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不太注意自己的态度,甚至觉得在人前批评他们,会让自己有威严。小孩子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在家长眼里就觉得只要是错误必须要纠正,至于是不是在外人面前批评,家长并不是特别的在意,毕竟孩子还小,面子还不那么重要。
小董家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还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爸爸却不懂得如何教育,总是批评孩子不如班上其他的同学。但是孩子在学校里的成绩还算是出众,总能考上班上前5。就是因为受不了爸妈在家里的指责,孩子离家出走了。后来才被警察找到,而这时小董,也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错了。

自古以来就有谦虚敬人的说法,但是运用到父母教育孩子身上就完全变了样子,父母觉得贬低自家孩子,夸赞其他孩子才可以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实际上在夸赞别的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好像做什么都比别人差了一大截。
有些愚昧无知的家长更是盲目轻信一些古训,觉得让他们难堪就会长记性,下一次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了。实际上在让他们难堪的时候也是在打击他们的自信,时间久了孩子更不会意识到错误,反倒会尽量避免在人前说话变得越来越自闭,什么都不做,自然就不会犯错。

家长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越小他们就会越在意某些事情,尤其是情绪化的东西。如果不好好的管教及时疏导,长大之后性格会越来越极端,双方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糟糕。
在教育过程当中千万不要用激烈的言语去刺激他们,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试想一下,如果成年人在面对上司的时候永远都被批评,甚至还是当着全公司同事的面,估计自己心里也不会舒服吧。

总是批评孩子,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些小事。如果好好和他们沟通,还可以督促孩子更好的成长。可是恶语相向不仅没有办法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错误到底在哪里,会在做事的时候变得谨小慎微,无论是做什么都会很害怕。
小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一点点批评可能就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有些天生自尊心就特别强的孩子在被批评之后,心里会很难受。
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经说过,想让孩子失去自尊心方式很多,速度也很快,但是想要重新建立是相当艰难的,而且这个过程也很缓慢。

小孩子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他们很好奇,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去尝试,小孩子更是特别弱小,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社会,犯错是正常的,只要正确的引导加疏导,他们就会变得更加成熟,可是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只会批评,渐渐的他们就会畏手畏脚,虽然心里对某些事情很感兴趣,可是想到之前的经历和感受,就会打消去尝试的念头。
父母在贬低孩子的过程当中根本就没有交流,只是一味的去批评他们,渐渐的养成了他们不会和别人交流的习惯,从而性格上变得孤僻,不愿和别人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多疑内向怀疑自己,慢慢的他们就会变的很暴躁,容易和父母起肢体冲突

英国有位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父母如果不去宣扬孩子的过错,他们就会越在意自己的名誉。
反之如果父母老是在其他人面前去贬低孩子,时间长了他们就觉得名誉没那么重要,长大之后,如果别人说他们不好,孩子也不会反抗,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虚假,为了去维护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非常小心活得特别累。

小孩子会犯错很正常,任何人都有可能出错,先要评估一下他们做错的严重程度,之后进行调整。家长必须要尽快的平复下来,用更平和的语气和他们沟通。先是让他们意识到错在了哪里,之后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小袁去小董家里玩,结果他的爸妈坐在一块就讨论孩子的事情,本来想总是想听听他们在聊什么,结果听到的全都是爸妈贬低自己的话,她开始想爸妈是不是不爱她了。
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家孩子,其实是一件非常没用的事情,这么做并不会让孩子有危机意识,反倒是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有些自卑。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无论是行为还是精神都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
比如:孩子如果上一次考试没有及格,但是经过努力之后,成绩达标了,适当的就可以用言语给他们一个鼓励,或者是给他们一个抱抱或亲亲,告诉他们做的不错。等到下一次成绩进步得更快一些,就可以带他们吃一顿好吃的,孩子们就会觉得父母还是很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可以得到一些奖励。

家长和小孩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看上去年纪更小而已,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要把他们当成个体,孩子可以独立思考。要给予他们尊重,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在家长的心目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渐渐的被别人需求,被别人认可,就会变得更加自信,进一步的推进了双方的亲子关系。
如果在教育过程当中实在是把握不好尺度,就换位思考,爸妈试着和孩子的身份互换一下,那他作为孩子,自己所用的方式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就不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或者是教育他们的时候,学着平视孩子,蹲下来或者是坐在沙发上,这样可以建立一个更好的沟通。面对面的去交流,能够更明白或者是更清楚的观察到他们的情绪,孩子如果不想回答或者是想要刻意逃避,在眼神中就会有所体现。

小的时候正是性格和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段时间他们也很重视自己的名誉,家长在教育时不要让他们难堪,甚至不要在公共场合讨论是非对错,哪怕是他们做了一些极其错误的事情,也要先平复情绪,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有多不对。当时可以先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你做错了,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有些孩子懂事是因为她们自强也有自尊心,既然有荣誉感就需要小心维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小了,无论是讲什么都不懂,孩子本身对周围的事物不是很了解,父母一定要学会沟通,而且要耐心慢慢的去疏导他们,才能够让孩子逐渐成长。
倾听有的时候比表达更重要,学着走进孩子的内心,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更有助于之后的培养和成长,知道他们想要学什么?之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大人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旁指导加协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