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许多家长对运动的体会
只停留在强身健体的印象上
但当你真正带着孩子接触运动后
才会更深的认识到具有专业性质的体育运动的妙处
有一个广告语说孩子少生病,妈妈少操心”。
有规律的运动,会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孩子身高明显增加。同时,运动也会使肌肉逐渐丰满,并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
可以看出,运动会使孩子整体身体素质提高。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
调查显示,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乃至创造力息息相关--首先,增加儿童的运动量将对他们的专注程度、记忆力和课堂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让孩子活动腿脚、身子可以增强他们的智力、创造力、专注力以及计划能力。
这是因为运动通过建立神经联络点对大脑产生影响,而这些神经联络点正是位于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地方,它们帮助孩子学会做计划、指挥孩子的行为。在学校里,孩子们需要大脑的这个部分去控制情绪、分配家庭作业的时间,当然还有完成各类功课。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体育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
运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幼小的孩子做一些动作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运动后,孩子更有自信心和成功感。适当的运动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也有很大作用,使儿童适应日后的社会需要。
如果已经开始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但却总觉得孩子学习有阻力,不妨从下面几点着手:
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孩子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运动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如果你本身对运动没有兴趣,就很难在行为上给孩子积极的示范。
一项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对六个城市的2000余名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学生和家长调查显示,课余时间没有体育运动的孩子中,他们的父母有60.6%平时也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
所以对父母而言,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强化自己的运动意识,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适量的运动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让身体愉悦,精神充沛,更是给各位家长提供一种陪伴孩子的新形式,对亲子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将玩手机的时间和其它无效的陪伴,转换成陪孩子去游泳、跑步、踢球……让孩子的身心都可以健康发展。
运动形式是次要的,在日常中就可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来达到运动的目的,重要的是让运动融入家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逐渐习惯健康的生活节奏,感受运动带来的积极改变。
一个健康的身体
是人这一生最大的财富
新时代体育运动
不应该再是家庭教育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