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家长必看!最影响孩子成长的4种教育方式,你是哪一种?

大家好,我是小麦穗儿。

一直很疼爱孩子的张女士,最近陷入了这样的困扰:

俊俊因屡次缺交作业,扰乱晚自习纪律、辱骂宿舍管理人员等情况,他的妈妈被班主任请到学校沟通。当俊俊的妈妈得知他在学校发生的这些事情,表示十分的震惊:孩子在家里是非常乖的,懂事、谦虚、有礼貌,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些事情呢?”

细算下来,俊俊跟爸爸妈妈只有周末待在一起,大部分的时间里,俊俊都是住读在学校里,每次俊俊回到家的时候,作为父母,当然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更愿意听到孩子开心、向上的分享,而孩子也更倾向把好的一面表现在父母面前。

因此就产生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偏差,甚至产生了脱节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亲密度,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孩子与父母交流频率一般”和交流较少”分别占 56.46%和 9.54%,选择交流比较频繁”占 32.77%。

数据来源:知 网

可见,大部分家庭里,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不够。

同时,孩子对于与父母相处过程中选择相处愉快,互相关心”和相处和平,关心不够”分别有 51.54%和 40.15%。


数据来源:知 网

可见,大部分家庭都能融洽相处,但家庭成员之间的缺少互相关心和关爱。

说到亲子沟通,大部分父母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一方面由于工作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于不想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流于表面,存在点到即止”的现象。

高二新生小美在学校住读已经有一个月没回家了,她的妈妈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周六来到学校看望小美。她的妈妈来了之后联系不到小美,也不知道小美的好友是谁,就这样在宿舍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后来才得知小美跟好友一同去图书馆学习。

作为家长,是否有必要知道孩子的好友情况以及同学班级情况呢?

从小美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家长能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喜好、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可以更好地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密。

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最多的内容,排位最高的是学习成绩”最多,占 40.92%,而为人处世”或生活健康”分别占 21.23%和 29.53%,感情生活”仅占 2.77%。

数据来源:知 网

当今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但从本研究问卷数据显示,大部分父母与孩子交流的话题还是以学习问题为主,其次是生活健康和为人处世的话题,缺少情感生活话题的交流。

现在的父母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明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理,但迫于升学就业压力,他们都侧重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选择好学校、参加补习班上来,试图通过这些渠道帮助孩子提高考试分数并证明学习能力。

因此,衍生出以下四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出于15岁至18岁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方式又会对他们的人生观的形成,起到直接的作用:

1、专制型家长: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体现形式:

高强度的限制性,家长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常常借助惩罚等强制性的手段追求孩子的顺从,而不会对规则的必要性进行解释,也不会听取及采纳孩子的意见、观点。

弊端:

孩子一般情绪波动较大,长期表现为负面情绪,易怒且迷茫,对事物失去兴趣。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做事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2、民主型家长: 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我们需要达成一致和共识”

体现形式: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 在充分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在平等的相处中,采取因人制宜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

弊端:无。

在这种民主教育氛围中,孩子能够得到充足的爱与尊重,因而也能学

会给予他人爱与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

孩子遭遇困境时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怀,所以接受民主型教育的孩子能够情绪丰富且稳定,以积极情绪为主,拥有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溺爱型家长:小孩子之间的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体现形式:

放纵与溺爱,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例如,孩子在学校住宿时因一

点生活习惯的差异与同学产生矛盾,孩子很不开心,家长听到孩子受委屈就打电话给老师要求调宿舍。

再例如,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回校,但有位学生非常依 赖手机,表示若不让带手机则不上学,父母顺从孩子,甚至请求班主任网开一面,能私底下允许孩子带手机。

弊端:

子女在家长溺爱中成长,有任何问题都是家长代为解决,甚至许多人都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困境和逆境。然而,良好的人生态度往往来源于困境的考验和磨练。父母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免于经历困境,也使得孩子缺少必要的人生阅历。这样的孩子一旦经历较大的困境,就会意志消沉,失去人生信心。

4、放任型家长:自己没受伤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体现形式:

这一类型的家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所有情绪都可以接受和包容,但是止于任何和接受孩子情绪这一步而已,对于孩子的行为,放任型家长并不能给孩子较好的建议,不会为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例如,孩子在班上跟同学打架,气呼呼回到家,放任型家长会说:嗯,这是听起来是挺让人气愤的,生气了打别人很正常。自己没受伤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类型的家长甚至会鼓励孩子的不恰当行为,看到孩子因为心里难过而哭泣时不会过问,他们觉得伤心时哭是正常的。

弊端: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所有的情绪都被父母接受和包容,因此陷入自我崇拜的境地,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无法体谅他人,因此会在朋友圈子里相当不和谐,甚至遭到排挤。

可见,民主型家长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直接的助推作用。

你属于什么类型的家长呢?

可以在留言区与小麦穗儿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