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的宝宝如何喂养最好?
建议:4-6个前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混合喂养,从母乳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辅食为主,此为最佳喂养方法.最好从4-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4-6个月前我们提倡纯母乳喂养(可以喂点水和鱼肝油)。4-6个月后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 随着孩子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营养需要逐渐增加,第五个月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孩子都应按照下述方法添加辅助食品,为孩子做好断奶准备的,使孩子适应各类食物,慢慢过渡到年长儿成人饮食。辅食添加原则: (1)从少到多,如蛋黄从1/4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3天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 (2)由稀到稠,米汤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 (3)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5)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辅食添加时间安排: (1)4个月后先从晚餐开始,先加辅食后喂奶,按上述原则进行,根据孩子情况,一般1个月后,晚餐可完全又辅食代替。 (2)6—7个月,晚餐逐渐由辅食代替同时,从中餐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到第九个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和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辅食,孩子可由5次喂奶改为3次喂奶,早晨5—6点一次,晚上9—10点一次,中午1—2点一次即可。 (3)一周岁可基本过渡到以粮食、豆类、肉蛋、蔬菜水果为主的混合饮食。 如何用食物提高孩子的智商 美味不同寻常的水果辅食 给宝宝喂食面条的参考 添加辅食方法: (1)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进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训斥、打骂孩子,并先做好准备,如给孩子洗手、围餐巾、使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2)从一勺开始: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都从小量开始,用小勺挑一点食物,轻轻放入宝宝嘴里,待宝宝吞咽后再取出小勺。 (3)观察反应:每次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有无拉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孩子加辅食后拉稀或有食物原样排出,应暂停加辅食,过一两天后,孩子状况较好又可进行,孩子不吃不要强迫,下次再喂。不吃某种食物,并不等于以后不吃,应多试几次。尽可能使食物多样化。辅食添加顺序: 4—5个月:鸡蛋黄、稀粥、豆制代乳粉、菜泥、胡萝卜、果泥、肉汤。 6—8个月:蛋羹、豆腐、肝泥、鱼泥、瘦肉末、稠粥、煮烂的面、饼干、碎菜、碎水果。蛋黄的制作与喂食: 将鸡蛋煮到十成熟,然后然后去皮并剥去蛋白,取1/4蛋黄放在小碗里,用小勺将蛋黄压碎,研磨,再放入少许白开水或奶、慢慢用小勺尾给婴儿吃。也可以将磨得非常碎的蛋黄放入奶瓶与奶一同喂给孩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启蒙有哪些书
启蒙国学
链接:
【一】26【启蒙国学】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qral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qral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启蒙为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五言,弟子规,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增广贤文……慢慢累积递增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宝宝早教内容
1、训练感觉器官
视觉:新生儿所在的房间要宽敞明亮,视力所及处要有鲜艳的物品。
听觉:不要避开人的声音,而且要有音乐存在。
嗅觉:让宝宝闻各种各样的气味。
味觉:让宝宝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
触觉:经常抱宝宝,并有意识地用软、硬等不同材质的东西触碰宝宝,让他能够有所感受。
2、发展交往能力
这是宝宝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宝宝进入社会的开始。
爸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宝宝接触同龄宝宝和成人,鼓励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行事礼貌;并创造机会比如鼓励宝宝正确称呼客人、给客人倒茶、带宝宝串门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为其高明的人际交往打下了基础。
3、培养观察提问的能力
教宝宝学会看世界。从衣食住行、花草树木、砖瓦泥石等日常所见来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即时地对宝宝的提问作出回应,比如宝宝指天上的星星,爸妈就要立刻告诉他“星星”这一概念,将物与概念对应起来。等宝宝再大些,观察的事物多了,就要引导他进行思考提问,刺激他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求。
4、进行体能训练
平时多带宝宝进行运动,有条件的家庭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比如新生儿期开始学游泳、1岁半左右学滑冰等。根据对中美两国儿童的调查,在身体运动、发展体力方面,中国儿童明显不足。
爸妈要提高宝宝的体能训练,让宝宝在拥有健壮体格的同时,还可培养大胆勇敢等品格。
5、训练劳动制作
从猿到人的标志就是:开始用手使用和制作工具。人的个体成长也是需要劳动和制作的。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却很差,其原因在于爸妈的溺爱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权力。所以爸妈要鼓励宝宝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将宝宝力所能及的动手权力还给宝宝,让他在做纸工、玩玩具中体会创造的快乐。6、培养口语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巴甫洛夫将语言称之为“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在早期教育中,要增加语言的信息量,将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宝宝的大脑;要用规范化语言,比如每天花20分钟给宝宝朗诵美文。此外,若要学习外语,就让宝宝及早接触。
7、学会音乐舞蹈
这是美育教育的范畴。爸妈与宝宝一起欣赏优美的音乐、给宝宝唱儿歌、打节拍,让宝宝在音乐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而且爸妈会发现,音乐会令宝宝的表情、动作、容貌等透出优雅的气质。进而从美育切入,让宝宝接触真和善。
8、学习绘画造型
这也是美育的范畴,对刺激宝宝右脑发育,增强想像力、形象思维力,提高美的鉴赏力有极大的作用。爸妈可带宝宝参观摄影展、雕塑展,并对各种工艺品、绘画、艺术照片等进行评头论足;家里的摆设也要有美的讲究。大凡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强求,所以爸妈所要做的,就是感染熏陶宝宝,让他自觉地去学习、去追求。
9、给宝宝很好的玩具观
玩具有好多类,如果是买的,爸妈不要买了之后直接丢给宝宝不管,也不要认为玩具是消磨时光的,爸妈要陪着宝宝一起玩;如果不买,也可发现不少不是玩具的玩具,比如吸铁石、闹钟、卷尺等;而最好的玩具则是爸妈和宝宝一起制作的玩具,比如做风筝、风车、灯笼等,宝宝会更有兴趣
10、参加亲子教育
参加社区的亲子活动,集体生活中可锻炼友爱协作、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
11、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婴幼儿的精神营养之源,是融智育、美育、体育于一体的大课堂,宝宝在这里可以学习种花草、分辨五谷杂粮、观气象、感受劳作等。
12、了解社会
带宝宝去工厂、农村、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地方,接受人文教育,扩充见闻。见多识广的宝宝更聪明。
13、早期识字提前阅读
爸妈可结合与宝宝生活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识字教学;寓识字于游戏之中;制作各种专门的识字卡片等,并陪宝宝一起看绘本讲故事。
14、建立空间、时间、数的概念,培养高超的数学逻辑智能
15、其他种种全方位活动
爸妈可因条件而异、因人而异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活动,如集邮、摄影、钓鱼、种花卉、养鱼虾等。这些活动既是学习,又是拉近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适合宝宝入学前进行教育的书籍有哪些
适合宝宝学龄前的书籍很多,但是书籍不一定是对宝宝最好的,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选择不同的书籍,在给宝宝选择书籍是一定要少而精,另外宝宝学东西不是在书中学到的,而是在家中有个很好的养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最好老师,建议您带宝宝多参加些早教班,及亲子活动等,让宝宝多和小朋友接触。
冯氏早教不错,您可以参考一下,冯氏早教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通过行为早教、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三个方面的早期教育,让7岁前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力、判断能力、记忆力、空间感知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艺术修养、性格塑造等多方面获得巨大进步。从而改变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专横,自理能力差、依赖父母,娇生惯养、高分低能等缺点。您可以通过学习对您的宝宝实施冯氏早教,应该会对宝宝有帮助的.
如何选购儿童启蒙书籍《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我是看了视频才爱上这本书的,视频中那个“小美味”长得很萌,圆乎乎的可爱极了,尤其不时地露出可爱的表情,让我不自觉地捧腹大笑。
可以说这是一部温情感人的书,用现在的网络用语可以说是治愈系的书,里面的生动形象在小时候都非常可爱,虽然长大了没有原来的萌,不过内容将这些东西全部弥补了。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父母与孩子之前的感情,相互不离不弃、亲情无限,向大家传达最真挚的感情,小朋友在看这本书的额时候,一是了解其中的故事,二是让小朋友懂得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知道这种牵绊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永远也无法磨灭的情感。
3~6岁的孩子看什么书?
学龄前儿童(3—6岁)适合看情节书、传奇故事、诗集、以及有关动物及日常经历的童话集。其中有孩子可以背诵的优美段落的书籍,尤其有用。
0~3岁的孩子如何建立安全感
1.不要对孩子大声吼叫。2.对孩子时刻保持微笑。3.在孩子遇到麻烦时要正确帮助孩子,不是一切都为孩子做好。4.就算他遇到麻烦也尽量要她自己完成,你在旁边对孩子微笑,告诉他有妈妈(爸爸)在。
有没有适合2—3岁孩子看的好书?
2到3岁的孩子思维发展处于动作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不适合看文字类书籍,孩子此时更感兴趣的是色彩鲜艳的图画,对于情节,他自己都会想象出来,可以跟据他此时的兴趣点加以引导,这将可能成为他长大的专长,另外,此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表现为动作水平上,他的动作水平越高说明他智力水平越高,因为他脑的发展直接控制他的动作,所以要多让他活动玩耍,发展他各感官,触觉 深度觉 平衡等。读书是辅助的,他喜欢最好,不喜欢不要强迫。因为他会有很多年读书,推荐一些儿童手工操作的小玩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