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仪式感,其实孩子比你更需要

生活要有仪式感”这句话,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成了一份指南。铺桌布,点蜡烛,开香槟……大家摸索着,努力着,将自己变成一个有仪式感的人。

但是有多少人注意到,孩子其实也需要仪式感!!

根据调查发现,家庭传统等仪式给孩子带来的幸福感远远高于物质上的满足,家庭仪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更强烈的归属感,安全感和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仪式感”在教育中,经常会被父母有意无意的忽略。部分父母认为学业繁忙,哪有时间弄这些没用”的东西。另一部分父母则认为,搞一场仪式”,费时费钱还费力气,还不如多让孩子看几页书来的实在。

然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在生活中,孩子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视,在家长会,汇报演出,亲子运动会的活动中,如果父母因为某种原因一次又一次的缺席的时候,可能在你看来这无所谓,只是一次活动而已,可是在孩子看来这就是父母不重视自己的一种表现。虽然有的孩子在理智层面上,会表示自己理解,表示自己没有在意,但心底是否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呢?

仪式感,其实是一个人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且热爱的一种态度。

人们常说,孩子要富养。这个富养,指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养育。而充满了仪式感的教育,则是每个家庭都可以给与孩子,最高级的富养”。在家里,各位家长是如何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生活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