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人本主义观点:想让孩子成才,该管的不是成绩,而是培养自尊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成功成才对吗

说到优秀”,说到人才”,自家孩子不爱学习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总会不由自主地把心提了一下,随之焦虑和无奈就涌上心头:唉,怎么办呐?掏钱补课请老师,我们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可他学习成绩还是不行。唉,就不是读书的料,成不了才的。”

不是读书的料就真的成不了才吗?这种想法对孩子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伤害呢?

人本主义观点:想让孩子成才,该管的不是成绩,而是培养自尊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生来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或者说是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也有说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么想:既然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需求,那么只要没有阻力横加阻挠,每个人都是会为自我实现而去努力的,因为这是他的需求。是不是这么个理呢?起码我觉得人本主义给我们传递的思想就是这样的。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成功成才对吗

话往回说。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愁白了头,这到底是孩子自我实现路上的助力还是横加阻挠的阻力呢?我们家长又到底该怎么做呢?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动机,也就是由人们内心产生的 ,希望成功、追求卓越的高级诱因。卡尔·罗杰斯把动机的内在源泉成为实现的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爱德华·德西把相似的内在力量称为自我决定的需要。这都是在强调一个词——动机。人本主义的理论根本就是动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保护好、利用好孩子的动机,孩子的自我实现就会靠着他内心的诱因或者动机自觉地进行了。

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想让孩子成才,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他的动机,让孩子自身的动机激发他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怎么样才能最有效地保护好孩子源自内心的动机呢?那就要培养孩子的自尊。

自尊水平低下

什么是自尊

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是怎么给自尊定义的。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如果个体把他予以积极评价的角色看得比较重要,他就有高水平的自尊。我们换一种说法来解读自尊,自尊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自尊水平的高低是要看个人对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评价的总和。如果一个人看重的是自己积极的方面,那么,他就有着高水平自尊。相反,如果一个人老是吹嘘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这也会被认为是自尊水平低下,以为他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们知道,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还有情感和社会交往。所以,孩子的角色也不是单一的学生而已。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在积极的方面,那么这个孩子就是有高自尊的孩子。学校和家长最该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看问题,引导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但现实中,很多孩子的长处都被学习成绩不好”而掩盖了。家长拿着放大镜看孩子的成绩,而对孩子的有点视而不见,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高水平自尊的,因为他只会强调自己消极的角色。

自尊水平低下

所以,我们得很清楚地认识到:不是读书的料,难以成才”这种观念会直接打击孩子的自尊,严重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低,那内心的动力源泉慢慢就枯竭,就没有了。

有个跟我一起长大的发小,他学习成绩不好,但是篮球打得非常棒,初三的时候还代表县里去打过比赛,也得了名次。学校奖励了他一套校服和一些文具。但是,当他把奖品拿回家的时候,他妈妈说:这有什么用?又不是学习好,又不能当饭吃,也就是出死力的。”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我发小是被他妈妈的这段话伤着了。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师都劝他读高中然后考体校,但是他说考体校也是要考文化课的,他肯定不行。现在想来,发小的妈妈当时的做法就是在践踏孩子的自尊。自尊水平低的孩子,是很难去自我实现的。

人本主义

自尊水平低下的表现

美国学着马修·麦凯和帕特里克·范宁合著的一本书《自尊》,书本提到:如果你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受不到自己的自尊,生活将苦不堪言。”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感受不到自己的自尊,生活同样也会苦不堪言。你会时时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就算你有别的一些长处,你很快也会自我否定了:那没什么用。”可见,培养孩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是多么的重要。

自尊水平低下的人很喜欢给自己找一层保护壳,比如:叛逆、放纵、网瘾、游戏瘾、抱怨、没有效率的学习狂等等。他们会用这些保护壳给自己找借口:

我就是叛逆点,要不我学习也挺好的。”

我就是喜欢玩游戏,要不我学习也会不错的。”

我得努力,考不出好成绩我怎么对得起家里人啊?”

反正我也努力了,考不出好成绩你们也不能说我什么了。”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去掩饰另一个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是自尊水平不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如果自尊水平高,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就会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努力,并且会扬长避短,避开自己的短板。当他有方向的时候,内心的诱因——也就是动机就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自我实现

自尊水平低下的原因

孩子自尊水平低下,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孩子自尊水平的低下往往来自身边亲近的人的批评和指责。

孩子早上上学,刚起床妈妈就开始催:你能不能快点?磨磨唧唧的,什么事都做不好。书包还没收拾吧?看你能干啥?看你除了吃还能干啥?

孩子作业没写完:你看看你,不长脑子啊?为什么别人能写完作业你就写不完呢?你是猪脑子啊?

孩子考完试:不用看了,就你这点成绩也就是扫大街的料。你这智商也不知道随谁了。

……

这些话是不是都很耳熟?是不是和我们数落孩子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话一样?也就是这些话戕害了孩子的自尊,让我们的孩子自尊水平越来越低。慢慢地他好像对什么都没了兴趣,做什么都像是在打发时间。上网是为了打发时间;交坏朋友也是为了打发时间;甚至就算坐在书桌跟前,也只是一种应付,他想打发时间而已。我们经常会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去做践踏孩子自尊的事情。

自我实现

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是问题孩子,那你就该反思一下,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培养过他的自尊,你有没有践踏过他的自尊?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读书的料,那你更不要打击他的自尊,因为你的打击不仅不会改变他不是读书的料,而且还会让他成为什么都不是的料。

自尊水平低下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体系

人本主义强调,要培养完整的学生”,也就是各方面都要兼顾到,都要给予肯定。成绩不行,就强调他其它方面的优势,只要他自尊水平没有受挫,他一样会有内在的动力去指引他成他想成为的人。

既然我们知道了自尊的重要性,那我们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呢?

一、要好好说话。

有的父母,心里明明很爱孩子,但是在平时说话的时候总是夹棍带棒的,要么挖坑,要么嘲讽,就是不会好好说话。还美其名曰:刀子嘴豆腐心”。孩子还没感受出你的豆腐心呢,先被你嘴里出来的刀子伤透透的了。好好跟孩子说话,该表扬,就说表扬的话,该批评,就说批评的话,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

对孩子要表现出慈爱、关心,尊重他感兴趣的事物。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人本主义

二、不要把小事提升到道德层面。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把笔忘了在学校了。就这么一件事,有的妈妈就开始发飙了:一天就吊儿郎当的,你根本就不尊重妈妈。笔是不是妈妈辛苦挣钱买来的?你一点都不爱护,你就是个自私的人,从来不会想到别人……。面对这样的数落,刚开始是会内疚的,但是这样的话重复多了,他就不会有感觉了,他的自尊水平太低了,感受不到他自己在这样的事件中该承担什么责任。这就是我们说的把孩子说皮了,不起作用了。

自尊水平低下

三、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告诉孩子你引以为傲。

家长的肯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你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有可能就会转化成他内在的动力。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的,字写得好、歌唱得好、辨别方向能力特别强、喜欢做饭、喜欢拼乐高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你肯定孩子的闪光点能让孩子增加自信,提高自尊能力。

动机

四、让孩子知道你对待失败的态度。对待失败的态度决定你能不能成功。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输不起的人基本没什么赢的机会。所以,让孩子知道你对待失败的态度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考试失利了,如果你云淡风轻地、根本不当一回事地说:失败也是很正常的呀,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我相信你!” 父母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他心灵上的支持与爱护,孩子才能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马斯洛

五、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比较。每个人的气质、性格都

不一样,父母要选择与孩子处于相同阶段的比较对象,这样子有利于增加孩子的自尊。比如,你明知学习不是你孩子的强项,你老拿他和班里的第一名比,这种行为就会打压他的自尊。

马斯洛

虽说追求自我实现是每个人的需要,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是靠学习出众来达成的。我们只有尊重个体,让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我们必须好好地培养孩子完整而统一的自尊体系,这比拿好成绩更重要。拿好成绩只是一个阶段的能力证明,但是完整统一的自尊体系却关乎一生的成就。

现在想想,是不是会为曾经对孩子说过的那些狠话”而自责呢?那就从现在开始,再也不崇尚批评教育”,再也不正话反说,再也不小题大做。做一个懂孩子的人,不伤他自尊、不灭他士气,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与支持,欣赏他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不急不躁的心态,等他,并让他成长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

Miss韦,英语老师一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爱工作、爱学生,有需要咨询我英语学习及学生心理问题的就关注我,@Miss韦英语给我留言,希望我能帮到你。如果文章对你们有帮助,也希望你们点赞转发,多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