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7-12岁儿童体重标准表 7一12岁身高体重标准表2014

12岁儿童体重标准是多少?

你好
是要看身高来看比例的
人有胖瘦之分,体重过轻则为瘦,过重则为胖,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胖还是瘦呢?这当然必须有个参照值,这个参照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标准体重。

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0.6= 标准体重(千克);7~ 12个月:出生体重(千克)十月龄 X 0.5= 标准体重(千克);1岁以上:8十年龄x2= 标准体重(千克)
但是,由于人的体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人体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加之所处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节、气候、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体重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很难完全符合标准体重。
也就是说,难以用一个恒定值来表示,而应当是一个数值范围,我们把这个数值范围称之为正常值,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内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就可称之为异常体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称为超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 %一50%,F%超过35%一45%者称中度肥胖病;
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

7-12岁儿童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中国男童 0—7 岁身高体重标准表 初生:体重(kg): 平均值 3.3 SD 0.38 身高(cm):50.4 SD 1.7 2 月:体重(kg): 平均值 6.16 SD 0.72 身高(cm):60.4 SD 2.4 4 月:体重(kg): 平均值 7.56 SD 0.81 身高(cm):65.1 SD 2.2 6 月:体重(kg): 平均值 8.62 SD 0.94 身高(cm):69.2 SD 2.4 8 月:体重(kg): 平均值 9.19 SD 1.00 身高(cm):72.0 SD 2.5 10 月:体重(kg):平均值 9.65 SD 1.04 身高(cm):74.6 SD 2.6 12 月:体重(kg):平均值 10.16 SD 1.04 身高(cm):77.3 SD 2.7 18 月:体重(kg):平均值 11.25 SD 1.09 身高(cm):82.7 SD 3.2 2 岁:体重(kg): 平均值 12.57 SD 1.28 身高(cm):89.1 SD 3.4 2.5 岁:体重(kg):平均值 13.56 SD 1.33 身高(cm):93.3 SD 3.5 3 岁:体重(kg):平均值 14.42 SD 1.51 身高(cm):96.8 SD 3.7 3.5 岁:体重(kg:平均值 15.37 SD 1.55 身高(cm):100.2 SD 3.8 4 岁:体重(kg):平均值 16.23 SD 1.77 身高(cm):103.7 SD 4.1 4.5 岁:体重(kg):平均值 17.24 SD 1.94 身高(cm):107.1 SD 4.1 5 岁:体重(kg):平均值 18.34 SD 2.13 身高(cm):110.5 SD 4.2 5.5 岁:体重(kg):平均值 19.38 SD 2.25 身高(cm): 113.7 SD 4.5 6—7 岁:体重(kg):平均值 20.97 SD2.6 身高(cm): 114.3 SD 4.9 注:SD: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 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中国女童 0—7 岁身高体重标准表 初生:体重(kg):平均值 3.2 SD 0.36 身高(cm):49.8 SD1.6 2 月:体重(kg):平均值 5.74 SD 0.65 身高(cm):59.2 SD2.3 4 月:体重(kg):平均值 7.01 SD 0.75 身高(cm):63.8 SD2.2 6 月:体重(kg):平均值 8.00 SD 0.90 身高(cm):67.6 SD 2.4 8 月:体重(kg):平均值 8.65 SD 0.97 身高(cm):70.6 SD 2.5 10 月:体重(kg):平均值 9.09 SD 0.99 身高(cm):73.3 SD 2.6 12 月:体重(kg):平均值 9.52 SD 1.05 身高(cm):75.9 SD 2.6 18 月:体重(kg):平均值 10.65 SD 1.11 身高(cm):81.6 SD 2.9 2 岁:体重(kg):平均值 12.04 SD 1.23 身高(cm):88.1 SD 3.4 2.5 岁:体重(kg):平均值 12.97 SD 1.33 身高(cm):92.0 SD 3.6 3 岁:体重(kg):平均值 14.01 SD 1.43 身高(cm):95.9 SD 3.6 3.5 岁:体重(kg):平均值 14.94 SD 1.52 身高(cm):99.2 SD 3.8 4 岁:体重(kg):平均值 15.81 SD 1.68 身高(cm):102.8 SD 3.9 4.5 岁:体重(kg):平均值 16.80 SD 1.88 身高(cm):106.2 SD 4.2 5 岁:体重(kg):平均值 17.84 SD 1.97 身高(cm):109.8 SD 4.4 5.5 岁:体重(kg):平均值 18.80 SD 2.22 身高(cm):112.9 SD 4.5 6—7 岁:体重(kg):平均值 20.36 SD 2.55 身高(cm):117.1 SD 4.5 S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 (注:SD: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 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7-12岁儿童体重标准表

7一12岁身高体重标准表2014

1-12岁男孩身高体重表



1-12岁女孩身高体重表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
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上。测量者站在被测量人的左右均可,将其头部调整到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齐平,再移动身高计的水平板至被测量人的头顶,使其松紧度适当,即可测量出身高。
2)测量要求:每次测量身高均应赤脚,并在同一时间(早晨更准确),用同一身高计,身体姿势前后应一致,身高计应放在地面平坦并靠墙根处。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测身高。
2)测量要求:被测量人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其余与测身高相同。
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下肢的长度。
2)测量要求:测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测量者大转子骨上缘的部位。触摸时,先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被测量人大转子骨的部位,让被测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后摆动几次,测量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大转子骨(股骨上端随动作转动处)的上缘位置。测量的钢卷尺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
扩展资料:

身高测试是测试人体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人体的身体匀称度,评价人体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检查过程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人体长高是骨细胞分裂增生形成的结果,而骨骼生长需要摄取多达31种营养的配合支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长高除了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人体还需要同时摄取补充多达31种营养,才能实现长高,且缺一不可,单纯靠某一种,或几种营养是无法长高的。庄稼长高需要肥料,动物长的快需要饲料,充足的营养才能充分的生长,才能长的快,长的高。
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吃蔬菜瓜果肉类,从中获取这31种营养实现生长,但科学证实,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较少,所以人体发育成熟需要漫长的20年之久。 
参考资料:身高-搜狗百科长高-搜狗百科身高测试-搜狗百科

7-12岁儿童体重标准表

儿童体重身高标准

只要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是最好的
不要那么在意了
还是多注意孩子的教育和锻炼身体
饮食合理,就可以了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

身高:出生时约50cm,出生后第一年增长约25cm,第二年约10cm。2周岁后至12岁儿童身高 公式为:身高(cm)=70+7x年龄体重:小于等于6个月 体重(kg)=3+0.7x月龄 7~12个月 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 体重(kg)=8+2x年龄

7岁儿童身高体重

7-12岁儿童标准身高和体重均值

7-12岁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年龄(岁)×2+8

身高(厘米)=年龄(岁)×7+70

用这些公式计算出来的是与年龄相对应的标准体重和身高。对于某些生长速度过快或过慢的孩子来说,还要结合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去判断营养状况。

儿童身高体重有什么标准

儿童身高体重生长发育的标准是通过调查得到的,每一种数值用一种生长曲线图表现出来,还有列表的方式,不同的年龄段,有一个标准的列表,人们可以查表或者图来了解到。海力孚的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所采用的标准测量值就是来自于国家所公布的最新标准。

  儿童的生长发育、身高体重是所有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促进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没有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代新人,是所有医疗人员和家长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更是海力孚儿童身高体重测量仪生产公司所肩负的责任。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是怎样的?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标准体重(千克) = 年龄 x 8 + 8 ( 7 - 16 岁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30% - 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1岁男孩身高正常标准是76.5厘米,标准体重是10.05公斤。而15岁孩子的男孩标准应该是169.8厘米,标准体重为57公斤。1岁的女孩标准身高为75厘米,标准体重为9.4公斤。到了15岁的时候标准身高为159厘米,标准体重为49.8公斤。女孩子在15岁之后身高长的就比较慢了,当18岁成年的标准身高为160厘米。

孩子7岁以后,将会进入身体快速生长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能持续到16岁左右。在这十年里,孩子的身高、体重,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食欲会大大增加,同样增长的还有积食、便秘、脾虚等风险。所以,家长除了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合理搭配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消化问题。平时,可以常给孩子喝点金棘水等消食类的东西,以免孩子因为食欲大增而导致积食、便秘,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更影响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