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为保护师生及家长的健康,今天小编来为家长及老师朋友们介绍秋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点。
秋季常见传染病包括腹泻病、手足口病、季节性流感和水痘等。
腹泻
秋季是腹泻高发季节,其中80%以上是由诺如、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学校中常见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的聚集性疫情,症状以腹泻、呕吐为主。
预防
1、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3、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4、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
5、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切忌胡乱用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儿童,一般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在手、足和口腔周围会出现水疱,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并发症。秋季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集体单位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
1、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
2、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3、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流感
流感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除发热、咳嗽、咽喉痛、畏寒等外,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等。
多数人可以自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预防
1、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
3、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4、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水痘
水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水泡疹,成簇分布,伴瘙痒。冬春季多见。
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为飞沫、接触和空气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较持久,但抗体不能清除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
预防
1、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患者至全部疱疹结痂。
2、积极治疗患者,水痘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3、保持皮肤清洁,防治搔抓伤。
4、注意手卫生;加强开窗通风;
5、免疫力低下者,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6、患者的污染物、生活用品应消毒、可采用煮沸、日晒、熏蒸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