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玻璃心,诱发“蛋壳心理”,家长别不当回事

文/墨香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如今的孩子抗压能力比较弱,几乎经不起过多地批评。这其实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毕竟父母平常连批评的话都舍不得说,所以才导致孩子慢慢有了一颗玻璃心。

直到他们长大之后,要独自去面对复杂的社会时,才会知道有这样的玻璃心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其实,现在玻璃心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在数量上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那句玩笑话,谁还不是个宝宝”似乎也变成了这些孩子逆商低的借口。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玻璃心,诱发蛋壳心理”,家长别不当回事

同事家的宝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玻璃心孩子,他的泪点非常的低。只要自己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之后,他就会当场大哭起来。

甚至在家吃饭的时候,自己想吃的东西被爸爸咬了一口,他就会崩溃大哭。最让人不解的是,有时候可能一不小心摔倒了,身上并没有受任何伤害,但他还是委屈的哭了起来。

因此,同事也向我说道在养孩子时,自己都快被他折磨成了林黛玉。

其实不只是女孩会有玻璃心,现在许多男宝宝也会有玻璃心。

家中的小侄子就是这样,昨天他与班上几个同学比赛,跳起来看谁能碰到班级的牌子。当他跳起来之后,恰好碰到了牌子,但同时也把班级牌子给摔坏了。

老师知道后特别的生气,而且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但他对老师的批评非常不服气,并且认为摔坏牌子的事情大家都有责任,为了抗议老师的批评,于是他干脆不去上学了。

在我眼中,小侄子本来是个特别乖的孩子,学习也非常的上进,上课的时候总爱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经常会对他提出表扬,这还是第一次对她当众提出批评,这让小侄子感到特别的委屈,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很伤自尊的行为。

之前就有心理学家调查过,我国现在有将近50%的儿童,不同程度的患上了玻璃心。很多孩子正因为玻璃心的原因,最终思想出现问题心理抑郁,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自杀。

▶▶那孩子的玻璃心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家长的负面心态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甚至是会影响一辈子。

因此家长对待事情的态度是消极的,那么给孩子带来的直观感受也是消极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到许多不良的情绪和影响,最终形成玻璃心。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恐惧慌乱,甚至不知所措。

相反,如果家长本身就是对事物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那么也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会察言观色,并且做事情都会十分积极主动。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自我教育,只有自己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对孩子有良好的启发和影响。

父母过于娇惯孩子

如今很多孩子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富裕,所以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特别少。因此,现在许多孩子,之所以会出现逆商低的现象,很大程度是由于遇到的逆境太少。

父母不仅对孩子过度骄纵,而且还总爱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生怕自己的孩子渴了饿了,就连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家长都要首先进行自责愧疚。

老师

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挫折。可能在家人的庇护之下,孩子并不知道逆商低会带来什么后果,等到他们自己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后知后觉,自己根本就应付不过来,这个时候他们反而会觉得命运十分不公。

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又无能为力,只能崩溃大哭甚至是怨天尤人,所以,玻璃心的孩子就是被父母这样惯出来的。

孩子本身的压力太大

前几天家庭聚会,小外甥明明今年才10岁却突然跑过来跟我说,他最近压力很大。当然我只能调侃着回答,你一个小屁孩有什么压力呢?”

其实我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假话,现在的孩子确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毕竟,关于升学的压力是伴随了他们整个青春期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面临各种兴趣班的压力,甚至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避免不了交作业的压力。其实种种的现象,都让未成年的孩子感觉到压力,久而久之有玻璃心也十分正常。

玻璃心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就曾提出并命名了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就叫做蛋壳心理”,它是指心里脆弱的一种心态。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被父母保护,也习惯了被老师表扬,于是他们就失去了抵抗挫折的能力,总想着钻进一个特别舒适的蛋壳。但在遇到挫折之后,这个蛋壳可能瞬间就会破碎。

▶▶在面对有玻璃心的孩子时,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其实孩子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脆弱,适当的保护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如果经常对孩子过度溺爱,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这就让孩子变成了折翼的天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非常差。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剔除掉孩子的玻璃心,作为家长来说一定要学会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即便看到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不要立刻伸手去帮助他们,反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多想办法,看能否解决当下的问题。

心理学家

在这个过程之中,家长要学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难是特别正常的,就算解决不了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解决的过程之中,你是如何去面对的。

家长要帮助孩子减轻负担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虽然,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报许多的补习班,这样就会让孩子的压力徒增。

要给孩子留更多自己的空间,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带他们去游玩,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让他们自己学会将心胸变得更加强大。

家长要学会正视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在玩具摔坏开始大哭大闹时,作为家长要学会正面去引导孩子的情绪。父母首先要对孩子描述所发生的事实,告诉他们你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妈妈也对此感到很伤心。”

家长要用同样的心来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接下来就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将它修复好?”

心理学家

家长要一步一步的进行疏导,在孩子遇到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孩子的情绪,并且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孩子知道怎么做之后,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容易情绪崩溃了。

父母作为孩子一生的领路人,首先自己要正式玻璃心的问题才会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少一些压迫和负能量,让他们真正地跟玻璃心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