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哭闹哄或不哄没效果,如何正确用李玫瑾教授的“四个不要”

孩子在6岁之前,可能让父母最为头疼的情况之一,就是孩子无理的哭闹了。每当家长遇到孩子发生这种情况时,或委屈求全、百依百顺;或横眉冷对、暴跳如雷,孩子只要一哭,全家上下如临大敌,经常是孩子还没搞定,大人之间先发生冲突了。

面对无理”的事,成年人会怎么做?一定是拒绝、反抗,但一放在孩子身上,家长们都没有了主心骨,孩子哭闹怎么就那么难解决,不少父母嘴里喊着再发生这种事,我决不手软”,但实际发生时,早就把自己说的话掉丢脑后了,或者被老人一瞪眼,乖乖举手投降。

孩子无理哭闹很难解决吗?的确是不简单,但也不是有想象的那么难,关键在于父母能否了解孩子并且还能坚持使用有效地方法。更多的时候,父母不是不想解决,而无力或半途而废。心理专家李玫瑾曾经谈过在面对孩子无理哭闹时应该做到一要、四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只要陪着就成。”看上去,这几点都非常的简单,但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呢?

01、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哭闹

孩子第一次发生无理哭闹大概是在两岁左右,这个年龄可能是所有家长都觉得孩子太讨厌、太烦人、太可怕”的阶段,但这个阶段孩子哭闹是正常的,这就是育儿书籍中讲的孩子第一个反抗期,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我独立意识与思维,任何事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是孩子发育正常的表现,所以,作为家长要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

当孩子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如果依然还发生无理哭闹的情况,那就不是反抗期”了,这明显就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所导致的结果。在一些育儿书籍中分析这种情况是由于孩子的需求没有达到、可能孩子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这些原因不是不存在,但无理哭闹的性质完全是错误的。

无理哭闹的孩子肯定是需求没被达到,之所以要无理哭闹就是为了引起关注,孩子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与正常情况需求和关注是有差别的,家长不要把无理取闹和正常需求混为一谈,否则,再怎么样使用方法都会无济于事的。

02、现实生活中家长错误的解决方法

当父母遇到孩子发生无理哭闹时,错误的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顺着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另外一种就是逆着孩子,大声呵斥对抗到底。顺或逆,不是绝对的,两种方法都做到极端,那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顺的结果,就是把孩子惯的不成样子;逆的结果,就是孩子逆反心理严重,出现性格障碍。

家长们心理肯定不是不想解决,但有可能是无力解决,或者是半途而废。无力解决是因为身边可能有心疼孩子的老人或者配偶,所以,就算你想去下狠心解决时,总会有一个人或几个人站在你的对立面上阻止你。半途而废还是因为心软,表面恶狠狠”,其实内心就是一只小绵羊,能无理大哭大闹的孩子是根本不怕吓唬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的解决方法就是没有方法,这就为什么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在相关文章的下方评论里出现这样的话,不是不想管啊,是孩子他姥姥心疼啊。”,老人看到孩子躺在地上哭着打滚,心早软了。”,不答应还能怎么办啊,大庭广众的,多丢人啊。”这些理由看似正当、无解,但实际上只是推脱责任的说词。

03、心理专家四个不要”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面对孩子无理哭闹,很多家长希望通过专业人士的方法解决,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提供的方法,很多父母都听过也看过,但从反馈上来看,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到底专家的方法管不管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有些家长认为不管用,关键是在使用时出现了偏差。

四个不要和一个要”中四个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离开,其实就是不说话就成,一个要就是要陪着,我觉得关键是怎么陪的问题,可能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没有做对。

前两天,我儿子开心就出现过一次无理的哭闹,原因很简单,就是该吃饭的不吃饭,非要玩玩具,不给玩,就开始大哭。我的做法就是按上面的四个不要和一个要”做的。首先,把孩子抱到一间屋里并关上门,然后,我陪着孩子在里面,这时,儿子开始大哭,声嘶力竭地哭,我就坐在旁边的床上看着他,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看着他。

哭了有十分钟之后,儿子哭的声音逐渐减弱,从大哭转为抽泣,并时不时地看我一眼,我依然没有说话。各位家长,千万要注意,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要说话,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正绷得最紧,如果家长一松,那么,孩子立马开始用撒娇、哭闹方式,这样前面的等待就白废了。

儿子一边抽泣一边在屋时转,时不时地看我一眼,这时候,我只是抽出一张纸,给孩子擦了一下鼻子下面的鼻涕,孩子还在哼哼,嘴里嘟囔着要玩玩具”,这是孩子在试探,所以,这个时候我依然保持不说话。又过了10分钟,开心开始自己在屋里转悠找事做,找了两本书开始翻看,这个时候,我觉得差不多了,开始跟开心说话。

我蹲到开心面前,只跟开心说了一句话:开心,现在吃不吃饭?还是继续在这哭?”,开心回答我:现在要吃饭。”,然后,我抱起开心,打开屋门,出去吃饭了,到此就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三点,第一点,不要说话,什么话都不要说,尤其不要试图去说教孩子。第二点,事结束之后,不用给孩子复盘、讲道理,只要让孩子知道哭解决不了问题就成了。第三点,方法肯定是有用的,但不是一次、两次孩子就懂得,所以,家长要坚持、要有耐心。

Happy爸爸,70后大叔,42岁当爸爸,每天分享育儿经验,希望大家关注我,感谢每一位为我的文章点赞、转发的朋友,也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新手爸爸妈妈和准备做爸爸妈妈的朋友们。(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