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只会死读书?关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你可能疏忽了

兴趣是指人对周围事物喜爱的情绪。人们一但对某事物发生兴趣,往往具有持久性和稳固性,甚至会从兴趣转变为爱好。兴趣对于人的才能发展,对于人生所走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把兴趣比喻为成才的第一块铺路石。

那么我们要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

过去我国民间有种风俗,当婴儿刚满1周岁时,举行抓周”活动,在一只木盘内放上毛笔、钱币、荷包、戥子、木尺、刀、剪、算盘等物,哄婴儿伸手去抓。每种物品代表一种职业,通过抓东西了解婴儿对何种物体感兴趣,以便对他的未来进行预测。这说明我国民间很重视孩子的兴趣,通过兴趣预测他的一生。其实这风俗并不科学,因为婴儿幼小,意识模糊,还没有形成兴趣,只有到了5~6岁,有了思维能力,这时才会有兴趣。

儿童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在众多的兴趣中有一个中心,它能把多方面的兴趣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兴趣核心。例如一个小男孩,他喜欢皮球、玩具手枪、航模,喜欢穿运动服、运动鞋,喜欢踢足球、奔跑追逐,喜欢看电视的体育节目,这些兴趣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喜爱体育活动。这种喜爱能调动和激发他对实现目标的热烈追求。

故事1.

我国的跳水女皇”高敏,小时候就有男孩子性格,她与邻居小孩捉迷藏、跳橡皮筋、翻跟斗、爬树,这种好动的性格,促使她为成为一名运动员而努力。进入省队,教练要求她每天用纱布缠脚20分钟。锻练虽然艰苦,但她兴之所在,竟能长期坚持不动摇。后来,她终于独霸跳板跳水世界冠军+多年,获得48次世界比赛的冠军。

故事2.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兴趣不很明显,家长也不易察觉。对这种情况,不要以为他没有兴趣,只不过他的兴趣是潜在的,没有表现出来而已。音乐大师莫扎特童年时就是这种类型。在他4岁时,他的父亲教他姐姐弹钢琴,莫扎特坐在一一旁静静地看,天天如此,从不厌倦。有一天,莫扎特忽然向父亲请求让他弹钢琴,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瞧你这双小手还按不住琴键哩,等你长大后再弹吧!”莫扎特并不灰心,当天晚上,他一个人上了楼,在黑暗里坐到钢琴前,弹奏出姐姐常练的曲子。他父亲在楼下听到了琴声很诧异,因为他的女儿正在楼下洗碗,谁在楼上弹琴呢?他端盏灯到楼上一看,发来是有礼特想不到4岁的儿子如此酷爱音乐,这是过去从未发现的。于是,他父亲就让莫扎特开始练习钢琴。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兴趣不重视,或者不加以引导,从而使孩子的兴趣逐渐减退,甚至丧失殆尽,这是要不得的。例如有的孩子喜欢在墙上、地板上到处乱写乱画,如果家长不问清楚原因,就是一顿训斥,甚至打他几巴掌,把孩子的兴趣吓跑了,也许一个未来的画家就天折在萌芽状态。有的家长则不同,他不仅不责备孩子,反而鼓励孩子大胆地画,而且为孩子在墙上布置块园地,使孩子有发表作品的场所。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画画的兴趣,又改掉了不爱整洁的习惯。因此,家长的态度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有的家长自己的文化素质不高,不懂什么叫兴趣,就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给学校教师,自己只管孩子穿衣、吃饭、缴学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是孩子的表率、榜样,如果家长有广泛的学习兴趣,有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就能吸引孩子自觉地学习他,效法他。

一般来说,孩子的兴趣虽然多种多样,我们却可以将他的兴趣归纳为六个方面,包括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语、数、音、体、美等,具体内容如下:

语言方面:喜欢背诵诗歌,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背诵课文很流利,学习方言不吃力。能发现别人读错的字、用错的词,说话清楚有条理。

音乐方面:喜欢听音乐,爱唱歌,音阶唱得准确。喜欢听乐器演奏,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空间感觉方面:喜欢画出有想像力、立体感的图画,有色彩的辨别能力,喜欢用橡皮泥捏出各种物体,有清晰的记忆力,走路时,能识别路边的标记,不迷路。

逻辑数理方面:爱动脑筋,不明白就提问,有时家长也回答不出。做事有条理,能把混杂的东西进行分类。学习数学有兴趣,会心算,速度比较快。

身体动觉方面: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表情,模仿得逼真。手很灵巧,会使用工具,会用针缝布。很早就会骑自行车。在平衡木上动作平稳。爱跳舞,爱运动,爱打球。

认识事物方面:会编出有故事情节的游戏,会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很注意家长的感情变化,自己的言语行动注意分寸,叙述各种动作时,能加上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对别人的行为有自己的看法,会把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作比较。

家长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和其中有几条对得上号,你就以这几条兴趣为纽带,因势利导,或顺其自然地发展,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期望值过高,因为孩子的成长是看很多方面的,不是单凭兴趣一方面就能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