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让我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上最贵的学校,有最优秀的老师,周围接触的也是非富即贵,这样以后的能力和人脉就完全不用操心了!想想都觉得很幸福,我要继续努力,给我孩子提供最好的。"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讨论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上面的一段话,之后又说"今年的幼儿园报名简直太难了,谁又动用了什么关系,请了多少顿饭之类的"。当然,最后又表示:"好再我家孩子进去了,不然上补习班、培训班的努力全白费了"。
事实也是这样,看到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也为他感到十分的开心。可是回到家里面,思考良久发现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有误解。成批的父母从年前就开始算计,今年要让孩子去哪个学校学习?自己要有多少存款?给孩子定什么计划。
看似是非常好的打算,但是却抛弃了教育本身,开始考虑一种"物质教育"。一切以物质提供为主,我为孩子赚取了钱财供他读书,这就是教育。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种优质环境的接触真的能如我们想的这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可能未必吧!
当然,我们所说的并不是大家追求这种"教育环境"有问题,而是提醒大家"家庭教育"或许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任何人都知道,可是能真正做到教育孩子、当孩子老师的人却很少。就像上面我说的我的朋友一样,一味的考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却忽视了最基础的东西,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
"柒于苍则苍,柒于黄则黄",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和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会发现,那些比较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是有比较优秀的家长,因为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如果在一开始都是接触比较不好的习惯,长大之后即使接受再优质的环境熏陶也很难改变。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之前看过的《梁启超家书》。当时看这本书也只是想去了解一下,到底其他的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毕竟现在和自家孩子交流沟通,也是有些代沟。而梁启超能写出家书一千多封,这种沟通技巧何其难得。可是,我想错了,这本书或许没有带给我一些沟通技巧的心得,却让我感受到了来自梁启超身上浓浓的"梁氏家教"。
《梁启超家书》彰显梁启超个人的"家庭教师"角色扮演一般情况下,那些子女鲜有成就的家长才敢给别人支招考虑如何去教育孩子。不管是之前在电视上宣传十分厉害的"一家四个孩子考上国内外顶尖学府",又或者是堪称教育孩子典范的教育专家,其实都考虑到了家长对于孩子的作用。而梁启超呢?
梁启超一家人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是一些人来形容梁启超的子女,让我们感到十分的震惊,甚至算得上是教育界的奇迹。
正所谓"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大家平时看到的家庭,也会存在'大儿子学习好、上进总被别人夸赞,二女儿就是学校垫底的没人喜欢她'的场景,所以把所有的儿女都培养非常优秀的可能性简直为零。
可是梁启超却能创造出来这样的奇迹:
·在很多对于女孩子教育并不重视的情况下, 他家女儿是这样的:
长女梁思顺: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对于诗词有自己的独特的见地;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
四女梁思宁: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启超
男孩子更要是人间翘楚,而梁氏子弟也彰显他们每个人不同的魅力
长子梁思成:国内顶尖的建筑学家;
次子梁思永:著名的考古学家;
三子梁思忠:炮兵校官;
四子梁思达:从事经济学研究;
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如此优秀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梁启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而读完"梁启超家书"我也就渐渐的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一些教育理念。作为父母,我们确实应该学习他育人方面的方法。
梁氏家教——教育孩子得坚持"四心"——慈爱之心、引导之心、责任之心、自强自立之心。01慈爱之心、爱的家教——慈爱是亲子沟通最简单的桥梁
爱是最为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字眼,面对爱”,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懂得如何去表达?可能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觉得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环境、条件就是爱。可是看完梁启超表达爱的方式,大家可能就会发生改观。
宝贝思顺:你看见今日《晨报》,定要吓坏了……”大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还有两个不甚宝贝的乖乖……”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十二分热烈。”就像是我们上面看到的这些话语,可能很多的父母都会觉得有些难以启齿,可是梁启超却从来没这样过,看起来就像是十分依赖孩子一样。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表示,这样对孩子过分粘腻,孩子不会觉得烦躁吗?
梁思忠曾写了六张纸的长信给父亲,教他如何保重健康,梁启超抱怨”道:好啰嗦的孩子,管爷管娘的,比先生管学生还严,讨厌讨厌。但我已领受他的孝心,一星期来已实行八九了。”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其实更加倾向于和自己的父亲交流,而不是嫌弃他。最重要的,亲子之间还会更好的相处,接受这种比较粘腻的话语。试想一下,现在有父母对子女是这样的态度吗?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爱的教育”。
1、亲昵的名字
相比于喊大名也就是学名,我们可以考虑给孩子取外号。只是一些小名也会让孩子害羞,那就不妨表现出来自己内心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的什么呢?宝贝蛋子。我们可以给孩子比较特殊的昵称,这才显得父母比较特别。可能类似于大宝贝、宝贝、老Baby”我们叫不出口,但是也得想办法更亲昵。
2、频繁的沟通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和别人交流沟通也更加方便。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在信息不发达的时候,梁启超都能和自家孩子讨论生活趣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借助手机通讯,相信也可以让沟通更为频繁。每天三分钟,也能让亲子关系融洽起来。
02引导之心、管的家教——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做的是引导
我们是什么呢?是孩子的家长,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才是家长。众人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教育孩子,而不是管控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会将孩子的人生方向规划好、告诉孩子下一步怎么走。梁启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洞悉这些,他也不会选择去管控孩子。
1、不做孩子人生的掌管者
梁思庄初赴加拿大留学时,遵父嘱学了生物,但试了一段时间,自觉兴趣不大,梁启超立即写信道:听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反观我们,大都是在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替他们打听好之后什么职业最好?什么专业学出来以后工资高。看似是对孩子好,却从来没有尊重孩子。甚至在孩子无法坚持的时候,也还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要求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
试想一下,如果梁思庄一直学习生物,她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明明自己不感兴趣,还要去学习,这是强迫,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没有帮助。在梁启超的鼓舞之下,她之后也学习了图书馆学,既让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是大有成就。尊重孩子兴趣,尊重孩子的决定, 不做孩子人生的掌舵者,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清楚。
2、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之前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嫌弃孩子回家之后不知道学习,天天抱着手机看电视、打游戏。你对他们吼叫、打骂,嫌弃他们不争气,说一些自己当时条件不好不能学习的话语。实际上,你只需要自己放下手机,坐在一旁看书学习,孩子也就能有摸有样的学习”。可是就是简单的做榜样,很多家长也做不到。
梁启超呢?他对孩子们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人格的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不管是在学习、生活上,他个人都有很大的成就。他本身对于文学以及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研究,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在考虑他们的兴趣。他对于自己也有非常精细的规划,懂得自己要做什么。
梁思成出车祸,由于身体还未康复,需要推迟一年出洋。梁公生怕其精神萎靡,故不断叮嘱其人生处于逆境更有裨益。人生之旅途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性之好机会,况在国内多预预备一年,即以学业论,亦未尝有损失耶。
其实这些就是他在生活中的经验,试想一下如果自家孩子是这样,你会怎么做呢?可能指责、谩骂会更多一点吧!
03自立自强、品质的家教——个人之魅力,以精气神著称
1、自立自强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
他在日本的时候,告诉自家女儿思顺这些话。实际上,是从自己的角度在思考问题,他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并且将这种心境说与孩子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变得更加优秀。在面对困苦的时候也不至于十分的苦恼、沮丧。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每天叫嚣着”我太难了其实就是把自己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当作不可逆转的事情,甚至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开玩笑,专门来折磨自己。试想一下,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予他们这种自立自强的品质,孩子会在逆境中不断的努力。
2、强调自我价值
我有什么用?现在压力这么大,你看我能做什么?”我是没用的,什么都做不好!”我能做什么呢?思考了很久,发现什么都很难”一些孩子彻底的对自己失去想法,甚至在做的时候也是非常的自卑,可是这种自卑情绪会一直延续,影响到孩子其他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能坐视不管?可是一些父母却总是说大道理,促使孩子不断成长。梁启超呢?
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
这就是一种对于孩子的鼓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且愿意更好的成长,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可以更加优秀,内心对自己有评判、有信心。那么,作为父母,我们也要考虑在生活中强调孩子的自我价值。
04责人之心、责任的家教——爱国向学
1、有爱国情怀
我们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我们,家是一个小环境,而国家是大环境。很多孩子现在的归属感不太强烈,甚至出现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不满,这或许就是教育的问题。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战乱、没有饥饿。
梁启超曾说: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有人曾问梁思礼从父亲梁启超那里学到了什么?他表示:‘爱国!’‘爱国’也是我们全体兄弟姐妹们所继承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九人中有七人在海外学习,个个学业优秀,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留在国外,个个都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实际上,这种一个家庭全部子女心向祖国,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可能很多时候大家觉得这种教育没有作用,但实际上在接受这种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孩子其实是不断成长的,他们有自己的底线,接受社会制定的规则,而不是无端的抱怨,这也会让他们更优秀。
梁思永
2、尽自己能力做事
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这是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自己所能去做事。很多家长本身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态度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是接受了梁启超责任感的熏陶,梁思永最终就成为近代田野考古奠基人。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让他们懂得负责任,尽自己全力去做一些事情。生活条件的富足,很多人不太愿意去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也是混吃等死的日子,生怕自己做多了,这种情绪就可以被纠正。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用的,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将有所收获。
结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清楚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家长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我们也相信,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当然,梁启超的家教确实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得。对于梁启超的家教,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参考书籍:
[1]张品兴 . 梁启超家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梁启超 . 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