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令人惋惜!35岁妈妈哺乳期确诊乳腺癌晚期

不久前,轻松筹平台上一则来自广州市中山二院病人的求助引发部分市民的关注。求助事主黄女士35岁,刚生育7个月大的女儿,因胸骨、腰椎疼痛前往医院问诊,最终哺乳期中确诊乳腺癌晚期。在大多数市民心中,以为怀孕和哺乳期一般会身体素质最好,即使有癌症病因都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发生。对此济南乳腺病医院王彪院长表示,这是一个认知误区。

想了解更多乳腺疾病方面问题?请+V 15953157007,为您详情解答疑惑

王彪表示,按照他收集的临床数据,近年来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病例有增加迹象,尤其在放开二胎后高龄产妇的增加,更进一步推高了相关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他呼吁,怀孕及哺乳期女性需要定期做乳腺癌筛查,提高健康预防的意识。

怀孕和哺乳期间乳腺癌发病风险更高

据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女性患者中,乳腺癌高居榜首。王彪介绍,传统认识在怀孕与乳腺癌的关系上存在误区,一般大家都认为怀孕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但事实上,怀孕和哺乳期间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上升,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导致短期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未怀孕的同龄人,等到停止哺乳数年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才逐渐降低,低于未哺乳的同龄人。

国际上公认的妊娠相关乳腺癌定义,是指从怀孕开始到生育后一年以内发生的乳腺癌。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每三千到一万个孕妇会发生一例,每年全球新发大约2.5万例妊娠相关乳腺癌,占45岁以下乳腺癌病例的2.6%-6.9%。

辅助生殖激素易致乳腺癌

欧美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是55-60岁,中国是45-50岁,足足早了十年,这意味着中国女性如果年龄较大才生育,其乳腺癌发病风险受妊娠影响要超过欧美。

如今,女性生育年龄偏晚,很多女性30岁以上才生育,二胎妇女在40岁左右,处于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的年龄,再加上一些女性因为不能自然生育,需要使用到一些辅助生殖的大剂量性激素,可导致其妊娠相关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

尽管乳腺癌发病率高居榜首,但如能做到早诊早治,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一定要及早检查及早治疗。

想了解更多乳腺疾病方面问题?请+V 15953157007,为您详情解答疑惑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