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郭小郭
1
快晚上九点钟了,隔壁的龚妈妈还在外找孩子。
孩子没找到,可上门告状讨说法的人却找上门来了。原来孩子又在外闯祸了,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时起了争执,失手把人家打伤了……龚妈妈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好不容易把人家支走,自己已是精疲力尽。
龚妈妈是位单亲妈妈,早年与丈夫离婚,孩子由她一人抚养。为了孩子,她没有再去寻找另一份感情,她放弃了很多很多。孩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可孩子偏偏不省心,不听话也就算了,却还隔三差五地在外面惹是生非。
龚妈妈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龚妈妈一次晕倒在下班的路上,同事送她到医院,可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却是想着要给孩子做饭。孩子到了医院,一开口就说自己饿了,一点也不关心生病的妈妈。
同病房的人看不下去了,说孩子冷血,不懂感恩。
而龚妈妈却还护着孩子: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
长大了就好了,这是很多父母的心愿吧,哪怕所有人对孩子都感到失望,父母却永远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2
网易新闻曾报道过一则新闻。
一个叫小颖的女孩子,3岁时,妈妈离家出走了,只剩下颖爸和她相依为命。
一个大男人拉扯孩子不容易,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其他本领,只能干苦力活。
他本想在工地干活,却又抽不出时间接送小颖上学,于是决定捡破烂,既能接送她,还能挣钱养活她。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颖爸靠着捡破烂的钱,把女儿小颖供上了大学。
女儿上大学了,颖爸的时间就自由了,于是找了一份工地上的活。
有天,他买了一份小颖爱吃的鱼香肉丝盖饭,送去给她吃。
那天下着小雨,小颖觉得爸爸跑来找她,给她丢脸了,径直把饭盒打落在地上。
饭盒掉在地上,混着雨水散了开来,爸爸心疼饭钱,把地上的饭,捡起来自己吃了。
因家境不好,小颖用的都是旧版手机。有次同学新买了一款手机,嘲笑小颖的旧手机。
小颖受到了刺激,面子上过不去,当即打电话给爸爸,让他今天必须买最新款的手机给她。
爸爸寻思着,现在孩子大了,经济压力没那么大了,自己口袋里也还有些钱,就答应了。
那天,他中午饭都没吃,就跑去买手机了。
结果,因不吃午饭,且长期缺乏营养,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他因体力不支,倒下去了。
……
看了这样的新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像绝大部分网友一样,我心疼这位父亲,认为他不值。可我又深深地理解这位父亲,父母拼尽全力为了孩子,无怨无悔,他们希望孩子过得好,也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真正地成熟和长大,会懂得感恩。
对于孩子,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的不省心和无知,父母永远也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去责怪他们,哪怕是一句埋怨的话,也很少说。

3
最近一期的《王牌对王牌》迎来了最催泪的一期节目,还珠格格剧组时隔22年再度同框。
晴格格王艳一句晴儿求见老佛爷,老佛爷吉祥”,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2年,晴格格也从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成为了人母,而老佛爷也已经78岁的高龄了,这一跪,包含了多少感情在里面?
如今王艳的儿子球球也已经12岁了。
2006年生下儿子球球”之后,王艳就淡出了娱乐圈,在家专心相夫教子。
在真人秀电影《宝贝对不起》里,球球说他的零花钱是妈妈一给给1千,爸爸一给2万3万,所以妈妈就没有爸爸大气”。
还吐槽王艳只知道花钱,整天浪费爸爸的钱。我妈妈喜欢购物,但购物了之后她就是放那儿不用、不吃,整个浪费我爸的钱。我爸每天赚钱赚得多,一天能赚十几万,但是她天天浪费,最高是一半。”
球球爆料自己有的时候会打妈妈,因为她用脏话骂自己。
还说妈妈摔倒了就看着,爸爸摔倒了一定扶。
在另外一些采访中,球球和王艳互怼好像就如同日常生活一般。
因为这些片段,所以大家就觉得,王艳在家里的地位一定很低,因为球球都这么说他,球球肯定是跟大人学的。
所以,自从嫁入豪门之后,王艳也一直被传出豪门生活并不幸福的传闻。
在这一期《王牌对王牌》节目中,王艳展示了自己儿子送给自己的礼物,王艳表示这幅字是儿子从小到大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收到礼物的那一刻,就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己会把这幅字当作最珍贵的礼物收藏。王艳也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儿子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
更让王艳没想到的是,节目组还来了个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背着王艳偷偷串通球球给王艳录了一段视频,对王艳进行了一番真情告白。
视频里,球球表现得确实谦逊有礼,善解人意。他表示感谢妈妈多年的培养,希望妈妈以后能够开开心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作为妈妈的王艳听到儿子的暖心话语,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雨下。
这一幕让无数电视屏幕外的观众泪目。
为娘的最大幸福是什么?就是看到曾经冷漠、不善待自己的孩子变暖。

4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冷血,谁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温暖的小棉袄,而儿子是暖男。
所以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更爱自己,你对待自己的态度,往往会成为孩子对待你的方式。
给孩子的爱不要太饱和,因为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教育孩子时话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对待孩子要延迟满足,因为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父母也要经常开开小差,孩子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与其给予,不如让他们学会自立,因为你太多的在意,换来的可能是孩子对你的要挟;
不要把孩子放在舒适区,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爱孩子没有错,但不能溺爱,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错,付出的太多,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只有这样才能养出感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