 11、大丰和以及芙蓉国的常德钵子菜。 12、橘子洲头老江岸的黄鸭叫。 13、南大桥 河西桥底“石砣”以及“张立斯”的船上;特色:鱼、河虾、河蚌。 14、河西银鸿小区内的“猪脚王”,很辣。 15、侯家塘“帝豪”的红烧肉,肉肥而不腻,肉质松软。 16、奥莎体育馆对面“两重天”的烧烤。 17、梓园路“世平餐馆”的香干。(在附二对面沿梓园路右侧走不远) 18、南门口的“一品粥”。 19、二环线“菩提树”的鱼头。 20、韶山南路往长潭高速的路口的人人家羊肉,涮羊肉很棒,比“小肥羊”的还好吃。 21、西湖楼的小炒腊鸟;招牌菜:千丝万缕,刀功了得。 22、省人民医院对面的小巷子里的米粉;省人民医院后门的周记米粉。 23、烈士公园北大门旁边的玉林米粉也很有名。 24、在春天百货旁的药王巷内200米的一家粉店的米粉不错,口感好,分量多, 码子齐,地方也还大,推荐椒脆粉,就是辣椒,榨菜,肉丝,香菇一起炒 的码子,也还辣,要是放多点醋,更加开胃。 25、沙河街口,往北50米巷子口,五埃皆的臭干子。 26、解放西路畅行天下隔壁巷内20米处一个小摊的牛肉串,生意极好,总要排 队;且只在下午4:00 – 6:00供应,每天只供应1500串。 27、朝阳电器城旁的小店的牛肉串也久负盛名,特别是牛杂汤。 28、荷花池,长沙市第13中学门口的“翁不倒”的兰花豆。 29、天津小吃店(就是酒吧一条街的杨欲兴旁边)的包子,馒头等。 30、赤岗冲再往前一直走有一条街,全是吃鱼的。(分量比伍家岭活鱼村的还 足,好大一盆哦! 味道也不错,很辣,很过瘾,多加点摩芋豆腐!) 31、湖南日报大门对面,就是体育馆路那个巷子里进去不到30米,有一家“老四川鱼馆”的香辣鱼火锅。 32、五一路粮贸大厦下面的湘楚人家,有道“十里飘香”的鸡汤,黄澄澄的鸡油漂在上面,喷香的。 33、广济桥下有家做“佛跳墙”的,很专业很好吃也很贵。 34、谭州瓦罐店的“竹香鱼”。 35、五一路上的银华大酒店有道“太极蔬菜羹”,一白一青,调成了太极图案,清淡鲜美,值得品味。 36、岳麓山顶有家路边餐馆的“酸菜煮肉”。 37、九所宾馆7号楼餐厅(不是外面那家大餐厅),炸的“臭豆腐”和蒸的“玉米棒”都非常好吃,虽然臭豆腐炸得地道的地方很多,但在九所就不必担心吃进潲水油。 38、金源大酒店的巴西烧烤自助餐,有种烤的“三角牛肉”,那个外国人说是“牛排”的,割起来油汁和血水一块往下带,趁个五六分熟去吃,外面那点儿肥肉焦脆香嫩,里面的精肉鲜美耐嚼,无敌了。 39、绿茵阁的西餐炒饭都一般,但配的辣椒酱不错,好象是李锦记的海鲜辣椒酱,现在去超市却买不到李锦记的那种辣椒酱了,不知道他们在哪买的。 40、华南小吃的煲仔饭,冰豆沙等。 41、省政府大门对面迎宾路上有个雅亨酒家,有很多不错的菜,比如“鸡汁罗卜”、“干锅麻花带皮蛇”、“铁板紫苏黄瓜”、“猪脚”,都很不错, 菜的样子漂亮,吃起来也比别家味道正。 42、财经学院外面有家肠子火锅店的肥肠火锅。 43、金牛角芙蓉北路店的炒饭。 44、书院路的牛肉粉(公安寻呼的对面)一个小门面。 45、梅园的口味虾。 46、左家塘大蓉和的桔梗粉。 47、蔡谔路大令婚纱对门浏阳蒸菜馆的手撕鱼。 48、芙蓉中路一段,百年长沙总店的手撕鸭。 49、火星小学对面,夜猫子的坛子汤菜;比谭州瓦罐的还好吃。 50、黄兴路步行街,真维斯对面的旺兔速丽小火锅

涮羊肉名场面

涮羊肉是谁发明的?

历史上涮羊肉的真正发明者,是拔都,术赤的儿子。成吉思汗大儿子是术赤,在西部汗国成立,病死以后,接替术赤是拔都,指挥蒙古铁骑蹂躏了欧洲,蒙古铁骑很强悍,很彪悍,吃粮食不抗饿,所以要大量吃肉。羊肉御寒效果最好,蒙古兵就是大块煮羊肉吃。拔都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他在指挥过程中,发现骑兵是机动性很强的,速度很快的,大块煮肉慢,所以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当然那时候很简单,蘸盐吃的,所以适合于行军打仗。 涮羊肉的铜锅,把锅子盖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蒙古包,而锅子盖拿掉,看到的是蒙古骑兵的军盔。现在蒙古族姑娘的帽子,都是锅子的形状,据说《马可波罗游记》里写到,他在元大都皇宫里吃到了蒙古火锅,所以英文、法文对涮羊肉的翻译,Mongolia,而日本(和)韩国朋友说得更直接,他们说吃忽必烈,吃成吉思汗,所以涮羊肉是蒙古人发明,是比较可靠的。 而为涮羊肉名命的人是忽必烈。传说忽必烈去征伐一个部落,天黑了,安营下寨,这时厨师就要给他做饭,可是这个探马一报,有人偷袭。厨师慌了,他没有饭,而贻误战机是要掉脑袋的。所以灵机一动,想起这种方式,他就把肉直接搁锅里了,忽必烈吃了一次最完整的涮羊肉,真正做到了涮。这场战争胜了以后,他心情很高兴,更感觉到这个方式,就是比较适合于他行军打仗。他很推崇,把它定名为涮羊肉。

涮羊肉名场面

滕州有驴肉馆吗?在什么地方

刘氏鸭肠王:川菜,英雄山路,二七新村附近,路西。山大南路武警干休所旁边也有一家,那些老年人,经常花十几元,去找老板打碗汤喝,全是老鸭汤,很补。他们老板是一女的,不到三十,单身,很漂亮 老川城火锅:佛山苑中段老川城火锅炒菜均不错,毛血旺、牛脊髓、熏排骨和豆豉鲮鱼油麦菜等比较好。泺文路也有一家分店。 小草房:遍布济南,味道不错,毛血旺是我的最爱 l 羊肉串 馨棚羊馆:在山师东路上有一家叫馨棚羊馆的很不错。串稍贵,4毛,脆骨和骨髓不错 馕食烤吧:吐血推荐的烧烤圣地:山大新校南门,净雅大酒店斜对过,馕食烤吧。老板烤好了送上来的,装修得挺特别,最要紧的是,东西巨好吃!不可不点之菜单:鸡翅膀,舌头鱼,尖椒,蘑菇,馒头片。 纬六路有家考鸡翅的,很火爆,我上大一哪会儿,同学带我去过,那时人还没这么多,口味还可以,和它的火爆场面不搭调。 经一路快到华联拐弯儿的地方,路北,又一家店,没名,再高台子上,老板姓郑,人称板筋王,她烤的板筋一绝,有机会大家去试试,不过,不认识的,不长去的,一般抢不上 l 羊汤羊菜 单县羊肉汤 省委斜对面一家单县羊肉汤最好喝。凉拌羊眼。 经二路羊汤(店名不记得了)经二纬一东方肥牛王对过(1路经二纬一下车往东50米路南),凉拌羊脸,辣炒羊肠,羊杂汤等。烧饼超好吃。注意,不要点凉拌羊肉,巨难吃。他西边有一家比较大的,不要去。 老陈家羊汤 洪楼西路:山大北路和花园路中间,路东,以前从浪潮附近上班,同事都打车去喝,中午特挤。 杨勇红焖羊肉馆 山大路北头(历山路与和平路路口北面一点路西也有一家)杨勇红焖羊肉馆,上瘾,去晚了就没地了。 彩虹大厦一楼的羊汤听说很不错,我爸妈去了几次,都把我落下了,我现在也没喝到嘴里。 火锅麻辣烫(川菜部分有几家) 东来顺涮羊肉:位于土屋路上的东来顺涮羊肉是地道的北京风味。汤料配料及小菜都非常讲究,各种菜品做工也十分精细,很有南方菜的风格。羊肉和菜品都是好吃不贵。菜非常有特色。 大棚麻辣烫还有黄屯小区街边大棚麻辣烫很多,锅底免费,档次低,荤1元菜5角。很有意思。 山师东路麻辣烫 吐血推荐:晚上山师东路(天音无限那块)的麻辣烫,涮菜!!!绝了,再来上几杯扎啤,太棒了 北园大街有家德庄,锅底是老鸭炖山珍汤,很香,最有名的是它的鸭肠,“七上八下“,口感爽脆,她家的羊肉是我吃过得最好的 段店西格玛超市对面有家火锅,叫啥忘了,有一段时间经常去。锅底免费,菜品都在6元以下,吃200送一百,很划算 东方肥牛王:场场爆满,楼上楼下两重天,楼上的实在太贵了,量也不多。但是口感不错, 顺风涮肥牛:在明湖路上,顺风肥牛的小料很清口,牛肉也是鲜嫩得入锅即熟入口即化,多吃几次也不会觉得腻。如果喜欢生吃的话,来份肥牛刺身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贵。顺风涮肥牛的价位多在20—35元之间,分量适中,两个人100元就差不多够了。不过我本人不喜欢,味儿太淡了,我就喜欢辣的!! 重庆小天鹅:全国连锁店,花园路和英雄山路上都有,做的比较精致,比较地道。锅底微辣就很辣了。 三职专门口有一小摊子,老板娘作了十几年,卖麻辣串,很好吃,我路过顺和街必去,我怀疑佐料里有东西 还有太多了,说不过来,那些都不常去了。 l 鲁菜 玉环泉 在省府前街上有 一家叫“玉环泉”的老菜馆,里面的鲁菜做的非常地道。龙虾和鲇鱼都不错 红富士 山医大旁边的红富士,铁锅鲳鱼18元,8条千娇百媚的鲳鱼,6个威风凛凛的饼子,简直是不要太实惠喔! 春江饭店:共青团路,家常菜,素锅贴。 l 其他菜系 湖北渔村:三联对面,地道的湖北菜。瓦罐白菜,白菜是一种透明的奶白,既糯又爽还有冬天大白菜特有的稍稍的甜,很是难得。每份又另爆了鳝丝,所以更加了它的鲜。还有一点是不可不提的,那就是烧得热热的瓦罐上桌时,在瓦罐与垫盘之间,总会洒些许小葱末或是嫩韭叶,隐约之中,便清香缭绕,沁人心脾。18元。 哈尔滨春饼 泺文路上“凹”字形的地方,便宜,味道也不错,东北菜嘛,就是有点腻。乱炖超大一盆。 新绍兴 江浙菜,山大南路上,店不大,菜品种类很多很地道,价格稍贵。其中的菜梗炒肉丝是地道的南方菜,很劲道很好吃,那里的凤爪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是用绍兴的南酒做的,入口及化,还有那里的面筋好吃的不得了,龙虾球也不错,有时间去那尝尝吧。 吉华大厦一楼原来有家上海餐馆,耗油牛柳一级棒!火候超好。 大金庄狗市有家园林式饭店,里面

涮羊肉名场面

北京涮羊肉老字号排名是怎么样的?

比较有名的北京涮羊肉老字号有:

1、小刘涮鲜肉:20年品质保证的平价涮肉,典型的老胡同小馆,大家都说不错的手切羊肉和小份牛尾,肉厚而嫩非常不错,量也很足,另推荐炸馒头片蘸臭豆腐,适合三俩好友小聚。

2、六条涮肉:环境很惬意,老板是个北京帅哥。手切羊肉,涮的时间长一点也很嫩,吃到最后汤里也没有沫子。烤烧饼也很灵,油酥部分刻意加厚在表皮,椒盐与酥香融合,里面芝麻酱非常踏实。调料再加强一点就完美了。

3、洪运轩饭庄:生熟两吃涮羊肉是最大特色。切得极薄的纯瘦磨裆肉,用来生吃,蘸酱油和芥末,冰冰凉凉的,别有一番滋味儿。“半边云”,半肥半瘦,红白分明,因此得名。薄薄的肉片一涮即熟,真正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满口羊肉香。老板洪老爷子,亲调小料,人口一味,算得上是私人定制。得空还会给食客讲讲涮羊肉的历史,边吃涮肉边听故事。

4、东来顺:北京解放后,东来顺依然四北京最富盛名的涮肉馆。涮肉的季节,东来顺饭庄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清晨,店门前便排起长长的队伍,每天顾客都要排大队拿号等座,经常上午拿的号有时候得排到下午4点。

现如今,北京的涮肉馆早已不再一枝独秀,全城不下几百家,老百姓吃顿涮羊肉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儿,但一些有名的馆子仍然人满为患。伴着铜锅清汤度过的那些温暖岁月,这道最具平民精神的美食,成了北京人剪不断的一缕乡愁。

石家庄都有哪些好玩的 好吃的地方呢?

●煎饼果子
①省博物馆西行50米路北,红星食品商场对面棉二生活区的大铁门里,进去就看到啦。
②二中对过的煎饼王子,远近闻名!
●肉夹馍
①民族路上有家西安肉夹馍,经常看到很多人排队。
②栗康街和正东路口向北15米处路西,有一家白吉馍,是夫妻店,味道也超正!
●羊大碗
西大街上的羊大碗很实惠,人气很好。
●牛肉板面
①工农路过了西二环后再走大概300米,在光明眼科医院的对面有一家店,虽说环境不敢恭维,但板面这个东西在石家庄还就这个文化。那里常有人开本田、奥迪来吃,价格和别的地方一样。
②二中附近的宝家板面,师大附近都专门坐车过去吃!
●烤羊肉串
①清真寺街上的民族饭店和小洞天风味绝对一流,人气也是超旺,没座是常有的事。
②跃进路上的白老太和大眼风味绝对一流,人气也是超旺,没座是常有的事。
●炝锅鱼:
在四中路小学对面,面积极小,但是饭菜的味道却超好,经常性爆满。
●排骨:
①想吃正定郝家排骨的朋友们,不必亲自去正定,在石栾路挨着中石化加油站就开了一家分号,名字也叫郝家排骨,是正定那家老板的女婿开的,味道一点了不差,省下的过路费,就能多吃一碗小排呢!
②积香排骨馆:在工农路与城角街交叉口。排骨做的相当好,就是环境太差,适合男士喝酒****。
③赵姐酱骨王:在红旗大街与新石中路交叉口东行路南。环境不错,大骨味道鲜美,鱼做的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有几排特别适合年轻人约会的雅座,高教区想要约会的同学可以去试一下。
●乐乐面馆
槐南路与体育大街交叉口往北,那里的川西泼妇鱼和肉末土豆泥做的特别好吃。店里还有免费的豆浆赠送,环境也不错。
●罐罐王
锅仔类的一家特色店,汤味鲜美,值得尝试。在槐中路和体育南大街各有一家。
●老烧鱼
在建国路市六院附近,做的菜也是物美价廉。向大家推荐它的招牌菜老烧鱼,半条鱼一盘,才9元钱,酥嫩的鱼肉浇上略带微甜的酱汁,不爱吃鱼的人吃过都会惦记。
●六合居
这是家火锅店,位于中华北大街与兴凯路交口附近。服务很周到,而且最有特色的是,招呼服务员不用喊,只要用餐桌上配备的拨浪鼓就成,非常有意思。
●京冠春饼店
在建设北大街华普超市对面,是家全国连锁。价位很合适,而且服务好,服务员会适时提醒你点菜是否足够。那里的菜品都可以卷在春饼里吃,卷饼配料2.00元/份,有好几种菜和酱,吃完后再加就不要钱了,还有好几种粥可供大家选择。除了春饼之外,向大家推荐桂花鸭丝、一品天香骨、招牌卷饼菜。
PS:
春饼好像跟暄吃过
●春元饭店
在平安大街一中北行150米路东,川菜,特色菜:水煮肉,蒜苗炒肠肉,酸辣土豆丝。
●河北人家:
地道保定风味,里面的拌苦瓜特别好吃,菜名字叫忆苦思甜,菜品有照片,不用介绍也罢``仓安路地道桥西边路北(高架桥下),里面超级大,环境不错,一楼水里有几条小船,适合情侣哦
●上海风情苑
中西风味结合,三文鱼好好吃哦``环境不错,适合商务洽谈,里面有白岩松,王小丫之类在那里留下的照片,挺招人烦的.地址:中山东路体校东侧,沿民心河边向南一直走.有适合情侣的小包厢.
●泸州饭店
川味,推荐,水煮鱼,跟辣婆婆是二种风味,但也比较好吃,地址:市****局旁边(东侧)
●东东云吞面
里面的铁板牛柳面.猪排饭都不错,然后在来一碗鲜虾云吞就OK了。
●湘君府和光明鱼港
两家店的规模和菜的口味感觉差不太多,有点KFC和麦当劳的意思,桥东两家都在体育大街餐饮一条街上一北一南挨着开,桥西两家都在裕华路友谊大街路东路西也挨着,两家做的剁椒鱼头的味道很相似,快成姐妹店了!
●自助类
世贸--里面的各种水果比较多,据说都是海南空运来的,适合MM吃, 约98元一位
国际--河螃蟹味道不错,还有雪鱼也特别好吃,蛋糕和泡芙种类也不少,约68一位
****--种类和国际差不多,环境较好(人少),约58一位
金汉斯--总店在哈尔滨,老板原先是卖酿啤酒设备的,肉食动物必去的地方, 30一位
国宾、亚太、铁道大厦、华北大厦等都有自助,风格差不太多,不一一例举.

涮羊肉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涮羊肉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在北征途中想吃清炖羊肉,可这时敌军铺天盖地的来,离这儿不远了,眼看吃不上了,聪明的厨师想出一个办法在羊肉上捡了个好部分切薄放到锅里,搅拌了下就捞出来加些盐给了忽必烈,后来这顿美食为赐名为涮羊肉。

轶事典故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胡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
忽必烈肚子咕咕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年三十晚为什么要吃团圆饭?

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 ,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 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