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预包装与简易包装区别 预包装食品、包装食品、副食品的区别

定型包装和预包装的区别?

定型包装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有包装的产品,包装上标注有净含量的产品。所谓独立包装是相对于散装产品而言的。独立包装和定型包装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样的。预包装就是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称为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与简易包装区别

简易包装的白条肉算预包装食品吗

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打包或装食品的定量(汇)的容器直接面对消费者。
一种食物不预先包装食品,就必须从裸露的(裸体)食品区分开来。重点在这里是“预先包装”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非定量包装,如以防止在运输或储存运输包装简易包装称重售卖水果,蔬菜,水产品,禽畜(肉),家禽(肉),蛋类,小块糖果,巧克力,即食快速污染食午餐等,不属于预包装食品;不直接面对消费者,食品企业和食品工业销售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即使有包装,不属于GB7718定义的预包装食品。
我们基本上是预包装食品在超市看到包装食品,盐是不错的定量包装,直接面对消费者,在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一致,所以盐是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与简易包装区别

预包装食品、包装食品、副食品的区别

分类标准不同吧
预包装食品知跟包装食品意思基本一致,只不过现在官方都叫预包装食品,就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食品材料或容器中的食品
副食品的概念是相对主食来说的,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都是严格分开管理的,现在的界限没那么明显了,用副食品做主食的大有人在,为道了减肥或者保健啥的,呵呵

预包装与简易包装区别

请问包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的区别是什么呢?谢谢啦

预包装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程度较高,食品包装到最小单元,不宜拆分销售。也就是已经包装好,可以直接销售的。但他的商标有一定要求,遵循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工业化、标准化程度要低于预包装食品,销售者整包购入后,可以拆开零卖,可以根据消费者需要的具体数量分拣、分割和另外包装。也就是可以分装的食品,但国家规定只有指定部分食品可以分装。

预包装食品都包括什么

预包装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2.1 预包装食品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2.4 生产日期(制造日期)

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2.5 保质期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
第一百二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参考资料来源:西充县人民政府-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定型包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有何不同

定型包装食品是原卫生部门的概念
预包装食品是原质监部门的概念
裸装食品是原工商部门的概念
各部门各显其能,把百姓搞晕了。

预包装食品包括炸鸡吗?

预包装食品 根据国标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容器是指将食品完全或部分包装,以作为交货单元的任何包装形式,包括包装纸。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称之为食品的标签。

而你没卖之前包装你的炸鸡吗?定量吗?否则的话就不是预包装食品,一般来讲它是散包装食品。不包装的话,不用提前包装卖,你总要有个东西来盛放它,拿它,或包着它,那么包着它的东西或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比如不能含有毒有害物质,要洁净。有个《关于印发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通知》。散装食品是指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
这里有个问题,你是个人销售呢,还是以加工厂或公司名义销售呢?
附件
《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
第一条 为加强散装食品经营过程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经营散装食品的食品超市、商场等销售单位(以下称“经营者”),但不包括餐饮业和集贸市场。
本规范所称散装食品是指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
第三条 运输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并在符合食品保存条件的状态下运输。
出厂的散装食品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密封包装,并在标签上标明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格。同时应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第四条 经营者采购散装食品时,必须向制售者索取并核对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留存复印件备查。
经营者应查验散装食品的标签内容是否清晰、完整,制售者必须如实提供。经营者应配备相应设备或工具,对购进的食品进行检验或送检。
任何经营者不得经销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和标签内容不完整的散装食品。
第五条 经营者进货后,应按照所采购食品的保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储存,防止二次污染。
第六条 经营者应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设定散装食品销售区域。生、熟食品销售地点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在同一区域内销售,防止交叉污染。
散装食品的销售区域应具有明显的区分或隔离标志并保持清洁,严禁放置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销售任何非食品物品,并且根据所销售食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温度调节、洗涤、消毒和存放设备、设施。
第七条 经营者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必须做到:
1、食品应由专人负责销售,并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及包装服务。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操作时须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2、销售的食品必须有防尘材料遮盖,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
3、经营者应在盛放食品的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识出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
4、经营者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洗涤、消毒、储存和温度调节等设施或设备。
5、经营者必须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并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取符合本条第3项要求的完整标签。
第八条 供消费者直接品尝的散装食品应与销售食品明显区分,并标明可品尝的字样。
第九条 经营者销售需清洗后加工的散装食品时,应在销售货架的明显位置设置标签,并标注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经营者应保证消费者能够方便地获取上述标签。
第十条 由经营者重新分装的食品,其标签应按原生产者的产品标识真实标注,必须标明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
第十一条 散装食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必须与生产者出厂时标注的生产日期相一致。
由生产者和经营者预包装或分装的食品,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已上市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得拆封后重新包装或散装销售。
第十二条 经营者应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区分销售,并标明生产日期。如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混装销售,则必须在标签上标注最早的生产日期和最短的保质期限。
第十三条 经营者应配备专门的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散装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检查散装食品的卫生情况、标签内容是否完整;
2、逐项落实散装食品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并负责督促检查;
3、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4、对进货后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应立即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流向其他单位和个人。
第十四条 超过保质期限的散装食品,不得重新加工销售,应由经营者或制售者负责销毁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范第四条规定,经营者未向制售者索取查验并留存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明的,应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范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经营者经营散装食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范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以及使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应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 集贸市场的散装食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参照本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 本规范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预包装食品定义

预包装食品(prepackaged foods),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质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1] 。简单 说, 就是指在包装完成后即具有确定的量值,这一确定的量值应是“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