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不过花期不同,需要你精心培养

许多家长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短处与别人的孩子长处进行比较,诸如:你看王叔叔家的孩子多优秀啊,每次都考年级第一名,你要是有他一半的努力,我就心满意足了;你瞧陈阿姨家的孩子多乖呀,这么小就能帮妈妈分担家务了——再瞧瞧你,除了贪玩好耍,什么也不会做……,可以看出都是想为自己好 ,并没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

为什么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家长希望通过比较,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奋发向上、奋起直追,成为与别人的孩子一样优秀的人。

家长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会让孩子误认为爸爸妈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而不喜欢自己。

由于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无法理解父母内心的真实想法,只会通过父母外在的语言和表情,来判断父母是否爱自己、关心自己。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时,内心就会十分惶恐,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让他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无助,甚至产生被遗弃感。

另外,与别人比较,还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

通常情况下,父母是拿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这样比下来,别人的孩子完美到了极点,而自己的孩子差到了极点。所以,父母难免会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甚至会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和指责孩子。

每个人都是好面子的,孩子也是一样,也有自尊心的,要给孩子留足面子。

父母夸赞别人,贬低孩子,无异于拿别人的优点来羞辱孩子。结果,父母不但没有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反而让孩子愈加自卑了——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最信任的人,如果父母都觉得他们不行,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鉴于此,父母应该这样做:

首先,父母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我们既要能看到孩子的不足,也要能看到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无一例外地都有缺点。父母不能忽略孩子的优点,更不能将孩子的缺点扩大化。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点,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强大——因为一个优点加一个优点,不就等于两个优点了吗?虽然现在你很棒,但在有些方面仍需要向别人学习。

其次,父母要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

的确,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发育快,而有的发育慢;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而有的学习能力弱;有的孩子顽皮好动,而有的乖巧文静;有的孩子能说会道,而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孩子有较强的乐感,而有的孩子天生五音不全……

父母要尊重这种差异,并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给予合理的引导,千万别拔苗助长,或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再次,父母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每个孩子都像一朵花,有的花开得早,有的开得晚;有的花呈红色,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白色……

但只要是一朵花,它就会有开放的时候,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适当地修枝和施肥,然后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