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校园暴力,最担心的,一定是孩子的家长。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经常会流传着一些校园暴力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往往是一群孩子围着一个低着头的孩子,或先问着话,低头的孩子还没回答就被施暴,或什么都不说直接是上手殴打。而这些施暴的手法基本上是扇耳光,将受害者推倒用脚踢,甚至有些受害者是女孩酒会被扒光衣服。
在我的观察中,这些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基本上都是相仿的年纪,甚至穿着同样的校服。都是些差不多年纪的学生,为什要下如此毒手。
每次在我看到这样类似的视频的时候,我的心都是揪起来的,一直在想那些被施暴的孩子内心的阴影会有多大?可以想想,那些有着和视频中差不多大小孩子的家长,在看到这样的视频时候,怎么会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无论自家孩子有没有受到校园暴力,在校园暴力着一块,家长们都要提前做好预防的。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家长首先要认识这些:
什么是校园暴力?在法律上定义: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它也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虽然在这里面的解释中,是将孩子和老师一起对校园暴力进行定义的。但是我们也能够了解到校园暴力是什么。
校园暴力的体现形式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是指孩子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中,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
也许这写语言没有半分脏字,但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就是暴力。语言暴力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的。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这种身体暴力的伤害也是最直观的。身体暴力是指孩子因为弱小或者势单力薄,导致在身体上受到他人的伤害,这就是身体暴力。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断重复地采用语言或其他诡计,影响别人学生生活,造成对方精神或心理状况发生不良改变,这其中也包括不断重复的侮辱性手机短信、网络微博。
这三种体现形式的校园暴力,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该怎么帮助孩子预防校园暴力呢?1.增强孩子运动锻炼增强孩子的体魄在预防校园暴力这一点上是很重要的。"柿子捡软的捏",如果孩子有人比较健康的体魄,让人一看就是不好惹的,就算真的被一些"坏孩子"盯上,在要欺凌的时候还得掂量再三。
很多孩子在受到校园暴力后,不敢告诉家长不敢上报老师。基本上孩子都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家长们就要告诉孩子,一旦和任何人发生任何行为的冲突甚至是稍微的不和谐事情,都要及时地告诉家长上报老师,有了问题千万不要自己扛,大人们是有能力彻底解决这些麻烦的。
3.孩子社交活动应注意事项孩子在学校的社交活动家长是接触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仅仅在意识上认为孩子实在学校学习,再细点,孩子会接触什么样的同学?什么样的老师?除了学习孩子课余会参加什么活动?这些,家长都是不知道的。
为此,家长提醒孩子这几点社交活动注意事项是十分必要的。
(1) 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人格都是不容侵犯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社交活动的时候和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先找老师来处理,自己不要打别人,也不能让自己被别人打。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2) 尊重别人,也要让别人尊重自己。当受到区别对待,不被尊重的时候,先去和那个人进行沟通,了解自己不被尊重的原因,进而着手解决。不能因为懦弱,而选择忍气吞声。
(3) 管好自己的嘴。其实甚至是大人都会在言语上得罪人而不自知。告诉孩子,少说多做,不要随意发表对别人的意见,不能随意去评价别人的处事。
4.遇到校园暴力勇敢说"不"其实很多校园暴力是可以止于第一次的。
在我第一次接触到校园暴力的时候,是我第一次上学的第一天。当时只是上学前班,我还没走到班里就和人发生冲突,一个同班的同学和她上三年级的姐姐过来打我,我的反抗就是抓着三年级姐姐的手狠狠地咬下去不松口。
后面就是被人拉开我哭着跑回家了。再下来也是她们的家人找上门来让赔医药费,具体解决我也忘了,反正最后没人欺负过我。
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第一次面临校园暴力的时候不要害怕,先去反抗,小孩子之间的欺凌问题有时候"打回去"的效果比较好。至少要在气势上也要镇住他们,才能真正摆脱他们的欺凌。
当我们意识或者发现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时候,往往这种校园暴力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对孩子的伤害已经发生。家长能做的就是理智地,彻底地处理。
家长的处理方式1.给予孩子家庭的力量在孩子遭受到一段时间校园暴力后,内心往往是很脆弱的。这时候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家长能做的:
(1) 安抚孩子,这个时候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爱,不要批评孩子,进一步地伤害到孩子,试着和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的心情,然后试着开导孩子。
(2) 表明自己的态度。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还是含糊不清的看法和态度,这是不对的,要在知道校园暴力后第一时间给孩子表明自己绝不姑息,彻底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孩子获得来家庭的力量。
2.正面问题很多家长在校园暴力发生后,仅仅是通过学校来来讨要一个说法,到最后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了了之。
这个时候不妨强势一点,拿出誓不罢休的态度,将孩子双方家长都约到一起好好处理这件事。孩子可能会软弱,但是在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就要强势起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试想,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强大起来,孩子怎么会继续软弱呢?
3.学会自救在孩子受到校园暴力之后,要教育孩子学会自救。
如果孩子的体格比较好的话,可以还手自卫。如果孩子真的手无缚鸡之力,这时候要学会随机应变,向他人寻求帮助。让孩子不要被吓到,尽力反抗或者直接大声地向周围的人进行呼救。
4.用法律途径很多时候在孩子之间,我们更愿意通过学校调节或者两方家长私下里来结局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调节不但没有用,甚至会让孩子受到变本加厉的欺凌后,我们最好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施暴的孩子在发现自己欺凌他人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行的惩罚。往往会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人。所以这时候,不要怕,法律会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往往是愤怒甚至失去控制的,这时候的理智处理,才是家长们最应该做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平安幸福地在校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