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诗人”是怎样炼成的

上个学期,我们1807班的孩子出了一本属于他们自己的诗集----《初见》,人手一本。

我还将这些诗寄给了《小学生导刊》杂志,导刊编辑袁乐老师直夸我们班孩子的诗灵气飞扬,择选了方向的《我不困》和邓紫裕的《我是一只猫》发表在第八期上,并在导刊内页的星光点点”栏目中还有《小学生导刊》微信公众号上报导此事。

那我们班的小诗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著名诗人金波先生如是说也。小朋友丰富而有趣的想象为童心和诗意连接起一条桥梁。我不过只是带着孩子们走上这座桥。

而当童年遇到诗时又会碰撞出怎么的火花?

写诗开场白:童心童语开童趣

越是不经世事的孩子,越有着未经固化的语言,也越容易有着诗的特点:轻灵,不经雕琢,却原汁原味的美。而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学会捕捉孩子不经意间的童言童语,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记录在册,就是一首令人啧啧称赞,品味悠长的童诗了。

学到月亮的月”字,肖鑫然组了个词:月光”,并且造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句子——月光是我美丽的床铺”。当时我便叹为观止,毫不吝啬赞叹道,肖鑫然真是我们班的小诗人,出口成诗。”

随后,我在家长群里和家长们分享了这句话,肖鑫然妈妈也十分惊喜,我们不禁感叹,写诗哪有想象中那样的难以企及,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童言童语,不就是一首美妙的诗?童年本身不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诗歌?

这样一件因缘际会的事情,却为孩子们语文学习打开了新的篇章:写诗。

从那以后,我请每个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本子,美名曰:童言童语”,专门收集孩子们有趣的话儿。

有一天放学后,钟奕豪妈妈微信告诉我:黄老师,钟奕豪说这个学校好怪,你也好怪。”我当时心里一惊:我怎么怪了?难道我有哪里做得不好的?”我将疑问抛向了钟奕豪妈妈。钟奕豪妈妈也表示她的第一想法和我一样,然后问钟奕豪为什么?钟奕豪说:我觉得自己笨笨的,老师却总是表扬我,表扬我认真听讲,表扬我坐姿端正,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不笨了。”

多么让人忍俊不禁呀,这就是孩子,纯真而美好,永远带着真善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首很棒的诗?经过我一提醒,钟奕豪的第一首诗应运而生了。

怪学校

小诗人:钟奕豪

学校怪怪的

老师也怪怪的

怎么总是表扬我

自己笨笨的呀

表扬我认真听讲

表扬我坐姿端正

突然觉得自己不笨了

而方向的那首诗大约也是这么写成的。家人正催着犯困的方向上床睡觉,方向却想等妈妈回家,迷迷糊糊说了一些有趣的话儿,便成就了我们班第一首登上《小学生导刊》的诗。

我不困

小诗人:方向

我不睡

我不困

妈妈说了

九点钟回来

我真的不困

我要等妈妈

......

我~真~的~不~困~

呼~呼......

而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开始金句频出,石头挺起了大肚子”、树叶落在了泥土里冬眠去了”、抓把风儿洗把脸”等等,真是既有趣又新鲜,下课后我都会给他们记下来,作为孩子们写诗的积累。

写诗进行曲:鼓励指导促诗成

有的孩子童言童语即是一首很棒的诗,但每个孩子并不一样,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同原因,有的孩子灵气十足,有的孩子可能是蜗牛壳,怎么也采不出来珍珠。

这样的孩子在最初写诗的时候并不占优势。在大人们传统印象中,诗人,似乎都是天才。写诗比写文章更加有难度。家长们会怀疑,连写作都不会写的孩子还能写更高难度的诗?有了这样的初印象,再加上自己的孩子确实蜗牛壳里蹦不出珍珠”,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写诗一事并不期待,甚至还会给孩子泼冷水:你会写诗?”你那写的也叫诗?”

彼时,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了,有小部分孩子的诗早已在我的课堂上被浓墨重彩地夸赞过其美妙,很多孩子已经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了。然而刚上一年级的他们,苦于不会写字,拼音也还没学全,只能口头叙述,由家长笔录。此时,家长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芸鸳妈妈就和我说:黄老师,我觉得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我家芸鸳写的都是一些口水话,我觉得太没水平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朋友写得那么好的时候,就更想让她写好一点。于是我老让她重写,她都不愿意写了。”

我早就在群里和家长们说过无数次:不管孩子的童言童语是否精彩,我们都可以装模作样地收录进本子里,然后告诉孩子,这句话说得太妙了。口头作诗就算作得不好,你都要诚心诚意地帮孩子写下来,然后鼓励孩子这首诗写得很好。

不过是善意”的谎言而已。孩子才这么小,愿意已十分难得,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更愿意做这件事情。人们往往更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而孩子写诗,擅不擅长,却是由大人——老师或家长说了算。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判断作品的好坏。当我们说写得好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写得好,从而更愿意去写。写得更多,才会写得越来越好。

这样的循环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样的良性循环,只会让孩子写得越来越好。

所以,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去鼓励他们,给他们写长长的评语,给他们写表扬信,当众念他们的诗,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举手的事,对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照亮了孩子写诗的路。

比如前面提到的芸鸳,她妈妈按我说的,改变了对她写诗的态度后,这个孩子开始着迷般地爱上了写诗,前面写的确实不太出众,可是写了一个学期后,总是能被她的诗惊艳到。

花儿,你为什么这么漂亮?

小诗人:李芸鸳

花儿,你为什么比我漂亮?

我知道了

因为你有美丽的花瓣裙

我想跟蝴蝶借一对翅膀

这样,我也有美丽的衣裳了

还有的孩子,写出来的诗永远是千篇一律,读之乏味。就像雨萱小朋友,她爸爸直言不讳地说她每天写的东西都是换汤不换药,她妈妈和我却一直鼓励和表扬雨萱,所以她也兴趣浓厚,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写日记。

让我们来看看她一贯的诗风:

外公

外公外公,聪明绝顶

外公外公,头发光光

外公外公,胡子扎人

外公外公,勤劳勇敢

外公外公,最喜欢我

小毯子

小毯子,毛茸茸的

小毯子,软软的

小毯子,别看它薄,但很暖和

小毯子,陪伴我每一个晚上,

我爱我的小毯子

小熊猫

小熊猫,真可爱

小熊猫,黑白配

小熊猫,吃竹子

小熊猫,胖嘟嘟

人人都爱小熊猫

大概每一首都是如此,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下手,每天如此描绘一番,写得稍显灵气一点的就是一首是《四季》的仿诗。

四季

桃花红红,它对燕子说,我是春天。

海浪弯弯,它对海鸥说,我是夏天。

树叶黄了,它飘落下来说,我是秋天。

雪花白白,它落在小朋友手上说,我是冬天。

虽然雨萱写得并不出众,但是我和她妈妈都一直在鼓励她,她也一直在坚持着。

不过,等到上学期后半学期,孩子们开始看图写话的时候,就凸显出雨萱长达半个学期坚持写诗的优势了,思维非常快,条理很清晰,课堂上的看图写话都是完成得又快又好,至此,我也深感欣慰,只有写得多,才会让孩子越写越好。

这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她便开始了从量到质的飞跃,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现在质变的诗吧。

空中泡泡

小诗人:陈雨萱

五彩缤纷的泡泡

漂浮在天空中

如果我坐在泡泡里

不就变成了一朵彩云了吗?

如果泡泡嘭”地破了

我不就变成几滴洒落下来的雨了吗?

我还请张腾予爸爸做了两张诗报,把孩子们的诗设计成海报,印发出来。期末了,请家长挑选孩子写得好的诗,诗配画,做成我们班的诗集,放到我们的图书柜上供借阅。并且还将他们的习作贴在教室里面展示给孩子们看。

家长会上,我还教家长们在简书上创建账号,将孩子们的诗登上去,并且投稿。可以多创建几个小号,或者发朋友圈,多给孩子们评论或点赞,来鼓舞孩子们。另外还在小学生导刊·中国童话网”上开通了班级账号,专门给孩子们投稿。

所做之事,让孩子们收获了写诗的成就感,有了成功的体验,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写诗交响曲:联想想象丰诗作

想象,联想应该是写诗的源头。谁也不知道一个个孩子的小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他们的感觉和想象比大人更灵敏,更大胆,更有趣。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可能先天的想象力在后天大人们一板一眼的教养中反而被锁住了,需要一把钥匙去打开通往想象王国的大门。这个大门被打开后,往往孩子们能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在平时,我总会告诉他们要去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身边的事物当做我们一样的生命体去看待,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也可以是你的亲人或老师等等,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事物。

孩子们最喜欢写的诗的类型也正是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我们先看看大部分孩子是如何诗化身边的事物的。

铅笔

铅笔有长有短

铅笔有各种颜色

铅笔能写字画画

铅笔真棒

不用怀疑,这就是大部分一年级孩子原生态的诗。或许他们确实很会想象,但是却不知如何将想象融入到我们的诗中,或者说想象力还没有被完全开启。我们需要给孩子一把想象之门的钥匙。

这时我会引导孩子们想象,倘若铅笔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你和他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呢?你和这个好朋友是怎么相处的呢?你们如果要分离了会不会难过呢?

于是,在全班孩子绚烂多姿的想象中,我将孩子们的语句进行汇总,就成了一首极其优美的诗:

纠结的友谊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你每天陪伴我

最初,你是如此苗条

细细长长

可是,和你相处越长

你变得越来越短

我不知道

是否该继续将你写下去

写完了作业

却消失了你

这般纠结的友谊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次想象力的放飞,拘束的想象力随着我的启发也越来越大胆和无所拘束。童心的直率和纯真也在诗意中更加的鲜活。

在这样的反复练习后,孩子们也能写出很多充满着想象力的诗。

小贝壳

小诗人:张钰彤

小贝壳

你为什么会走路?

因为一只小螃蟹钻到我的肚子里

弄得我好痒

所以我笑得在地上打着滚

花儿的冒险

小诗人:陈晟祺

花儿骄傲地告诉小草

我冒过险

小草不解

可我从来没见你去过哪

花儿神秘地说

我小时候冒过险

当我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

埋在泥土里

看见了蚂蚁的家

看见了蚯蚓的家

还看见了屎壳郎的家

写诗伴奏曲:积累背诵夯诗源

除此之后,我还积极鼓励孩子们多背诗。我相信,孩子们在童年能够吟唱更多的诗歌,一定会让他们有一颗更富于观察和联想的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背诗,也为孩子们的诗歌创作涌来徐徐清泉。

所以,我和孩子们经常会一起在课堂上品读名家之诗,探讨哪里写得好,并学习这些写的好的地方,品完诗后,我便会鼓励他们模仿名家大作。

例如金波爷爷有一首很著名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诗人:金波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你猜,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会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我会飘到广场上,

堆个胖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我更愿飘落在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亲亲她,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孩子的仿写也十分精彩。

如果我是一片树叶

小诗人:赖羿菲

如果我是一片树叶,

你猜,我会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会飘到小河给蚂蚁当船,

我还会飘到蚂蚁窝给他们当棉被,

我还会飘到雪地里给虫子当被子。

我会变成绿色飘到春天,

我会变成黄色飘到秋天。

我会飘到沙滩上,我还会飘到屋顶上,

我也会飘到小朋友实验室,

哎呀,我落到地上了,风快回来。

初次教孩子们写诗,孩子们初次写诗,不经意间,孩子们创作了这么多精彩的诗篇,孩子们所见所思都可以在诗中趣味盎然,为我和孩子都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诗集《初见》名字的由来:初与诗相识,见自趣中生。”一首首诗,闪闪发光,照亮了一个个耀眼的生命。光的源头,就是一颗颗真善美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