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孩子什么时候能自己走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定要知道,或早或晚,正常1岁2个月就可以不用搀扶就可以走路了。父母一定不能够着急,为什么别人家的10个月就会走了,或者1岁就会走了?自己非常着急,这是着急不来的事情,该走的时候自然会走,但是想让他早点走,快点学会走,还是需要父母的引导的。
我们家大宝就是1岁2个月能走的,但想走路的时候是10个月左右的时候。孩子学走路不建议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身体骨骼都还未发育健全,太晚会让孩子形成惰性,不走就一直不想走,影响孩子玩。好动的孩子,思维也活跃。浅睡眠长大脑,深睡眠长身体。是一个道理,孩子如果不爱动不爱走,又怎能激发玩的兴趣,只是身体在长,大脑就不运动了。
怎么引导宝宝走路?10个月的时候,多有学步车,这个时候扶着他走路不合适,坐在学步车里,自己两腿一瞪,想上哪就去哪,累了,当滑梯,还能坐着休息。有的宝宝不喜欢坐学步车,我们家的就是,坐一会就够了,主要还是有父母拿着好玩的,或者跟宝宝说话做游戏,让他跟着你跑,学习走路是最快的。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跟孩子互动他是听得懂的,我们家的就是。你让他自己玩,不行,闹腾得很,坐不住,每天要坚持让宝宝坐在学步车里锻炼,早上晚上玩个半小时,一天两天十天半月的,你再让他自己走肯定是大有进步,说不准一岁的时候就会走路了。我们家的,之前爷爷奶奶看着,成天抱着,不让他走,自然他也就不想走,学步车也不坐,买来现在还跟新的似的。我对孩子走路没有太硬性的要求,必须什么时候学会走路,顺其自然就好。当然在他想到处走到处玩的时候我也一定不抱着,手扶着走路,或者拎着他,摔倒了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叮嘱他慢点走。其实实践才会出真理,不要怕摔倒不让孩子自己走,找个安全的行走环境,让他自己走,或者扶着桌子走。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也要细心,一定不能摔着头,注意安全。陪伴孩子的日子你会发现无限的乐趣,孩子成长的点滴你都参与了。
比如,我家孩子刚好一岁就能自己独自走路了,但是在之前的学步阶段,所有辅助走路的设备基本都没怎么用上:
学步带
起初我用的是学步带,但是孩子依赖性比较强,学步带一套在身上,他就直接不走路,长长一条的躺在地上,抱也抱不起来,学步带一拿走,他自己又会试着起来走路。现在有很多帮助宝宝学走路的辅助物品,比如学步带还有学步车等;而老一辈的则是放一条长板凳,让小宝宝辅助往前面走。或者是推着一条小板凳,慢慢的往前移。我个人带了两个小孩,两个小孩,中间隔了八岁。老大,小时候并没有谁可以帮助我,而我呢?没有多少时间来一直陪着他走路,所以我选用了学步车。对于老二呢,我的时间稍微多一些,有了空余,在她学走路时,给予他一根手指头。用事实可以,证明学步车和学步带,并不是那么好。等他会走路时,都会习惯性的不看路,横冲直撞的,用老人家的话说叫做没有码子。老二我给予他一根手指头的,当他可以松开手,会走路时,脚步很稳。所以我建议陪着小孩走路,用两根手指带着他的两只小手,慢慢的移动,在逐渐的学会用一只小手,再慢慢的松开两只小手。再到一小节距离,逐渐加长距离。
在孩子学步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能看到自己孩子同龄的小孩已经学会走路了,就比较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育有问题。因为学会走路这件事孩子终究会学会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所以家长要放平心态,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