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思想上还没有成熟。在家一贯都是你搭理的,都是你按排好的,孩子能上大学,也是你们付出了不少心血的,也是有你这位能行的好妈妈的功劳,等孩子放假回家来,给孩子慢慢讲,原来是你操心孩子,现在可以让孩子操心你了。看着孩子上大学了,个子那么高,可是人的思想还处在小孩子阶段,还不会那么做事呢。
###我几乎就不给家里打电话,本科一个学期回家一趟。和爸妈说啥?说我吃的好?说我不开心吗?我一直都很独立,没啥需要他们操心的!我本科毕业自己找的事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都是考上了再说我把工作辞了,尽管遭到家里强烈反对,我还是去读了。毕业凭自己本事进高校干行政工作,也是确定了再和家里说的,就连结婚都是确定要结婚钱才带女孩子见家长,让父母上门提亲的!工作几年后,同样没告诉父母考博士,确定复试再说的,考上同样辞掉工作。父母已经知道:孩子大了,会自己事情自己解决,父母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打电话,多回家。(相信你的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
(后加:很多人看了我的回答,给大家造成了冷血的印象。在此回答大家:我和父母之间关系很好很和谐,电话确实很少给父母打,不仅是读书期间,包括现在,因为我毕业后父母被接出来市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况且老人家很传统,电话自然少。很多决定没有和父母说,是因为父母没有读过书,观念相差太远,但是这些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都是和妻子(包括朋友时期)商量后做出的,但不影响父母对我的决定事后的认可。最初写这回答,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一,孩子不打电话没有问题的,相信孩子,孩子大了,很多事情都会处理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二,父母生活的重心应该在自己两人的生活上,而不是天天扑在孩子身上,哪怕孩子离家很远,明明知道孩子很好,还是不停的电话,这好吗?)
###我来说一下我老公!我跟他结婚后发现平时他几乎不给父母打电话,平时回他家他也没有买点什么东西回去给父母!说真的作为儿媳妇的我惊呆了!因为我家是一个重亲情的家,我哥也是我父母辛苦供读书出来的!每次回来都会给我父母买各种礼品还有钱啥的,当然我父母每次对我翘首以盼,儿子回来了很高兴一家人坐一起各种聊开心的事情!可是我老公不这样,后来每次去他家我总觉得作为儿子儿媳妇要买礼品孝敬公婆,所以每次我买,他会说不用买,我还是买,现在网络方便了我只要公婆缺啥我直接买啥寄回去!但是我发现公婆也不像我父母那样对儿子儿媳妇孙女回去那么热情!
比如一次端午节一家三口回去,提前电话不接,到家了也没人,各种找公公干农活回来了去找打麻将的婆婆,下午4点到家中午没吃饭,婆婆竟然归来就跟我女儿打招呼出门了,公公还说我们没吃饭,我一开始以为她出去买啥煮给我们吃,半天没回来我问老公他妈呢,答打麻将去了呵呵!从此以后还没阻止我给买东西,但是这样的发生多了,我才发现公婆家亲情淡漠,也偏心!老公亲情也淡漠!但是我还是做儿媳妇该做的好了!
后来各种打听老公家以前的事情,他对我说读书大学欠学费,生活费都困难,他很自卑,班上一半以上都考研了,他放弃了,父亲责备他怎么不考研他说生活费都没有怎么考,整个班就他欠学费,直到毕业自己挣钱还学费拿到毕业证!没有拿到毕业证当时对他的就业影响很大,但是他父母从来没说什么!一直说我老公没用搞得他很自卑!现在再加他父母偏心他心里更难过了!电话很少打!我也被伤透了更不想打了
###我在省内上大学,不过不是本地,也算是在外地吧,说说的我的经历。
刚上的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周都会给父母打电话,节假日父母生日也都会打电话,这样一直持续到大三。
后来到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谈了个女朋友,然后每周都会花很多时间陪她,特别是周末,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陪她,然后回宿舍很晚,所以,后来就很少给他们打电话了,除非是有事,刚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
到后来,我爸妈见我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就直接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和情况,偶尔跟我开玩笑说,有女朋友了,就把父母忘记了。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是,我也感触到很多,毕竟我没在家,家里有爸妈两个人,而且上班时间还不一样,所以他们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现在,我又不给他们打电话,他们更无聊了,一个人在家,心里想的都是我,都在为我操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以后,我也有很多的感触,确实是我没有太在意爸妈的感受,只顾自己玩耍,虽然陪女朋友是应该的,但是抽空给爸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多关心一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还是应该的,自己有这个时间,也有这个责任。
所以,我又回到了那个以前的我,每周都会给他们打电话,问一下家里的情况,同时也跟他们聊聊我的近况
###我听到一个大学毕业的高端人才,父母以农为生,把自已唯一的一个儿子供着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一个很体面的工作,这个该子一表人才。毕业后被一高干女孩相中,然后结婚生子,本人在中国驻外大史菅工作。当然成了国家的人,尽忠就不能尽孝,工作脱离不开也是事实,但是自参加工作后两三年也回不了一次,也不常给父母打电话,如果是父母给打电话去,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问最近又没钱了吗?当然他每隔一段时间会给父母打些钱,但是钱能当做亲情吗?他的父母想见见孙子,儿媳妇也不习惯农村生活,也不向回带,每逢逢年过节,父母看到邻居们的孩子带着礼物和孩子回家看望父母,他心里总是特别憋屈。回到家都是以泪洗面。特别是春节期间,老俩口呆在家里连门都不出,在外人看来儿子干的事不小,但是对这个孩子的父母来说心里老是不高兴。我有一个朋友叙到他儿子的时候,都非常气愤。他说:他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平时不给他打一个电话。一旦打电话,张口就是要钱。没有钱了,才打电话要,其他的事从来不主动给他打电话,真是气人!
这种事情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外地上学的子女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有各自的生活,有时候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的。
第一,子女在外地上大学了,都已经成年人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也非常强了,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了。所以在外地上学的她们,有时候就不太想跟父母交流了。一些小事他们自己都能够解决,不想麻烦父母,也不想让父母操心了。
第二,子女在外地上学,有时候学习也是非常紧张的。在学习之余,上网玩手机看什么电影电视的,有时候感觉到一天到晚都是忙,也想不起来给父母打电话。觉得没有什么大事,也懒得给父母打电话。
第三,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子女们的生活,甚至于整天为着子女提心吊胆。一旦子女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父母都感觉到失落很多。对于父母的这种爱子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在外地的子女能经常给父母打一些电话,就是没有什么事可叙,报一下平安,对于父母来说也是很开心的,很知足了。
我孩子是去年上的大学,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很长时间没联系我们,也没给我们打电话,我当时想,也许因为刚上大学忙,没时间打电话。隔了段时间还没联系,我就坐不住了,主动用微信联系到他,跟他聊了聊,了解了他的近况。
这以后每隔时间,他中午休息的时候,会在微信跟他聊几句,了解下他最近的情况。孩子在要生活费时,会主动联系我们,在节日的时候,会发个微信祝福一下!我一直关注他们学校的微信公众号, 这样能了解他们学校的活动,以便跟他聊天的时候有话题。
现在已经是大一下学期了,孩子不在家已成为习惯,我忙着自己的事情,只是隔段时间我会主动联系他,知道他在学校里一切平安就行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说我作为一个在外学子的感受!
我记得从大一在外面上学,我就会给自己定一个规矩:记得经常给家里打电话!
原因很简单:家里只有我妈一个人,我怕她太孤独!我心里难受!
我妈有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一个,对!我是个男孩,还有三个姐姐。姐姐大都成家,只有我一个人还在上学!父亲几年前得病去世。以前挺大个家就只有我和母亲了!经常吃饭的时候,我妈都会笑着说:看看以前一家人一起吃饭多热闹。现在虽然有肉有菜的,可是总感觉没以前吃着香,吃着开心!
我虽然不是母亲的小棉袄,但是我觉得我总能懂我妈的心思。母亲,是个爱热闹的人,怕一个人。母亲平时爱交朋友,为人也大方。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总能说出一些让我们这些上学的人信服的话!我和我的几个姐姐从小就被母亲教育。她能教我们总是那一句话:咱们虽然穷,但是要学会做人!对啊!学着做人,我二十几的人了,总是去想母亲十几年前讲过的话,觉得母亲真是个哲人。对于我来说,这句话改变了我太多,也让我受益颇多。
孩子大了,总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长辈的爱。就好像总想说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妈妈!对于我来说竟然是那么的难!
总想着打个电话,问问吃饭了吗?我家孩子初中就去了外地上学。当时孩子宿舍有电话,八个人一部室内电话。我考虑如果是我打电话过去,不好掌控孩子在寝室的时间,也怕电话干扰了刚开始适应住宿生活的孩子。就跟孩子约定由他打电话回家,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遇到自己开会什么都压低声音或者离席接一下。期间孩子上课的楼道每一层也有电话。因此他往家打电话可以做到无障碍全沟通。如果有什么细节我保持跟孩子班主任的qq或短信联系。
这个习惯就一直延续下来。初高中六年,沟通顺畅。孩子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说一嘴。我也尽可能全方位提供我的感受、看法、建议。
孩子上了大学,因为看过好多孩子只有要钱才有联系。第一学期我跟孩子约定一学期的费用大约每月一千五,一次性给五千,到校后发了学校卡就给。希望孩子用有计划有克制的消费赢得信任和自由。当然,期间孩子有相对大笔的消费,我也是酌情剔除在1500里面的。我不希望用钱绑着孩子跟家的联系。后来就一万一给啦。
大学开始孩子上网的时间自由了。因此我跟孩子也不局限电话联系。有时候QQ有时候电话有时候短信。非急事孩子会控制着不再上班期间电话。有时候一天多个有时候两三天一个电话。如果偶尔的几天没打电话,娃娃会说妈妈,我居然都好几天没打你电话啦!”我呢,非急事不打电话过去。有一些需要沟通的信息,想说的话,都QQ了。孩子一天半天看到了有时间就会耐心回复。没时间自然不会跟孩子强抢。因此我们的联系是紧密而自由的,是温暖而通畅的。一般情况下孩子走在路上或者吃饭时间会给我来个电话。细聊。每个月500分钟的免费时间大多都用完。孩子考研、找工作准备期间就大大不够用。去年孩子第一次出国,用的就是打国内无限量的套餐,他走路、做饭等等有闲的时间就可以跟我无限制畅聊,聊新鲜事,聊想做的事,聊糗事,聊日常。聊申请,聊方向,聊计划。聊成功聊烦恼。
如今出国读博了,用的还是无限畅聊的套餐,聊的内容有点变化,会刻意的关心我的情绪,会避开我休息的时间,会利用视频让我看他安放好的生活,
###昨晚跟朋友边散步边聊天,我夸他家儿子懂事,情商高。朋友家孩子九月上大一。刚去大学半个多月,恰好先后遇到教师节和中秋节,孩子微信上分别给我发了祝福短信。朋友听了,反倒说要感谢我,因为孩子上大学之前,有一次在他家跟他爸聊天时,恰好接了我家儿子电话,于是话题自然转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说,孩子从大一到现在博士即将毕业,坚持每天晚上给家里打个电话。孩子妈妈在家,我在乡下上班,周末才回家,孩子每天分别给我和他妈妈各打一个电话。每天晚上接电话,是我们家的保留节目。虽然简单几句话,却是很暖心,很骄傲的!也许是朋友家孩子听进心里去了,自从到了学校后,也能每天都给家里打个电话。一个电话,花不了多少时间,简单几句话,既让父母安心,也借以表达对父母的关切,多好的事,为什么太多的孩子就想不到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