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三年级就落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三年级就落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上了三年级后成绩下降是大多数孩子普遍都会出现的情况。很多家长对此很焦虑,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除了孩子的身心变化及其他因素需要家长一一排除外,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习惯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早期阅读量对于今后的学习能力有直接相关性。

三年级前孩子认知量少是去学习阅读,三年级后孩子通过学习阅读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就提升到通过阅读来学习了。

如果早期阅读基础不打扎实,那么今后的文本处理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比较弱,从而就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学习,这就是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



那如何培养和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1、阅读兴趣的培养

从理论上讲:0-6岁阶段,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后期学习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0-6岁的孩子年龄较小,认知量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他们只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从哪里来?一定先从家庭环境浸润开始的。

孩子有没有见过父母学习,还是只是在刷手机? 家里有没有一个阅读角,有没有实体书?从小有没有亲子阅读的环境?逛书店、看展览,这些是不是家庭生活的日常?

这些都不需要很多的钱,这些也都是小事。但是这些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好的兴趣培养一定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

2、阅读习惯的养成

有了阅读兴趣,还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孩子的阅读一定是从绘本书开始的,低幼孩子的阅读习惯就是从翻书和观察开始,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不断慢慢提升。

学龄前孩子的阅读是具有社交属性的,他们喜欢和我们互动,喜欢听我们读。这时如果家长有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读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阅读兴趣


3、阅读技巧

有了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配上好的阅读技巧,会让阅读变得事半功倍。

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阅读技巧是什么呢?就是互动。互动的范畴很大,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一起读出声

可以轮流读,也可以让孩子跟读, 并不是每本书都需要这样,但可以每天坚持读上一小段,让孩子和父母都享受读”书这件事。

2. 讨论

每次读书过程中,可以适时停下来讨论一下,这样的交流就是在检测理解和思考,通常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读完这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我们猜测一下,下面会发生什么?”

你之前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你又是怎么做的?”

阅读


3. 监测

这是提供一些技巧,帮助孩子监测自己是否理解。大部分成人也有这样的问题,读了脑子里没有留下印记,前读后忘。

那么一些小技巧让孩子从小就练习,从简单书本开始练习,今后就能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了。

最简单的就是父母演示,读完一小段,一起讨论一起想一想。

孩子刚开始肯定就是一问三不知。但是家长需要有耐心,告诉孩子读完忘记很正常的,但要问,如果忘记了我们可以怎么办?

可以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你看第一个技巧就用上了),可以先联系上下文猜测一下,然后去回翻去验证答案(第二个技巧也用上了)。

然后慢慢地,孩子就会有意识地知道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去获取什么知识,如果没理解可以怎么做。但是有的家长说,孩子本来已经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读书,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只会让孩子的学习更事半功倍,让孩子更有兴趣去阅读。

---END---

感统训练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让您的孩子打好一切学习的基础

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