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跳都很快吗
1岁小儿的心脏大小与新生儿期相比增长了1倍,血管相对变粗,供血情况良好。年龄越小,心跳和脉搏就越快,这是因为婴儿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这都得依靠心脏和血管来输送。另外,心跳的快慢受两种神经的支配,一种是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另一种是迷走神经,能使心跳变慢。婴儿时期迷走神经所起的作用小,主要由交感神经来支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1岁以内小儿的心跳、脉搏就较快,一般为每分钟110~130次,且各个小儿之间差异也很大,活动、哭闹、体温升高时均可使心跳、脉搏加快,而睡眠或安静时则心跳、脉搏减慢。一般睡眠时每分钟心跳、脉搏可减少20次甚至更多。
3岁小孩心跳130正常吗
3岁的宝宝心率130次每分是偏快的,一般应该是不超过100的,有些可以达到110,也属于正常,感冒发热的时候心率会加快,但需要注意排除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指导意见:
建议到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排除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心肌炎,需要住院正规治疗的,祝健康幸福。
为什么小孩儿的心脏会跳得特别快?
幼儿年龄越小,心率(心脏跳动的频率)越快,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能力旺盛,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量多。而幼儿的心肌收缩能力差,心脏每次收缩时所输出到血管里的血量比较少,也就是说心脏每搏输出量少,只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心跳次数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输出的血量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跳次数逐渐减少。另一个特点是,幼儿年龄越小,心脏活动的节律性越不强。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能使心跳加快的神经兴奋占优势。兴奋性强,易受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进食、运动、哭闹、发烧等,都会引起心脏活动加快,节律性不稳定,脉搏节奏不规律。因此,应该在小孩安静时测量脉搏。凡脉搏显著增快,且在睡眠时仍不减缓,即应考虑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需及时就医,要到10岁左右,神经纤维完成,心律也就比较稳定了。
宝宝三岁,小孩的心跳是不是比大人要快好多
一般来说,小孩的心跳要快于成人的.新生儿的正常心跳是120-140次/分;1月-1岁是110-130次/分;2-3岁是100-120次/分
小孩心跳比大人快很多,正常吗?为什么?
正常一般来说,儿童的心跳 正常范围: 1岁以内 80~140次/分; 1~6岁 80~120次/分; 6岁以上 60~100次/分。 但以上频率应该是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孩子活动或参加体育锻炼,心跳可以明显加快。小孩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很多氧气和养料。需要的多,排出的废物也多。这样,就需要心脏快些跳动,好让血液流得快些,把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带进身体里,把没有用得废物快些运到身体外面去。
三岁小孩睡啦觉心跳120正常吗
小孩心跳本身就比成人快,但也是100次以内
还是去医院看下吧
谁知道小孩子的心脏为什么跳的很快?还有怎么给宝宝喂药?
新生儿心跳本来就快。
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心跳140次,2岁内的孩子是110次,5岁的孩子是95次,而成人是72次。为什么年龄越小心跳就越快呢?因为孩子正在生长发育,他们长大、长壮需要很多营养和氧气,这些就需要血液循环来供给,而年龄越小,心脏就越小,心脏肌肉收缩力差,每次心脏收缩输出的血很少,因此只有增加心跳次数,来满足需要。
怎么给宝宝喂药。
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末,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孩子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着小孩头部,右手持食匙,每次取药半匙,慢慢喂下。如果小孩哭闹挣扎得厉害,可以先喂一点甜米粥,等他愿意继续吃粥后,在小匙米粥中掺入药粉喂下。对于特别苦的药,可以在小匙里放点糖,将药粉倒在糖上,再放点糖盖上药,准备好糖水,灌入小孩口中随即服下。
宝宝心跳太快
你好,这是家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医生无意中说的一句“心跳有点快”,往往会令家长非常紧张,甚至带孩子来医院检查。事实上,影响孩子心跳的因素很多,心率又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判断儿童的心率是否正常确实非常复杂,有时连专科医生都无法迅速得出结论。
首先,孩子的心跳次数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小心跳越快,新生儿的静态心率在120次/分左右,以后逐渐减少,直至跟成人相同。其次,心率跟孩子的状态也是关系密切,比如孩子在睡眠状态下和哭闹时,心率会相差很多,运动后心率150—160次/分也是正常的;孩子躺着和站着的心率也会不一样。通常,医生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的全天心率,来综合评价。
所以,根本无法界定孩子心跳的正常范围。如果孩子心跳快得数不清,肯定应该去医院看病了。如果年长儿安静和平躺时心率大于90次/分,也是异常的。但如果低于110次/分,家长就应该在不同天、不同的状态下多观察几次。
总之,孩子的心跳次数受很多因素影响,不能通过一两次的心跳数值来判断是偏快,还是偏慢,最好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做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