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辟邪纹身有什么
中国传统的吉祥话“年年有余(鱼)”,表示吉利;过肩龙没什么特殊意义,只是个人喜好,多是男人纹,以示气势,但过肩龙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纹的,身体弱的人若“扛不住”就会起到反效果;纹关羽关二爷的话有说法儿是可以辟邪,就像好多人家或饭店什么的供奉关二爷为了求平安,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纹在前胸或后背上,怕会对关二爷不敬或“背不动”他老人家。
还有一些纹身图案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菩萨像、佛祖像、过肩龙、死神之类的轻易不要纹在后背上,因为也许“扛不住”或“背不动”;佛像也最好不要纹在前胸,显得不诚心,是想靠佛力来挡煞,而且也有可能“抱不动”;若体弱阳虚的话也别纹较邪的东西,如夜叉、修罗等,否则“镇不住”就没准儿会给自己招来不好的事情。
家中怎样辟邪
中国人很讲究民俗,总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镇宅之宝,用安定家宅,祈求家里平安。其实镇宅辟邪之物从我国古代一直流行至今,在汉代人们就将“币串”和“八尺神照镜”摆放在家中用以镇宅祈福。在现代,精美的各种工艺品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镇宅之物,镇宅之物也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功能,逐渐成为一种摆饰。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什么东西既可以镇宅辟邪又可以当做装饰品?
众所周知,白水晶、紫晶洞及聚宝盆常被人们称为水晶的镇宅之宝。而白水晶在镇宅辟邪方面远近闻名,白水晶是佛教七宝,又称为“摩尼宝珠”。所以白水晶在消除负性能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将白水晶按照一定的阵局摆放可以充分发挥白水晶的功能,聚集能量,可镇宅、辟邪、挡煞、净化全身,去除病气。
宅中驱邪方法
只要你心直什么妖魔鬼怪都没是,就叫做不做亏心事,半夜鬼叫心无事. 只要你做无亏心事宅中驱邪方法就成.
中国古代这些“辟邪宝物”究竟具有哪些神力
四大辟邪宝物之一:水
古人认为,水可赐福生财。于是,常常在特定时节汲取各种水,譬如,在正月初一早上汲取的井水与河水,称“银水”或“财水”;在除夕守岁至半夜,打起灯笼悄悄去汲取河水的,称“天地水”,可保来年大吉等等;天上下雨,将其收集后,称之为“无根水”,这在电视剧《西游记》就有说反映,用之熬药有奇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迷信习俗认为小孩生病久治不愈,乃魂魄走失所致,也可以用水“超自然的力量”来召回。
四大辟邪宝物之二:灰
道学家认为,物体经燃烧化为灰烬后,仅仅是形状的改变,其精魄仍聚积在灰里。早在《周礼*秋官》中,就有“赤龙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及“烟氏掌去无视,焚牡霸,以灰洒之”等制度,就是采用灰来消除害虫。从此以后,在住宅里撒灰就成了一种流行很广的民间风俗。“驱五毒”、“打灰簸箕”等各种名目,多在二月初二、五月初五前进行。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给小孩鼻尖上抹锅灰的习俗,据说这也是为了压邪逐鬼。
四大辟邪宝物之三:桃枝
桃木被称之为“仙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驱邪神材”。桃木所以具有如此神通,是根植于古人认为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观念。古人,往往直接截取桃树上的树杈,不需要任何加工,就制成了 现成的镇鬼宝物。在家门口插上桃枝,幼童进门不害怕,鬼再也不敢来“越雷池一步”。这种辟邪做法,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在采用。
四大辟邪宝物之四:石头
一块普通的石头之所以被认为是“辟邪之宝”,其思想基础是,古人的灵石崇拜意识。敦煌写卷中有《用石镇宅法》,云:“凡人居宅处不利,有疾病、逃亡、耗财,以石九十斤,镇鬼门,大吉利;人家居宅已来,数亡遗失钱不聚,市买不利,以石八十斤,镇辰地大吉。”这里的“镇”,就是指依照“神人”指定的方位,埋下一块石头。镇巷,就是指在住宅大门正对里巷(道路)、桥梁或别人家的屋角,放置一块“神石”,就能起到逢凶化吉的神效。这种辟邪执法,现如今仍在某些地区所采用。
貔貅和辟邪这2个中国古代神兽有什么区别吗?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至于天禄,则较少有人用以称这种瑞兽,还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有什么可以辟邪的方法
桃木的亦名“仙木”,也叫“吉祥木”。桃木避邪在中国已流传数千年,在我国有深厚的民间传说基础,是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按民间习俗,新春时节,传统的避邪方式是用桃木傍门户。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和中国相邻的国家也有这种观念,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越南在过春节时也挂春联、贴年画、互拜新年,并在家里摆上一盆桃树,除妖去邪,以示吉祥,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历史名人庄子说:“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为什么鬼怕桃木呢?古人云:“是鬼智不如童子也”。不医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写道“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医学家从治病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许多名人都认定桃木是魔鬼的克星,是除妖避邪的法宝。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总而言之一句话。用桃木雕刻的各种作品都是一种吉祥物。买一、二件摆在房间、客厅或挂在墙壁,或随身携带,一是装饰,二是欣赏,最重要的是吉祥平安,不管怎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网上聚缘阁旗舰店专做辟邪饰品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金陵四宝中辟邪是什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主要以雨花石、辟邪、梅花、云锦这四个较为突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文化宝藏,即为金陵四宝
古人为何用桃木辟邪和驱鬼?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用桃木、乌木、黄杨木、苇草等材料所制成的物品拥有超自然的法力,可以镇恶驱邪,甚至降妖除魔。其中又以桃木最为常见。桃木又名“仙木”、“降龙木”,之所以被当做驱鬼辟邪的神物,是因为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信仰。
桃木一直以来是中国人眼中最好的辟邪之物,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在民间有许多关于桃木辟邪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出自《说邪·续世始》,传说在东海东少山上住着两位神仙,名叫神荼、郁垒,他们是专门驱赶游魂野鬼回鬼域的神,把守着鬼域大门。只要有鬼魂在夜间出去害人,就会被他们抓住,并用桃木杖抽打,被抽打过的鬼魂会永世不得超生。鬼怪都忌惮两位仙人的桃木杖,见到后便退避三舍。此后,桃木便被民间用来辟邪。
除了神荼、郁垒的传说,桃木辟邪还有其他很多不同说法。有书记载,后羿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宗布神是专门捕杀恶鬼的仙人,他牵着一只老虎坐在桃树下,负责检验来往的鬼魅。如果遇上邪恶的鬼魅,宗布神便会指挥老虎吃掉恶鬼。至于为何一定要在桃树之下检验鬼魅,这其中又有一个故事。相传当年夸父追日,缺水而死,他死之后将手杖扔在大地之上,变成一片桃林,方便后人吃桃解渴。夸父象征着强大的征服力量,而且跟太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由他手杖幻化出的桃林也有了驱鬼辟邪的作用。
桃木在中国民间逐渐演化成具有驱鬼辟邪的神异功能。其发挥威力的方式,有以下各项比较常见:
一、桃符。又叫“桃板”。不过这里的“符”与道教中的符咒之“符”不是一回事(应与古代兵符的“符”相似),而是用桃木削成的厌胜之物,成对使用,在夏历正月初一悬于门户。直到晚唐五代时期,人们才开始用纸代替桃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即现在的春联。此外,有些地方民间盖房习俗中,在定基时,人们会在地上挖一个洞,将桃符放进去。这样做是希望可以辟邪镇宅。
二、桃枝。折取桃树枝条,也不用加工,就是现成的镇鬼物。而且,古人还会用桃枝洗澡,以避邪气;迎亲嫁娶时也会用上桃枝,象征婚姻美满,富贵平安;逢年过节门边悬挂桃枝,纳吉接福。
三、桃木剑。具有桃木和剑双重辟邪的功能,如《辞源》上所言:“古时刻桃木剑于户中以辟邪。”这主要是古人笃信桃木有辖妖、镇鬼的神力。桃木斩妖剑是道家的法器。《三国演义》中云中子帮助纣王消灭王宫中妖气,用的就是此物。
四、桃弓。又名“桃弧”,用桃木制成的弓形厌胜物。《左传·昭公四年》载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的仪式。
五、桃印。又叫“桃印符”,用桃木刻成的印钮,涂以红、蓝、黄、白、黑五色并写有辟邪咒语,钮间穿孔。端午节时,古人用彩缯将桃印系在门上或帐屏间,起驱凶撵鬼的作用。
六、桃人。又叫“桃偶”,前面已经讲过,是用桃木雕成人形,像神荼、郁垒。使用方式是夏历除夕或正月初一,立于门侧,以辟鬼邪。有些地方在建造房屋时,在门墙或梁柱里开个小洞,将桃人放进去。俗信认为可以保护宅院安定。这一点与“桃符”类似。
七、桃殳(shū)。用桃木做成的饰物,瓜形,刻以铭文,内容多祈福禳灾之辞。在春秋时比较风行,人们一般在正月佩戴。
八、桃?(liè)。用桃木和禾穗复合制成的法宝,状如笤帚,用以辟邪除秽。古人认为死人的事总是与鬼魂之类相关联,凭吊前须用镇物,以确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便有这种镇鬼的威力。后来,桃?逐渐变成了道士的法器。
九、桃汤。《荆楚岁时记》载有正月初一饮桃汤以辟邪的风俗,但究竟是桃子还是桃胶、桃木熬汤,今天无法考证了。除此以外,前面讲过,民间还有用桃汤洗澡以祓除妖祟鬼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