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有多久没有鼓励孩子了?

文/熊猫YKZ

今天第四节课,我上了《母亲的鼓励》一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我早就读过的文章,讲的是一位母亲参加了儿子的三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老师给儿子的评价都是不太好的,但是每次母亲都用善意的谎言来鼓励儿子,最终使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你有多久没有鼓励孩子了?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完成课后练习题中的一个表格,朗读老师和母亲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母亲为什么会说这善意的谎言。最后,升华了主题,让他们从文字中感受浓浓的母爱。

结束教学后,我让孩子完成了课后练习题的说写双通道”,让他们把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写了下来,然后问他们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吗?为什么?你希望父母怎么教育你?

通过这样一个调研,让我发现了每个家庭选择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或许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在这个爱的承受者”孩子眼中,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班一学霸这样写到:平时我要一不听话,我妈就衣架伺候,我能体会她的用心良苦,她希望我记住教训,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但是,我更希望她能用语言来说服我,免我皮肉之苦。

我没想到学霸也会受皮肉之苦,哈哈,班级里的同学还说他妈妈从来不打他,爆料说他要什么有什么,当然,这只是同学之间的玩笑罢了,我想这位学霸的母亲是如何教育他的,应该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教育方式

有的孩子是这样写的:我的父母选择的是口头教育,虽然没有棍棒加身,但是我不能体会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更希望他们在我考试没考好时不要批评我,而是鼓励我,帮我分析错题。不要在公共场合骂我,批评我,到家里再说我。不要大声对我说话。

读完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多了,他们已经小学五年级了,他们也是要面子”的,他们也是需要鼓励的,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够像文中的母亲一样,以鼓励为主。

统计下来,有这样心声的孩子是很多的,这就说明有些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了,需要与时俱进。

用心良苦

还有孩子是这样写的:父母平常都非常宠我,我每次脸上一有什么东西,就问我:你脸上怎么了?有人打你了?快告诉我!”我不能体会他们的用心良苦,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们关心我,我的事情自己能办好。

其实不难发现,这位同学并非不需要父母的关心,而是不需要父母的过分关心”,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了,可以自己独立自主完成一些事情了。但是这样的心思是需要与父母沟通的,或许一开始父母会不适应,但是,我想慢慢也会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的。

母亲的鼓励

当然咯,我们家长的教育并非全都是不好的,也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我的父母不需要改变;也有孩子说我们家的教育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模式,保持就可以了……

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很欣慰的,因为还是有孩子认可的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的,或许我们班级的家长可以举办一次沙龙,互相交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困惑。或许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交流中收获不同的教育理念,或许能探寻出一条改变之路。

教育方式

通过这样一次作业,我感觉我跟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面批的时候听他们吐槽或夸奖自己的父母,虽然与语文课堂教学关系不大,但我们是一种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的状态,我喜欢倾听他们的内心。

从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模式,自己可能对有些孩子的教育严苛有余,鼓励不足。作为老师,严格教育孩子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适时的鼓励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作用。

于是傍晚,我在班级QQ群中给家长发了这样一段话:希望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耐心一点,不要失去信心。鼓励加管教相结合,千万不要因一时生气就说不好的话,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的。我们一起共勉❤️。”

作为一名母亲,我深深地觉得:想要做好妈妈真的不简单。

希望我能保持现在不断学习的态度,不只从我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还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蹲下来,跟孩子平等交流。无论他以后是否优秀,都需要让他感受到浓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