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过程????
人胚胎第4~8周或第1~8周的发育阶段(由于胚胎分期法不同所致)。受精卵经卵裂、桑椹胚形成胚泡后,胚胎细胞迅速增长分化为三胚层、胚胎体形、脸形特征以及主要器官系统的雏形的建立。第4~8周的胚胎极易受到有害因子的影响,导致显著的先天性畸形的出现,因而是发育的关键时期。 卵裂及胚泡的形成 是受精卵在由输卵管向子宫运行中进行的。受精后26~30小时开始卵裂,每10~12小时进行一次卵裂,在16~32细胞时开始称为桑椹胚,此时开始到达子宫腔。第4~5天时,形成早期胚泡,透明带溶解消失,胚泡开始侵入子宫内膜,11~12天完成植入。胚泡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由单层变为复层,外层细胞融合形成合体滋养层,深部的一层细胞界限明显,称细胞滋养层。植入后,滋养层向外长出许多指状突起,称绒毛,逐渐发育、分化形成胎盘。滋养层直接从母体血液中吸取营养供胚胎发育所需。 胚盘的形成及中轴器官的建立 第2周时进行胚泡内细胞团细胞增殖与重排。靠近胚泡腔的细胞形成一层立方形细胞,为胚胎本身的内胚层;内胚层上方的细胞呈柱状,为外胚层;两层细胞紧密相贴形成椭圆形的二胚层胚盘。胚盘下方内胚层延伸,形成卵黄囊内层。胚盘内胚层构成卵黄囊顶壁,胚盘上方外胚层与滋养层间出现腔隙,逐渐扩大成羊膜腔。胚盘外胚层构成羊膜囊底壁,羊膜囊其余部分来自滋养层。胚盘上原条的出现与退缩,标志着中胚层的形成与三胚层胚盘的建立。中轴线的中胚层形成脊索。在脊索头端前方及原条尾端后方各有一圆形区,没有中胚层进入,内外胚层紧密相贴,分别称口咽膜及泄殖腔膜,为以后形成口腔和肛门的部位。脊索诱导其上方外胚层增厚形成神经板,进而形成神经沟及神经褶,神经褶在背中线愈合形成神经管。神经管头端与尾端尚未闭合的孔,称前、后神经孔,于第4周末全部闭合。 体形的建立 三胚层所构成椭圆形扁平胚盘,由于其中部细胞生长迅速,周缘向腹侧卷折,分别形成头褶、尾褶及腹褶。头、尾、腹褶进一步卷折向中央收缩,在胚体腹侧与尿囊及卵黄囊柄的附着点形成一圆柱形脐带区。胚胎由盘状逐渐形成头宽尾细的圆柱形,胚体悬浮于羊膜腔内羊水中。上、下肢芽于第4周先后出现,至第8周末,肢芽的各区段明显可辨,手指及足趾形成。外生殖突出现,但尚不能分辨性别。 颜面及感官的形成 颜面造形始于第4~5周;形成5个隆起,第7周面突移动,开始形成颜面;第8周形成具人脸特征的颜面。眼、耳、鼻等感官形成并定位。 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中胚层 中胚层分为三部分,在脊索两旁的中胚层为轴旁中胚层,其外方为间介中胚层,最外侧为侧板中胚层。第3周末,两侧轴旁中胚层增厚并分节,形成体节,致使体表形成许多小的隆起,第5周末,44对体节全部形成。每个体节将分化形成生骨节、生肌节及生皮节。它们分别形成该体节段内的软骨、骨、肌肉以及皮肤真皮。间介中胚层形成泌尿生殖系统。侧板中胚层由于中间出现腔隙而分为两层,紧贴外胚层的中胚层称体壁中胚层,将分化为体壁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等;围于内胚层周围的中胚层称脏壁中胚层,将分化为内脏器官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和浆膜等。二层之间的腔称原始胚内体腔,以后分化为心包腔、胸腔及腹腔。 内胚层 随圆柱形胚体的形成,内胚层卷折形成原肠,为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原基,将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喉、气管和肺的上皮以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及尿道等的上皮。 外胚层 神经管头区迅速生长,形成5个脑泡,神经管向腹侧弯曲,使胚胎呈“C”形。在神经管形成时,两侧神经褶外侧的外胚层细胞与神经褶脱离,形成位于神经管背外侧的细胞索,称神经嵴,以后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及肾上腺髓质等。位于体表的外层将分化为表皮及其衍生物,一些器官的上皮组织。 至第8周末,体内主要器官系统雏形结构均已建立,可区分出头、面、颈、躯干及四肢,胚胎初具人形。
怀孕1-10月胎儿成长和母体变化情况怎样
怀孕6月1.胎儿的发育: ·身高约30厘米,体重约650克。 ·眼睛已经成形,开始长出头发、眉毛与睫毛。 ·皮下脂肪继续增厚,但皮肤仍多皱纹。 ·羊水多,胎儿在子宫内可自由转动。2.母体的变化:·怀孕6个月 ·子宫底上升到肚脐上一指幅的高度,从耻骨到子宫底的长度在18~20厘米之间。 ·腹部明显凸出。 ·即使是初产妇也能感觉到胎动。 ·久站时,下肢的静脉可能浮肿弯曲,形成静脉曲张,因此应避免站太久。3.注意事项: ·胎儿较稳定,可外出旅行。 ·汁意休养,不要吃得太咸。 ·应该有胎动,若无胎动,须到医院检查。 ·每星期体重增加约300克。体重增加超过500克应接受医师检查。 ·性行为应避免压迫到腹部,可采用侧位或后背位。
胎儿的成长过程
36周的胎儿仍然在生长,本周宝宝身长51厘米左右,体重约2800克左右。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的是,宝宝从本周末起就已经可以称做是足月儿了(37周~42周)。因此从现在开始要注意休息和保持个人卫生,随时准备和小宝宝见面
胎儿的成长过程
第四个月
胎儿的头发、眼睛、睫毛、指甲开始生长、声带及味蕾亦已长成。胎儿这时长约18厘米,重约113克。
胎儿的生长过程
第一个月内是受精卵,其实就是一个细胞团;1—2月间是囊泡,内有胎芽;2个月末胎儿基本成型,但是太小,不能分辨身体各部,各器官正在分化发育;3个月末外生殖器已经发育,四肢可活动;4个月末皮肤开始长毛发,有呼吸运动,少数产妇能感觉到胎动;5个月末开始有吞咽、排尿功能,检查孕妇时能听到胎心音;6个月末皮下脂肪开始沉积,有眉毛;7个月末四肢活动好,出生后有生存的可能;8个月末出现指甲,睾丸下降,出生后注意护理能够存活;9个月末皮下脂肪较丰满,面部皱褶消失,睾丸已经到达阴囊,出生后生活力良好,基本能存活;10个月末已经发育成熟,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有力,能很好的存活。胎儿从4个月开始生长发育加快,常规在4个月以后开始补充铁、钙、蛋白等营养物质。
胎儿在胚胎期发育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胚胎在第2周内完成植入着床,并形成早期的绒毛膜和二胚层胚盘。1.绒毛膜形成胚泡着床后能获得较好的营养环境,滋养层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三层。最外面一层是一些不规则的细胞,细胞境界逐渐消失,并在其中出现一些含有母血的腔隙,此层称为合体滋养层。在其内面有一层境界明显的幼雅的立方细胞(称为细胞滋养层),能不断分裂,其中一部分细胞加入合体滋养层。绒毛膜的内膜是一些散在的多突细胞,称为胚外中胚层。此时的胚盘只有二胚层(尚无中胚层)。胚胎早期的胚外部分比胚体部分发展较快,并能从母体很快获得营养。当滋养层的三层形成之后,此时的滋养层就改称为绒毛膜。2.二胚层胚盘的形成绒毛膜细胞形成时内细胞群的细胞开始增生,并逐渐形成两层:一层叫内胚层,它是一层整齐的低立方形细胞;另一层称为外胚层,它是在内胚层上方的一层高柱状细胞。内胚层与外胚层紧贴在一起,形成二胚层胚盘。在外胚层的背侧出现一个腔,称为羊膜腔,这个羊膜腔顶部的腔壁是从细胞滋养层分化出来的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成羊膜细胞),它的边缘与胚盘外胚层相连。在胚盘的腹侧也出现一个大腔,称为初级卵黄囊。至生命开始的第2周末,顶部内胚层细胞向下生长并围成一个完全由内胚层细胞组成的腔,这个腔称为次级卵黄囊。羊膜腔底壁的外胚层和卵黄囊顶壁的内胚层所构成的圆盘状的胚盘,是构成人体的原基。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都有什么生长变化?
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习惯上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前期:1~3岁,亦称托儿所年龄期; 幼儿期:3~6、7岁,亦称学前期; 童年期:6、7岁~11、12岁,亦称学龄期; 青春发育期:约10~20岁,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青年期:约18~25岁。 各个年龄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2、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亦不均等 从胎儿到成年,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胎儿期和青春发育初期。由于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不同,其最终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头颅增一倍,躯干增两倍,上肢增三倍,下肢增四倍。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一般来说,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而淋巴系统在青春期可达成人的两倍。各系统的发育并非孤立的进行,而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 4、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因某些疾病、内分泌障碍或营养不良等使生长发育迟缓,如这些因素得到克服,立即会表现出向原有正常生长轨迹靠近和发展的强烈趋向,这种表现称之为生长轨迹现象。但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如神经和骨骼组织,生长发育时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和障碍。 5、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儿童的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性成熟明显提前,脑力工作能力也明显增长。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是在机体与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则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机体所具有的遗传素质潜力能否充分发挥,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些环境因素包括: 1、营养因素:营养是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充足合理平衡的营养供给,是上述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营养素供给不足,或膳食结构不合理,都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还会导致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素缺乏症。 2、锻炼因素:“生命在于运动”,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发育,在适当的营养保证下,还可提高体格(尤其是骨骼和肌肉)发育的水平。 3、疾病因素: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但仍有一些重要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常见的有:慢性消化道疾患、寄生虫病、地方病(如甲状腺肿)、先天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及哮喘、结核病等。 4、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儿童少年的作息制度,使其生活有规律、有节奏,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进餐,睡眠充足,是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另一必要保证。 5、季节与气候:春季身高增长快,秋冬季体重增长快。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加上其他地区差异因素的影响,使机体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6、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引发各种疾病,而且明显阻抑其正常发育进程。如铅、汞等污染物可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尘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7、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素质、早期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8、社会因素: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城乡差异、战争、工业化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是怎样在妈妈的肚子里运动的?
从受精卵在子官腔内着床,到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胎儿形成、各组织器官不断生长发育,直至小儿出生,胎儿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妊娠第2个月末,胎儿循环系统即开始形成;第3个月末,胎儿的四肢也稍能活动,同时胎儿眼、耳、鼻对外界的声音、动作也有了反应;到第4个月时,胎儿就有了足够的呼吸运动,能够使羊水进出呼吸道,并可出现吞咽羊水的活动;6个月的胎儿就能够随着母亲精神和情绪的变动而变动,母亲激动或受惊时,胎儿活动增强,母亲情绪良好安睡时,胎儿也活动减少或不活动,在妊娠最后的3个月,胎儿就有了视觉和听觉,试验表明,悦耳的轻音乐会使胎儿心率规则,嘈杂的噪声会使胎儿心率加快,此时胎儿已经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分辨出母亲的心音和肠道的蠕动声等;在妊娠后期,胎儿大脑的发育也逐渐完善,能够张嘴、歪头,眼睛也会随着母亲体位的改变而活动。四肢的运动则更加活跃。由此可见,胎儿的生长与发育始终伴随着运动。宝宝一般在4个月左右才能开始动呢,妈妈要经常抚摸肚子和宝宝说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