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个小故事,前些天,和几位宝妈朋友聚会,期间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孩子。
其中一个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真难应付,前段时间,6岁的儿子总是会有意无意的问我,妈妈家里有多少钱?或者是妈妈为什么别人家是楼房,咱家不是呢?这样的话题,问得我们烦了,也的确是不知道怎么回复,于是随口一说,其实我都忘记我怎么说的了,然后接下来的日子就发现儿子花钱大手大脚,于是问儿子,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呀?你有钱付款吗?儿子脱口而出咱家不是有一个亿吗?永远花不完的,朋友听后大吃一惊,急忙看了看四周围,确信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谈话才放心,然后对儿子说到不是的不要这么说哦”。

我们听后全部都笑了起来,但是笑过之后才开始深挖其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孩子不知道一个亿是什么概念,但是他肯定知道是很多很多,孩子已经开始意识金钱这个问题了,那么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他们呢?什么时候引导最好呢?我针对我儿子的情况做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潜移默化期、认清性价比期、学会支配管理期和开源节流期,如果你也感兴趣这样的问题不防来了解下哦~

第一阶段,潜移默化期
富爸爸穷爸爸 青少版从小就学会像富人那样思考 8-10-12-14岁 ¥33.9孩子对金钱的观念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家庭,由于家长的灌输,他们会秉承父母的理财方式和思维观念——《穷爸爸富爸爸》

或者当孩子想要某些东西的时候,和孩子讲清楚,孩子表现好或者是多长时间后才会买给他,如果孩子想要的是一个大件的话,那就说好多长时间不买小件然后可以换取一个大件。
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帮助孩子对金钱有个初步的了解,让他知道,金钱虽然可以购买很多东西,但是却是不容易得到的。

第二阶段,认清性价比期
性价比这个东西该怎么和孩子说呢?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还可以,但是对于我儿子6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真的是挺难的,那就用事实说话吧,多帮孩子做消费对比,让他们虽然不了解这个词,但是却明白大概意思。
那天饭后和老公带着儿子去散步,儿子看到了室内的游乐场,50元一次,但是当时距离晚上9点闭馆还有20多分钟。
也就是说,50元钱玩不到20多分钟就必须得离开,我觉得很不合适,没有不同意,儿子自然是很不高兴,他不明白50元和20分钟的意义。

于是我跟他说,这个性价比很低,如果现在还有一个多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以上的话,我都会允许他进去玩的,他好像是听明白了,又好像是没有听明白,低着头不说话。
孩子的爸爸说,他一会儿就会明白了,于是带着儿子进了商店,允许儿子可以买任何物品,随便买。这次没有限制,儿子很高兴,买了一大堆东西,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不高兴。
然后爸爸问他,你的这一堆东西35元钱和刚才的50元钱只能玩20分钟,你更喜欢哪一个?儿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喜欢这一堆东西,于是爸爸接着我刚才的话说,这就叫性价比,你觉得哪个更合适?那个能够更让你更开心觉得更值,这就叫性价比。
这次好像儿子明白了,并且一直在重复35可以买这么多东西,而50才玩一小会儿。

第三阶段,学会支配管理期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铺垫,第三阶段就好实施了。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管理。
还是拿我儿子来说。之前他去商店买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就拿,虽然有时候规定了只拿一个,他也从来不会关心价格的问题,因为在他眼里,所有的东西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因为钱是我付的,唯一不同的区别就是他拿的个数。
当他自己有了零花钱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会先问一下价格,然后再看看自己手里的钱够不够?再决定要不要去买这个东西。
小家伙甚至学会了货比三家,常常会跟我说楼下超市的和学校超市里一样的糖果,价格却不一样,我要留着钱去买那个便宜的,这样我就可以多买几个了。
当孩子自己真正做了钱的小主人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加体会钱的含义。

第四阶段,开源节流期
如果说前三阶段是教孩子对于金钱最基本的认识认知,那这一阶段就是一种升华了,不仅仅是验收前三阶段的成果还是真正理财意义上的开始,你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比大人还要厉害。
比如跟孩子协商好,孩子表现好的话会奖励金钱,或者孩子帮家长做家务偶尔奖励一次,不要每次做家务都奖励哦,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了。
我一般是在孩子自己去商店的时候,让他帮忙给我带东西,然后剩下的零钱适当的给他,他一般都会存起来,并且知道了如果想多存钱,就要多挣钱和少花钱,但是就算钱不花也就那么多,不会自己涨,所以还要自己去多挣。
这个阶段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孩子的方向,有些钱是能赚的,有些是不能赚的,比如我家里随处可见一元两元或者十元的钞票,但是他从来不会去自己拿,除非我示意他可以拿,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调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就算是爸爸妈妈的,也不要私自拿。

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自己主动感兴趣的时候就是吸收能力最强的时候,所以当孩子开始表现出各种和金钱有关的举动时,千万不要疏忽。
钱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也是孩子们成长必须要接触到的,我相信面对这个问题,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感悟和方法,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不防给我留言,如果觉得我的这个四阶段方法不错那可以借鉴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引导。
其实我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直在摸索学习中,幸亏有一位好老公,他对于孩子的教导我感觉要比我的好很多,比如用事实举例那个,还有去超市列清单只拿一个东西都是他教导的,并且成果很不错,让我也受益匪浅,面对孩子的教育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育儿##慧眼识才计划##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