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熊孩子”源于缺失规则界限|心中有戒,是孩子要学会的第一课

今天谈谈关于孩子行为的规则界限。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爱孩子的第一步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而无条件的接纳不等于溺爱,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和孩子约定好规则与界限。听到规则界限”你可能会有疑问,这样会不会对孩子太严厉”了?会不会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其实不然,规则界限会帮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换位思考,懂得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如果说无条件的接纳是隐形的育儿武器”,那么规则界限则是马上可以拿来用的有形的育儿武器”。

有规则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做事不拖拉、懂得尊重别人也容易被别人尊重。我们说,规则意识首先会帮助孩子建立一条行动的轨道,只要孩子在这条轨道上运行,不管说话、做事都不会出轨”。其次,规则意识还会帮助孩子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这种自省的能力,正是促进他们不断成长的助推器。

大家都看过《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节目吧,其中夏克立的女儿夏天的表象让人非常惊叹,这个5岁多的小女孩不仅外表像公主一样可爱,还非常的暖心善良懂事不娇气,被公认为是没有公主病的公主”,想不喜欢她都难。其实背后的原因在于,爸爸夏克立和她约定了夏家公主四法则,分别是:有礼貌、有爱心、懂分享、要博爱。夏天严格的遵守着这些规则,不管是碰见节目中的各位爸爸、工作人员还是路人老奶奶,她都会主动的打招呼问好,长辈们都很喜欢她;作为姐姐,她还会主动的照顾更小的弟弟轩轩,帮助他完成任务,结果轩轩更是一天到晚的粘着她;有了好玩好吃的东西,她第一时间就是和爸爸、小伙伴们分享,所以其他人也愿意给夏天分享好东西;她不光爱身边的人,对小动物、花花草草和大自然也充满了爱心。偶尔犯了错误,爸爸也会用公主四法则引导她反思,帮助她修正不太合适的行为。这样有公主法则的夏天,谁能不爱呢?

我们在烦恼熊孩子”无法无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正是家长自己没有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才让孩子一天天的熊”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规则意识在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融入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也常常给孩子定规矩、划界限。但是,很多家长还是会有烦恼:明明和孩子口头上的约定说好了,一到行动上孩子就不管不顾了。其实,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孩子的规则意识还没真正建立。从规则的约定到贯彻执行,需要我们不断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真正的建立规则意识。下面我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给大家介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事前,我们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丑话说在前头是说:规则和惩罚一定要提前就约定好。不要事先不提,在孩子犯错误了之后,就开始打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迷惑和委屈。事先达成了一致,是建立孩子规则意识的前提。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和孩子交流的语言要简单明确,确保他们听得懂。

有一次,我给孩子们上玩具分享课,22个月的叮叮忘了带玩具,我就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个造型别致的小汽车。叮叮对它爱不释手,一直拿着在桌子上开来开去。一不留神人和车都玩到了地板上。我走过去,和她做了一个约定:地板上很脏,我们要在桌子上玩儿,否则就不能玩了。她点头答应了,于是我带她去了她的座位旁。等我照顾好其他小朋友,回头再看她,她又趴在了地板上,像对刚才的约定失忆了,自顾自地滑动着小车子。这次我直接走过去,拿走了小汽车。叮叮看了我一下,撅着小嘴巴不说话。我问她:我们之前是不是有个约定啊?她轻轻的点点头,我说:如果要玩儿小汽车的话,我们就在桌子上玩好吗?这时她自觉地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如果我们没有事前达成一致的约定,我直接去批评她,叮叮肯定很委屈和费解,用哭闹来抵抗。这个时候再和她约定规则,她就听不进去了。

事中,我们执行规则要坚定而不强硬

规则定好了,我们就要坚决的遵守,不能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了,也不能对破坏规则的孩子乱发脾气,我们可以拥抱他或安静地陪伴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引导孩子说出情绪,帮助他们快速平复情绪。也可以选择适当地离斥”,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勇气和力量才能做到,但是这会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坚强和珍惜。

在我之前的班级中,有个小朋友叫木木。刚入学的时候,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哭闹不止。而且中午睡觉一定要我抱,不接受其他任何老师。即便是我抱着他,他也会有很多奇怪的要求,一会儿把双脚悬空,一会儿不盖被子,一会儿又要竖着抱,一会儿又要横着抱,到最后还是坑坑嗤嗤的闹腾,也不睡觉。原来,木木在家都是奶奶陪,而奶奶对木木就是百依百顺的。所以在木木的心中,想要的马上就要得到,不然就以哭闹威胁。于是,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我和他约定,要像大家一样自己躺在小床上睡觉,木木当下是答应了。但到了中午,又开始哭闹。我没有去抱他,也没有批评他违反约定,而是陪伴在他身边,轻声提醒他:你可以哭一下,我会一直在身边陪着你。 最后,哭声渐弱,他躺床上睡着了。

如果木木不愿意午睡,我选择强硬地批评他,命令他去睡觉,他只会更受刺激不会听安排;如果满足他的愿望,向他妥协,木木就会更加任性胡闹。我选择的处理方式是适当地离斥”。不理会他无理的要求,但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让他知道:我很关心你,但是,我们要坚定的遵守我们的约定。

事后,我们要陪着孩子反思

孩子违反约定后,事后的反思也很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去反思他自己的行为。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可以和他交流为什么要破坏我们之间的约定,并帮助他梳理和引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调整是一件好事,以后他会更有勇气去主动的承担责任。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事,孩子遵守了约定,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肯定,让他乐于继续遵守规则。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我经常给小朋友随机发不同颜色的纱巾玩,并且和孩子们约定好,分到什么颜色就拿什么颜色。车车最喜欢蓝色的纱巾,前几次也都拿到了蓝色的纱巾。这一次,蓝色纱巾随机分给了丘丘。车车对着丘丘又吼又叫,想要蓝色纱巾。我走过去,对车车说:我们之前说好了随机分配,大家都照着约定做了。我没满足他的要求,车车冲着我大哭起来,我告诉他:你可以哭一会,等你不哭了,再继续加入我们的游戏然后,我就组织大家一起继续上课。他看见我没有理他,哭的更起劲了,慢慢地他也哭累了,停下来了,我转身对他说:不生气了吧?现在愿意一起玩游戏了吗?”车车点点头,然后我继续问他:需要老师抱抱嘛?他主动靠近了我,我抱了他一会。

下课后,我主动找到了车车和他一起讨论刚才课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他没有得到满足,心里燃烧了小火焰应该怎么办?哭闹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以深呼吸,或者自己单独冷静一下来调整情绪,之后车车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时,我都会朝向他做深呼吸的样子,悄悄地提醒他。

在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需要的是家长的认可和陪伴。这个时候,能够陪他一起反思并主动的关心、接纳他,会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熊孩子”很多是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规则意识对孩子非常的重要,会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便长大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需要我们事前丑话说在前头、事中坚定而不强硬、事后陪伴孩子反思。规则界限就像是一张安全网,能为孩子的人生兜底,我希望从今天开始你能学会为孩子编织这张牢固的安全网。@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