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拒绝精致的利己主义教育 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宝宝两岁的时候,我许下了这么一个生日愿望:孩子,希望你拥有被人善待的幸运,也拥有善待他人的心胸与能力。

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则是一种选择。我们的学校里安排了语数外音体美,却唯独安排没有善良这门课程。

拒绝精致的利己主义教育

没有善良的聪明,将会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多么空洞又可怕的社会机器;当聪明用于善良,学识利于社会,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对知识感兴趣,终其一生都能不断提升。所以善良,可以激发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原动力。

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如何进行善良教育?这几天,我的朋友圈被知名战地记者周轶君所导演的《他乡的童年》疯狂刷屏。最近两期中,我们走近并真实感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中国的邻居—印度。它虽然有着贫困匮乏的一面,却神奇地培养了众多知名国际巨头的CEO,成功占领了硅谷高科技公司;

另一个是中国家长们心目中的留学圣地—英国,它有着与印度截然不同的优雅与神秘。但是,在某个方面,两个国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教育中的善意。

神秘的云中学校

面对一个对外几乎无法通信的偏僻山村,如果想让这里的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苏卡塔·米特拉教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答案:从1990年开始,他在贫困地区安装电脑,让那里的孩子们接受互联网。

马丁

苏卡塔教授所建立的云中学校,看起来有点像90年代的网吧。不同的是,每台电脑前会有很多把椅子,三、四个孩子坐在一起;一年之后,他们会自己发现搜索网站,之后,他们开始学习英文,不是单独地学,而是在一个小组里学。

每天下午,云中学校会接通世界某个角落的志愿者,让孩子们直接跟外面的世界通话。可以设想,纪录片中看到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接触互联网,他们会严重的落后。

阿富汗

而苏卡塔教授用创新的杠杆,让"善"撬动起了更多的希望,帮助孩子与家庭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身边人榜样的力量,也让村里长大的孩子,愿意在学有所成时回到家乡,把善的接力棒传递下去,改变下一代孩子的命运。

马丁教授的"希望工程"

而周导的新闻学教授—来自英国的马丁,则选择了这样一条慈善之路:在印度和阿富汗建设学校。马丁谈到:"既然我在英国生活的不错,那为什么不为这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做些事情呢?同样数目的钱,我在英国只能做一点小的好事,但是在阿富汗,我却可以帮助100个孩子上学,为什么不做呢?一个孩子开心,大笑、玩耍,无论在英格兰、印度还是阿富汗都是一样的。"

他乡的童年

在马丁看来,"慈善"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人可以的教他。这种跨越国籍、跨越种族的爱与关怀,体现了胸怀天下的生命智慧。

米特拉

因此,所谓的英国精英教育,虽然外化于阶级、财富,但最关键的一点,在这些看似庞大复杂的社会议题中,是否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突破点,通过行动,最终推动世界的变革。

"怪才" Guputa

和马丁这位略显拘谨的教授相比,来自印度的Guputa老师就显得开放、轻松很多。他是废物变玩具的倡导者。

1970年代,库布塔先生原来是一名工程师,他发现许多穷孩子没有玩具,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废品和垃圾中寻找材料,动手制作玩具;后来,他制作网站,录制视频,免费分享自己的书籍,竭尽所能的用创意和科技,让全世界的孩子,都可以学习到好玩的科学知识。

废自行车内胎做的打气筒、吸管做的水泵、只剩一半的篮球做的数学模型、废光盘做的发电机、饮料瓶做的肺部呼吸模型。

这位世界顶尖理工院校的毕业生,利用任何阶层都负担的起的科学教育器材,带给孩子无限延展的快乐。善意,可以激发人的无限创意。

他乡的童年

英国顶级私立的慈善教育

谈到创意,在英国的弗朗西斯卡小学课堂上,孩子们在讨论如何为残疾人提供出行设施。来看看孩子们的想法:

"防火报警可以选择用灯光亮起的方式,而不是发出警报";

"我们最终的想法是创造出更多便利的滑梯,要有翻译,要有色彩,盲人可以找到扶手";

"我们的创意来自游泳和足球,可以帮助残疾人们更好的运动。"

精英教育

在这个学校,学生们每个月都要做一个和慈善相关的事情,有时候是一天或一周;6年级的孩子们也会去难民营的学校,会帮助他们组织体育日活动。

阿富汗

孩子们不仅是待在束缚的校园,而是走出去,与社区链接。全球性话题、慈善公益、多元融合等这些很大的概念贯穿在年幼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和实践中。

他乡的童年

写在最后

伦敦历史最悠久,文明远近的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提到:"我出身非常贫寒,但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哈佛;14岁时,我当时的校长告诉我,永远不要对你的出身感到羞愧,你要做自己,你的未来也没有任何上限。

米特拉

你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但永远记住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你为他人做了什么。"

所以,对于善良教育这件事情,印度人利用敢于穷折腾,不接受正确答案的创新精神,让公益变成了如此酷炫的事情;而英国人则把善良教育,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承担,深深植入到了精英教育的基因之中。

米特拉

当然,我们不要把善良教育看成是很难的事情。请告诉孩子:

如果有能力帮助他人,去做慈善,是一种善良;

能力不够时,做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是一种善良;

不轻易屈从于别人,不自觉高于任何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