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说话结巴要纠正吗?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有过一段说话不流利或者说话停顿的时期,我们通常称为结巴”口吃”,这个现象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是研究显示80%的宝宝长大一点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所以不需要太过担心。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口吃多在2-5岁之间形成,平均发生的年龄大约是4岁左右。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话不流畅,首先要区分是真正的口吃,还是正常的说话不流利。

与正常的说话不流利的宝宝相比,早期口吃患儿的表现是:

用另外一个词代替原先想说的那个词,或是有意识地避免某些词。

在说话中间停下来,重复刚才的词或是重新开始说话。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在说话不流畅时会提高声调或是加大音量。

说得太快、声音太大或者太轻。

说话时,面部颤动或者有其他紧张或挣扎的迹象,例如在试着说一个词的时候扬起眉毛、眨眼或用力闭着眼睛。

呼吸不规则或者气息不流畅、不连贯。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如果孩子是比较严重的口吃,就要求助专业的机构进行矫正。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出现说话不流利,可以观察一下原因,对症采取策略。



孩子出现说话结巴,可能有几个原因:

原因1: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急于表达却难以组织好语言

2岁以后,孩子开始试图用比较完整的句子、更恰当的词汇去表达,但由于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思维能力、词汇的掌握和组织句子的能力都在发展阶段,这使他们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感到困难,说话过于急躁、激动或紧张,所以常常是一句话的开头要说好几次,或说到中间说不下去的停顿了一下。这就很自然地形成语词重复”或语句中断”式的结巴。

对于这种现象,父母绝对不能讥笑、学说,更不能指责,打骂宝宝。因为这样会使宝宝精神紧张或引起宝宝自觉,有造成真性结巴的危险。父母最好是听其自然,不加理会,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宝宝讲话要缓慢,不要着急,尽量说一些短的语句。

宝宝说话结巴如何纠正

原因2:觉得好玩而模仿他人,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不单单喜欢模仿成年人的动作,也喜欢模仿同伴、同学或是影视作品里他人的动作。结巴的感染性很强,孩子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与结巴者经常接触,觉得结巴的人说话好玩而模仿,如果不干预可能真的养成结巴的习惯。

因此,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父母应关注孩子语言发展的异常。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跟宝宝说话的时候尽量语气舒缓,音节清晰。



原因3:受到训斥呵责,环境的刺激造成宝宝的语无伦次

孩子说错话受到呵斥,或者在陌生环境中感到紧张,也可能说话结巴。在孩子学话时,如果过多的矫正,或进行斥责、嘲笑,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说话时产生紧张感,从而结巴现象也逐渐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避免体罚或训斥宝宝,如果孩子由于紧张、害怕而一时语塞,父母应该想办法缓和一下气氛,等孩子较为平静后再让他讲。

原因4:强行纠正左撇子”,使得宝宝语言系统混乱

2岁的孩子,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已经很明显了。有些孩子天生语言中枢位于右脑,惯用左手(俗称左撇子”),如果家长强迫左手优势的孩子非要用右手拿筷子、拿剪刀等,就有可能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混乱孩子的语言系统,出现说话结巴的现象。

对待孩子的左撇子”,不要强迫孩子用右手。孩子习惯用左手,这表示右脑比较优势,要顺应优势让孩子尽情发展。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说话结巴,有几个应对原则需要父母注意:

第一,当宝宝出现口吃时,不要模仿、嘲笑宝宝,不要让周围人过分注意宝宝说话的特点,也不能表现出急躁情绪和粗暴地中断宝宝讲话。应多给予宽容和鼓励,只当没那回事。

第二,在宝宝出现口吃时,要耐心等待,听他把话说完,在听的过程中时不时地用点头等动作回应宝宝,表示你听明白了。

第三,不要提醒宝宝慢慢说,别着急”或者等一下,重新说”,这样反而会引起宝宝对自己讲话方式的注意,增加宝宝的思想负担。

第四,降低音量,减慢语速。这样可以给宝宝从容不迫的感觉。如果父母说话速度很急很快,紧张的节奏会感染宝宝,令他心急反而表达不畅。

第五,和宝宝一起说有趣的故事和童谣,让宝宝把注意力尽量放在说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也可以跟宝宝聊聊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情景。让宝宝感受开口说话是件很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