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最要懂得的事情——再生气,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最要懂得的事情——再生气,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不定时分享,希望各位家长及时阅读、收藏、转发,评论交流心得.

大人吵架

最受伤的往往是孩子

长期生活在争吵环境中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自卑,不愿或不善与人交往,长大后甚至不会处理自己的情感。

贵州一对夫妻,因为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

女儿劝不住父母,气得要跳楼。

母亲拦住了女儿,让她回房休息,夫妻两个人继续”开战。

直到警察赶来,才发现孩子已经昏迷不醒了。

民警连忙催促其母赶紧给孩子披上衣服尽快送医。

所幸救治及时,女孩并无大碍。

如果孩子因此有个好歹,相信这对夫妻会自责一辈子。

话说回来,孩子的内心得多恐慌,多无助,才会被逼得要跳楼、甚至被气晕?

父母吵架,为什么受伤的永远是孩子?

父母吵架时,孩子是什么感受?

泰国的一个小短片,精准地描绘出了父母吵架时孩子的心情。

在孩子眼中,不停地争执、扭打的父母,就像是两只凶猛的怪物,他们在互相咆哮、撕咬。

孩子吓得慌忙逃跑,”怪物却穷追不舍。

女孩满手是血,发出绝望的尖叫……

目睹父母争吵,是孩子内心最恐怖的画面。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有一对天天吵架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获赞最多的回答是:

影响是深刻而悠远的,就像刻在骨子里的一样。

不相信婚姻。他们毁掉了我对婚姻的向往。

极度的不自信。有人夸我,我会羞得无地自容。

敏感、恶毒。越是亲近的人我越是怀疑他们内心藏奸。

还有网友说,父母一吵架,自己就变得特别懂事。但其实,看似懂事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的隐忍、恐惧以及讨好,是对自我情绪的压抑。

表面上看是一种懂事,其实却是一种内伤。

最可怕的是,在父母吵架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暴力、自私、冷漠等不良性格。

明明是大人之间的矛盾,却要孩子耗尽大半辈子去自我救赎。

三要两不要。

两口子过日子,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当我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没必要一味地粉饰太平,给孩子营造表面的”假美好。

当着孩子的面,偶尔拌拌嘴或吵吵架,也无关紧要。

但如果不想让孩子因此受伤,就一定要牢记以下

三要:

• 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他的错

6岁以前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

如果忍不住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发了火,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

这不是你的错,只是大人之间的矛盾,爸爸妈妈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你。

• 要让孩子知道,爱依然没有减少

主持人杨澜曾跟老公发生过一次激烈冲突,把孩子吓坏了。

事后,两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们来到孩子房间,单腿跪在地上,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解释:

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

请你原谅我们。

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

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孩子接受了父母的道歉,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父母吵架,孩子最怕的是他们不再爱彼此,更怕他们不再爱自己。

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

两个人有不同观点很正常,吵架,也是沟通问题的一种方式;

但爱,不会在争吵中消失。


• 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

同事说每次他和老公拌嘴的时候,5岁的儿子都会自顾自地玩,有时候还让他们小声一点,别吵到自己。

孩子为什么这么淡定?

因为他知道,父母吵架,最后总会和好的。

同事说,他们每次吵完,都会当着孩子的面和好,有时候是彼此来个拥抱,有时候是老公亲下她的脸颊。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并没有减少,因此也就不会太在意了。


两不要:

• 不要人身攻击

我们可以说对方哪个行为让自己不满,但不能攻击他是自私、傻缺、白眼狼;

我们可以说自己太累需要帮助,但不能骂对方软弱、无能、又没用。

正确的吵架方式,是简单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我现在心情很……因为你做了……我希望你能……这样……

• 不要拉孩子站队

我从小一直对妈妈有一种抵触情绪,每次她和爸爸吵架,我都会站在爸爸这一边。

因为我觉得她脾气大,对奶奶还不好。

我之所以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爸爸经常向我灌输这种思想。

夫妻之间闹矛盾,千万不要拉孩子站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一味地说对方的坏话。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也许吵完就没事了,但被迫进入战营的孩子,却会受到一生的影响。


重点是要和好

父母吵架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和好的过程,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

首先,向孩子解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有冲突的,父母只是在某些事件上有分歧。

其次,坦言这次争吵是父母的事,与你无关,并不是因你而起。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永远爱你。

如果孩子在父母争执后已经有强烈的情绪问题,甚至异常行为,有攻击性,可以通过安全的攻击性游戏帮助孩子宣泄情绪,比如打枕头、打沙袋等高强度游戏。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重演现场,比如孩子当爸爸,玩具做妈妈,让孩子可以理解真实的冲突和情绪。

通过讲绘本、玩画画、玩音乐、模拟角色演动画等表达方式也都可以帮助孩子梳理和宣泄自己的情绪感受。

总之,我们是因为爱才组建了家庭,因为爱才生下了共同的结晶。

偶尔的拌嘴并非不可,至少这能让孩子从小明白:婚姻或许不够完美,但这并不妨碍它能带给我们温暖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