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小名,农村孩子的小名富有乡土味道。
从小,农村孩子总有一个小名伴随着他们成长,甚至伴随一生。农村孩子的小名,随意、活泼、朴素、风趣。有趣的是,在农村,小名的作用超乎我们的想象,有的人甚至到了7、80岁还是使用着狗蛋、二娃、狗生”的小名,让人忍俊不禁。
今天,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种农村取小名的规则:
规则一、阿”+X;小”+X
这是最为常见的取小名的规则之一。农村孩子都有自己大名,家人就利用大名中的某一个字,通常是最后一个字,并且在该字前面加上一个阿”或者小”来做小名。例如,有的人名叫朱飞”,那家人就会给他取小名为阿飞”、小飞”。
规则二、叠词
农村取小名,叠词的使用也是非常常见的。利用孩子大名中的某个字,并使其叠词化”,就形成了小名。例如,有的人名叫朱飞”,那么家人就会给他取小名为飞飞”。
规则三、排序去小名
农村一家子里孩子也比较多,有的家长可能没有文化,或者没有耐心给孩子取小名,于是,直接按照孩子出生的顺序和大小,依次取小名。例如,老大、老二、老三”,大姐、小妹、幺妹、小弟”等等。
规则四、结合自然型
农村孩子在农村出生,加上农村有敬畏自然的情怀,于是在给孩子取小名的时候,家人就会结合自然环境。比方说,孩子出生的时候下起来雨或者雪,孩子的的小名就会是雨雨”、小雪”;如果孩子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节气,那么孩子的小名可能就会是小满”、春春”......
规则五、贱名好养活型
农村有一个俗话:贱名好养活”。所以,有的农村家长在给孩子取小名的时候,就往贱”里取。比如,狗娃、羊儿、牛生、虫虫”等等小名都是如此,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规则六、身体素质型
农村小孩的身体素质一般都特别好,当然,每个人都有自身身体的特点。所以,农村有的家长就依据小孩的身体特点给取的小名。比如,胖的孩子,直接取小名为胖胖”;皮肤黑的孩子,直接取小名小黑”;脚大的孩子,直接取名大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