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学“国学”,究竟“学”什么 什么是国学,孩子学国学的好处

孩子学国学”,究竟学”什么

昨天,和老朋友聊了聊,向她请教教改之后,如何上好一堂课,尤其是请教新环境下,如何做国学教育。

有人否定国学”的存在,暂且回避,不争不辩,这里仅仅是基于存在”的前提,说说国学”和孩子。

她很有才华,也极有个性,二十多年了,谈及教师、教育,差不多还是当年的话风。沟通完后,我泡了杯霍山野茶,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国学”?或者说,学国学”,究竟学”什么?!

什么是国学,孩子学国学的好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不厌其烦地想一个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分数名次?

优秀卓越?

功名利禄?

……

必须清楚——

分数名次,只是顺带的结果;

优秀卓越,只是顺带的结果;

功名利禄,只是顺带的结果……

若要把不能掌控的结果”,当作教育的目的,必然会导致担心、迷茫,甚至是心塞、抓狂,也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清楚了这个,再看教育孩子的目的,应该是——

帮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和谐相处,进而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乃至与整个外在的世界和谐相处,有比较合适的机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有充沛持续的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快快乐乐地生活。

我在课堂上讲过一个专题:分数,从哪里来?

我讲了半个圣人”曾国藩的例子,也讲了凡夫俗子的例子,比如我自己,就是想表明分数是顺带的结果,平日里用心苦读、用心反思、用心总结就够了!压根不要去过分忧虑分数!即使担心了,也没用,甚至有副作用!也就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换言之,我不否定分数的重要性,否则,我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能够在这里写自己的心得,能够给老板们或孩子们讲国学,和二十多年前的分数”是分不开的,更离不开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的悉心教诲!

我是反对不顾实际地追求分数,也反对把分数当作唯一的目标去死死追求”,甚至忘记了分数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所以,国学教育就要——

渐渐看懂

立足当下,深挖经典,旁征博引,力求从这个角度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种子,让孩子渐渐看懂分数,渐渐看懂自己,渐渐看懂自己要什么,从而渐渐看懂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比如,《论语》里有很多关于邦有道”邦无道”的论述,对孩子一生的处世都很有帮助;《大学》里有明确的修身方法,虽很难做到止于至善”,但至少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中庸》《论语》《大学》《孟子》合在一起,就能引导孩子从深层次处理好义”和利”的问题,也就顺带做到了慎独”,避开了罟擭陷阱”,多一份平安和保障。

但是,这个说法比较虚”,至少一部分忙碌的人,或来不及思考人生的人,会这样认为。

那么,孩子究竟是为什么学国学”?

至少可以渐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毕竟生而知之者甚少,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居多,困而不学”就危险”了;同时,也能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

比如,众所周知的学而时习之”,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真正做到这一点,每个人的成绩都会有明显进步,甚至超乎自己的想象。

茶商八部

再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十五个字,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必然在某一方面获得些许成绩;若能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更是无可限量!

我自己就天生愚笨,尤其是在市场上,对很多事情的反应都很慢,但好在喜欢思考、喜欢总结,并且跟着实践的步子,不停地做记录,不停地作对比,虽无日日不断之功”,却也凭着月月不断之功”,即将用十余年时间完成《茶商八部》系列八本书的创作,而对于诗集《回家三部曲》的创作,我估计至少要三十年,如今已写了二十多年,才有了第二部《听见回家的声音》。

国学经典里有很多学习方法,理解了、践行了,对孩子提高成绩非常有帮助,也许这个说法才是实”的。

当然,我们都明白,虚”实”是相对的,如今的孩子们的确非常辛苦,比我们当年辛苦很多。但,越是辛苦,越要明白一些大道”,毕竟我们都爱孩子,毕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那就大人先明白一点,然后带着孩子慢慢明白,最后一起搞明白。

一点拙见,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