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胎是异卵龙凤胎,按理说这两个受精卵都是各发育各的,没事互不干扰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妈妈肚子里就是一个宝宝欺负另一个宝宝,最严重的可以是一胎直接就把另一胎给吸收了,甚至另外一胎根本就发育不了,这样的情况在动物当中非常多。因为妈妈的子宫就一个,子宫的空间就这么大,宝宝能从妈妈身上榨取的资源是有限的,即使妈妈可以多吃也不管用,龙凤胎比单胞胎的平均体重要低那是肯定的。
受精卵一开始着床,就好像是在妈妈现在子宫里抠个洞,然后就开始长胎盘,发育胚胎,,这个过程中就不断的去获取营养。两个胎盘都要营养,妈妈到底该给谁?
在3月18号《PNA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就是针对这种异卵龙凤胎当中的龙凤胎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一个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就是男孩过得比女孩过得好,女孩挣钱少生活不易!
两周左右的胚胎,人、鸡、鱼、猫、狗的看起来都差不多,越往后变化就越来越多了,好多是三个月四个月猫狗都生出来了,人才处于一个早期发育,既然都一样那么男孩和女孩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这实际上是睾酮决定的。我们说睾酮是一种最重要的雄性激素。在受精卵的时候你去观察都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一个男胚胎,一直用雌激素压制他,那么他就生出来就是女孩,竟管他的染色体是xy,他慢慢会表现出一个女性的特征,他可能甚至会变成我们说的双性人。Xy的染色体决定了他的性别,决定了基因,决定它要分泌睾酮,人妖不就是后天靠雌激素做出来的吗,但渗透不了他的器官,这种情况下它的器官还是会发育,有一点我们要明白,性别这个东西本身是不存在的,是人类给它定义成了男性和女性。我们也学过有的鱼类动物,甚至温度高低一变,它性别就变了。
那这一男一女在妈妈肚子当中,关于这个雌激素和雄激素的这种抗争,那谁优谁劣呢,这个很有意思的。
1980年以来很多国家的龙凤胎的出生率都翻番了,大家怎么突然都变成多卵了,反过来讲一定是物质条件足够了,物种才可能产生更多。我们从观察鸟的时候,就能知道食物特别多的时候,鸟生的蛋就垑,食物特别少的时候,鸟儿生的蛋也少,甚至都不排卵都是有可能的,因为他知道出来也没得吃。
有机构对龙凤胎就去做了这样的一些大数据的追踪和分析研究,这个研究还真的是不简单啊,它是针对数10万的新生儿的一个大数据的研究的,那么这数10万的数据,那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就是30岁出头的龙凤胎中的女的接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也较低,结婚率也较低,生育率也较低。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我不聪明,我就不容易到好的学校,我就不容易有好的工作,我就不容易找到好的对象,我也就很难有好的一个孩子生出。这龙凤胎中的男孩比女孩强,似乎给人感觉,在肚子里妈妈就开始重男轻女了,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哈,其实这个阶段是生物性决定的。
我们知道人类虽然在子宫里呆40周,但是在人生8~9周的时候,男孩就开始分泌大量的睾酮了,因为他要启动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女孩只分泌少量的性激素,因为妈妈是女的呀,男孩必须通过分泌大量的雄性激素去促进他自身的发育。这就是为啥人们都会说很多怀男宝的妈妈会变丑的原因了。
对于龙凤胎而言呢,因为他分泌的睾酮会到妈妈那里,他也有可能直接少量会渗入到女宝宝独立的羊膜囊当中。这个科学家们早就已经验证过了,同时还提出一个叫做龙凤胎睾酮转移假说,这些女性本来不应该有睾酮的,结果有些睾酮转进去了,在她们最需要雌激素的时候,这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压制性的影响,相当于是这个哥哥或者弟弟他的这个雄性激素,对这个姐姐或者妹妹有一个压制的作用,所以让这个姐姐妹妹没有很好的生长和发育。
《PNAS》期刊这篇文章还很严谨的分析了一些特殊的案例,比如说龙凤胎中的这个哥哥或者是弟弟在分娩期间如果死了,或者出生不久死了,就是说龙凤胎中的女孩在出生后时或者出生后没有受到雄性激素的影响,这样的女性有583名,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30岁出头的龙凤胎中的女的接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呢也较低,结婚率,也较低,生育率也较低。这说明胎儿时期睾酮的影响是长期的,而且与后期的成长无关。
这也说明那些重男轻女的说法并不成立,本体的因素影响更大一些。相反现在有很多的妈妈更想有个贴心小棉袄,爸爸更想有个小情人!
在这个结果之前就发现了龙凤胎当中的女性可能倾向于男性化一些,比如说更壮,大脑更像男性,包括她的海马区、杏仁核,她们可能会做事比较冲动,少了一些多愁善感的的女性特征。
这个研究它只是做了一个统计或者是关联分析,并没有解释出来为什么睾酮会造成这个结果,而且目前仅仅限于在挪威,所以可能并不适合于其他社会或者是文化的一个环境,也并不是说每一个龙凤胎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受到影响,也没有给出这个是必然的结果的结论,它只是一个数据的分析,所以大家需要正确的来看待这篇学术文章的一个研究的结果,可不要去对号入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