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安全食品培训方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计划表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总体情况。大概对今年的主要工作简要介绍一下,比如制定了方案,成立了组织,落实了责任,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还有今年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第二是工作方法或主要举措。主要说一下以上的工作你们是如何做的。主要是要突出你们工作的特色,分条列项。如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多措并举,狠抓细节。以人为本,重视宣传。提升能力,组织演练。等等。第三是写存在问题。主要是还有哪些缺陷和建议意见。不要把问题写得太过。写一些大家都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永远都是问题的问题。如意识不强,宣传不够,能力还需要提升,经费和设施不完善等。最后是下步工作打算。当然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几条内容了。应该不是很难。网上也有类似的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

幼儿园安全食品培训方案

如何加强幼儿园饮食安全管理

一、建立符合幼儿园实际的饮食卫生管理制度   完备的管理制度,必须明晰人、事、物的管理责任,确定每一工作环节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做到做有方法,行有可依,查有凭据,环环相扣。制定科学管理制度,必须依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网络或其他幼儿园的管理制度。首先要严格依据《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二是必须认真研究幼儿成长发育特征,在膳食结构和营养搭配上科学、合理,必要时要聘请营养学专家进行指导,确保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保障。三是要结合本地的饮食习惯和民族饮食特征,充分考虑到饮食卫生的多样性。例如许多幼儿园幼儿有汉族、有回族、有藏族等等,幼儿园就必须按照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进行分开制作、分类管理,防止产生民族饮食结构的冲突。五是制度要分级、多层次制定。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可以分为涉及人员的岗位制度,涉及食品采购、制作的工作制度,涉及钱财物及工作落实的监管制度,涉及安全的安全制度等。涉及人员的制度还可以分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从业人员岗位职责》等。工作制度包括《食品采购索证管理制度》、《库房储存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食堂机械操作流程》。安全制度包括《采购岗位安全卫生责任制》、《烧煮烹调岗位卫生责任制》、《验收岗位安全卫生责任制》《餐具消毒岗位安全卫生责任制》、《管理岗位安全卫生责任制》等。监管制度包括:《幼儿伙食费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综合检查制度》、《幼儿伙食日常监管公示公开制度》《饮食卫生家长委员会监督制度》等。   二、重视细节,夯实饮食卫生的日常管理   饮食卫生管理不仅注重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把日常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从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入手,将卫生安全内化为行为习惯。例如,要经常教育、检查员工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着装整齐、干净,工作时间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戴工作帽时要求把头发完全置于帽内;要经常修指甲、理发、洗澡,操作时必须将手洗净,发现员工患有慢性疾病或传染病,立即停工离岗。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执行定点采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家长、员工和相关执法人员考察市场,并严格坚持产品采购索证制度供应商的小食品加工许可生产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健康证等按规定装档备查,随肉类送的动物检疫合格证和奶粉的质检报告单都贴在入库记录本相应的位置,以方便查阅。在入库环节,蔬菜由复称员初验、炊事班长复验,确保感官无异常方能登记入库;订购的午点验收采用日期过办法;奶粉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同时检查奶粉外包装的生产批次与送到的质检报告单一致时方能登记入库。幼儿园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监管员要不定时抽查,坚决杜绝问题食品进入食堂,消除安全隐患。在贮存环节上,订购的午点、奶粉、食盐等按规定离地离墙保存,午点库存量不能超过半个月的用量,奶粉不能超过一个月的用量,米、面数量确保在一星期之内用完,蔬菜则是当天用当天送,确保新鲜。库房保管员做好原料的通风、灭虫工作,避免原料受潮发霉变质,并认真做好出库登记工作。在加工生产方面,抓环节、抓流程,不加工已变质或有异味的蔬菜、肉、鱼、蛋、禽等半成品,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不使用有异味、污染不洁的米、面、油、馅等原料。原料的清洗要彻底,蔬菜要做到先洗后切,清洗时做到一冲二洗三泡(盐水浸泡)四清,肉类要先洗后冻。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食品留样与餐前试尝:专人负责食品留样,留样数量足,时间够,写明食品名称、餐点时间,食品监管人员餐前试尝,尝饭菜的味道是否可口、咸淡是否合适、凉热是否适宜。坚决不给幼儿吃隔顿饭菜,如有剩饭剩菜当天热给保育员或者老师吃。餐用具消毒严格按规定执行,碗筷各班的和炊事班的都是餐餐用后使用消毒柜消毒,钢筋锅、毛巾、铲用84消毒液每天消毒,刀、菜板每天用酒精擦拭消毒。   三、构建幼儿园、社会、家长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监督体系   幼儿的饮食问题是家长关心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只有充分挖掘家长、社会资源,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长和社区资源为补充,形成三位一体新合力的监督管理体系,让家长、社会充分参与幼儿园饮食卫生监督管理,做到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的透明与相对公开,才能更好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一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委员协商膳食和营养食谱问题,参观、品尝幼儿食品,了解幼儿园饮食卫生操作、管理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中的漏洞,才能更好促进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利用校园网站,及时公开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制度、细节图片和每日幼儿食谱,开辟网上留言箱,收集社会、家长对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方面的信息和评价,进一步改进工作。三是每学期定期召开一至二次全体家长会,全方位介绍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情况,做到透明公开。四是定期邀请食品药品执法人员及教育局食品管理专家检查指导,对平时幼儿园不注意或者习以为常的环节进行更正,促进幼儿园饮食卫生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

幼儿园安全食品培训方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计划表

安全教育 1、开设法制安全课,做到6有:学校有课程安排(进课表),有教学工作计划,有课程管理档案,教师有教案(每学期不少于8节),学生有教材,有听课笔记。 2、举行安全应急演练,常规要求有3.29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5.12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9.16防空袭紧急疏散演练;11.9火灾逃生应急演练。各幼儿园至少要保证每期不少于1次全校性的安全演练。 3、常规的教育活动,落实“6个一”: (1)学校每学期初举行一次法制安全教育周或教育日活动,集中开展安全专题讲座和警示教育; (2)班级每季度举行一次安全主题班会活动; (3)学校每期举办一期法制安全宣传专栏或板报; (4)学校每季度开始前向学生进行一次安全预警(安全提示); (5)学校每期末向家长下发一份学生假期安全告知书; (6)学校每期开展一次针对教职工、家长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读本》 QQ592558943

幼儿园安全食品培训方案

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树立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平时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讲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分析受到伤害孩子的后果,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原因分析给孩子听,这样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关注,以致于日常中孩子会防患于未然。
2、通过电视,电脑,书本,绘本等方式,给孩子树立安全意识的教育,不断给孩子灌输危险性,时刻提醒孩子一定要懂得自我保护。
3、让孩子知道危险是无处不在的。如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过马路时注意红绿灯及车辆行使,电力设施不要随意碰等等。
4、帮助孩子掌握处自我保护的技能。如地震来了如何躲避,火灾了如何逃生,触电如何切断电源等,同时要懂得紧急呼救,止血包扎。在平时中不停地演练,提高孩子的意识,当意外发生时减少事件的伤害。
5、经常组织孩子做各种体能锻炼,增强孩子体质。和孩子一起跑步,踢球,拍球,跳绳,户外活动,增强孩子体质的同时,可以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做好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头等大事,食品加工,也是良心工程,如何做好食品的安全,建议如下:
1.食品加工一定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2.禁止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
3.禁止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禁止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5.禁止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6.禁止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7.禁止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8.禁止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9.禁止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10.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1.禁止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如果做好以上,食品安全就会得以保障。

幼儿园食堂消毒制度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许成文

食堂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打开营养室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每周进行大扫除一次,每天擦拭熟食间,生食间,保持纱窗、玻璃窗、日光灯、电扇等的整洁,无油污,无积灰。
3、熟食盛具及各类食具一餐一消毒,消毒完毕及时放入密封间及消毒后的专用柜。
4、每天早晨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熟食间(即密封间)所有台面、柜面,以及存放餐具的柜、桌面,注意抹布的湿度以不淌水为宜。空气用紫外线灯每天消毒。
5、必须保持冰箱的清洁,无异味,每周清洗冰箱一次。
6、经常用祛污粉擦洗荤菜池、蔬菜池、淘米池及下水池,保持水池清洁。经常用碱水洗刷阴沟下水道,使其畅通无污渍。
7、抹布与清洁工具要专用,挂放在贴有标签之处,营养室的抹布每天消毒一次。
8、保健老师每月对营养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及消毒知识的培训,提高营养员的专业技能。
食堂消毒记录表
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项目|一|二|三|四|五|消毒方法|执行人员|备注|
食具|桌面台面|冰箱|水池|抹布|
食堂消毒记录表
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项目|一|二|三|四|五|消毒方法|执行人员|备注|
食具|桌面台面|冰箱|水池|抹布|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十一月份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1、季节安全教育
11月份,是秋季雨水多,天气比较冷,你可以上一些,“走路不滑倒”,“多穿衣服”、“强健身体。”
2、交通安全教育
学习认识交通标识,并熟悉相关标识,教育小朋友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消防安全教育
学会打求救电话,例如遇到火灾的时候拨打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20医疗急救电话。

3、食品卫生安全
有的小孩有什么都往嘴里放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在口中的习惯,不捡地上东西吃,不乱吃药。
5、防火安全教育
告诉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否则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6、标志安全教育
教会孩子认识一些消防标志,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的方向,哪些地方哪些东西不能玩,哪些东西是危险品等等。
7、自身保护教育
教会孩子如何弯腰匍匐前进,如何保护自己。

幼儿园保健老师怎么给厨房人员进行培训

一、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
  1、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应消毒。
  3、操作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时应洗手:开始工作前;上厕所大小便后;处理生食物后;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擤鼻子后;处理动物或废物后;从事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4. 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剪指甲、 勤洗澡理发、 勤洗衣服被褥、 勤换工作服;
  “四不”:不留长指甲、 不涂指甲油、 不戴戒指、 不吸烟 。
  二、环境卫生要求
  1、每天供餐结束后应及时打扫地面、台面,不留死角。有条件的做到专人打扫。
  2、在产生蒸汽的房间,要有良好的排风装置并正常使用,防止墙壁、屋顶发霉、脱落、滴水造成食品污染。
  3、厨房内产生的废料、废弃物或餐具中残留的食品等各种垃圾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
  三、采购要求
  1、食堂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到大型农贸市场等规范场所进行采购。
  2、要进行索证:索取供货商及生产厂家食品卫生许可证、散装食品检验合格证明、肉类产品兽医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豆制品送货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等有关证明。
  3、采购食品原料时尽量索取购货凭证,做好采购记录,以备一旦发生食源性疾患调查和索赔之需。购货凭证包括发票、收据或者其它凭证。
  4、采购时进行相应的感官检验:定型包装查看标识是否完整;蔬菜、肉类等是否腐败变质等。采购时还要做到定量采购:遵循用多少,采购多少的原则,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四、食品储存要求
  食品原料储存场地应由专人管理,食品贮存场所要清洁,不得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与个人生活用品同场所存放。存放食品的场所要通风防潮,食品分类离墙离地存放,同一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食品在入库以前必须严格验收,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不得入库,验收后认真作好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品名、供货单位、数量、进货日期、感官形状和标签检查情况;食品出库时必须查验其感官形状和保质期;日常性查验应重点检查食品变质(包括霉变、腐败)等情况,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应及时进行处理。
  食品储存应当分类分架、离地隔墙(至少15厘米),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同时要注意防鼠、防潮等。
  五、粗加工及切配卫生要求
  1、切配加工必须在专用操作台上进行。切配加工后的食品原料应当保持整洁,放在清洁的容器内,并置放于货架或垫仓板上。当天切配的食品原料应当天烹调加工;
  1、加工前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肉制品、蔬菜、水产品分池清洗。
  3、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4、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5、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6、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生熟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7、荤、素食品原料的盛放容器和加工用具应严格进行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使用后应洗净,定位存放。
  8、及时清理加工后的废弃物,并做好台面和地面的清洗。
  六、烹调加工卫生要求
  1、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2、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
  3、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度。
  4、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5、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
  七、备餐及供餐卫生要求
  1、烹调好的食品应当在备餐间存放。烹调后至食用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低于250C的条件下存放。分餐应当在备餐间内进行,禁止在用餐场地、教室等场地分餐。
  2、供应后剩余的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隔夜、隔餐的食品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供应食用。
  八、留样
  当日供应的各种菜肴(包括含馅的面制品)应当分别在冰箱内留样48小时,每种菜肴留样量为100-200克,并做好留样记录。
  九、餐具、用具清洗、消毒
  1、餐具、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定位存放、保持清洁。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未经消毒的餐具、用具不得使用。
  2、清洗餐具、用具必须在专用水池内进行。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温度100℃,作用10分钟,煮沸消毒时餐具、用具必须全部浸没在沸水中。
  3、存放餐用具应使用密封的保洁柜,保洁柜用前应消毒。
  4、已消毒的餐用具和未消毒的餐用具要分开存放。
  十、餐具、工用具保洁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后必须储存在专用的密闭保洁柜中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并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内不得置放其他杂物或私人物品。
  十一、应急措施
  幼儿园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者在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异常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应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