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隔代教育冲突让中国家庭挠破头?外国人这样做

1

幼儿园放学,在前台无意见听见两位年轻妈妈在聊到带孩子的事。

一位妈妈说,你公公婆婆能帮你在这看孩子,真羡慕。哪像我,上班还得带孩子,累死了。

另一位妈妈则说,有啥好羡慕的,孩子都四岁了,在家还要喂饭。我跟爷爷奶奶说了很多次,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在你面前答应的好,转眼就不是这个样子。说多了,还觉得我多事儿。说少了,没人听。

这可能是很多双职工面临的困境吧。


很多双职工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若没人帮忙,孩子三岁之前,基本不可能。

三岁之后,孩子读了幼儿园。一般是三点放学,而一般的工作是五到六点下班。放学与下班的空档期谁来接谁来看?

当然可以送托幼机构,可以请保姆,但结果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2

对于大部分双职工家庭来说,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可能是最常见的选择。


这就意味着,年轻父母不得不面对以下的问题:

与老人的教育理念不一致。你觉得要给孩子立规矩,老人隔代亲,护着孩子。

与老人的生活习惯不一致。你觉得孩子少吃甜食坚持刷牙,老人觉得,这有什么关系,孩子开心就好。

与老人对孩子的要求期许不一致。你希望孩子独立自主有个性,老人觉得,好孩子就要乖巧听话。

与老人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一致。你希望多带孩子看世界,提高格局,老人觉得,浪费钱,还不如买点吃穿更实在。

当然,如果你足够坚持足够强大,说服老人认同你的观点,最是皆大欢喜。

但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要知道,说服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改变六七十年养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难度好比登天。


说轻了,效果不明显,说重了彼此争执暗生闷气,各执己见心生龃龉。

这个度,最不好把握。

3

不要觉得只有中国家庭存在关于隔代教育的冲突,其实其他国家的家庭一样面临这个问题。

那么外国人是怎么化解这个问题的呢?

其实在西方国家,祖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奇妙而特殊的角色。

如同中国的爷爷奶奶一样,其他国家的祖父母对孙辈总是会表现出多一点溺爱。例如,他们可能会带孙辈去吃冰激凌,或者会让孩子晚睡一会儿。在理想情况下,祖父母可以使年轻父母的生活更容易。而年轻父母会尊重老人,让老人获得被需要感。

不过,事情有时候并没有这么顺利。但是当老人干涉或阻碍父母教育孩子时,或者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老人的感受时,问题就来了。

看看美国教育专家黛比·平卡斯11条建议。以下这11条建议,帮大家(年轻父母与祖父母)分清各自的角色和职责。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如果你是一个父母,你觉得(外)祖父母在干涉你教育孩子,那换个角度想,其实他们也是为孩子好。毕竟所有人都会犯错,他们可能只是不知道自己越界了,或者不确定怎么才能帮上你的忙。所以你不妨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让他们感到自己很重要,有存在感和被家人需要。

不要批评他人

对祖父母来说,经验法则的首要原则是:不要批评。没人喜欢被指责,大多数人在被指责时会充满抵制情绪,然后拒绝沟通。

想想看,谁愿意和总批评自己的人在一起呢?与其指责对方,年轻父母不如问问自己如何能帮上忙。做事更积极一点,会对与老人的关系产生奇妙的影响。


避免越界

年轻父母应该适时地让老人知道他们越界了。比方说,当老人不请自来地建议时,可以这样回答:您很有方法,有需要我一定向您请教。”或者我知道您有不同看法,但是非常感谢能尊重我的教育方式。”

明确角色分工,让老人能有用武之地。如果老人很难理解新时代的育儿理念,可以邀请他们一同参加家长讲座或者到儿科医生处咨询。

通过专家的答疑解惑,他们能学到新的育儿知识,从而更好地帮你教育孩子。这样也可以巧妙化解隔代冲突,避免矛盾加剧。

如果(外)祖父母对孙辈说,你爸爸妈妈不知道在干嘛”,我绝不会这么做”,或者对年轻父母说,xx妈妈,你这么做也太严厉了,让孩子歇会。”那么,这个时候老人就已经越界。

在年轻父母没有寻求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却当着孩子的面公然说:我觉得你应该换个方法”或者我就是这么做的”,说明老人对你的育儿方法缺乏尊重。这时年轻父母应该明确说明大家的职责和界限,彼此不要越界。

当年轻父母感到老人在干扰你教育孩子时,可以说,谢谢您,请相信我,这事交给我吧。”同时在心里说,老人只是关心孩子,并非针对我。”

不问,就不说

不请自来的建议并不受人欢迎,如果是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则更可能被视为批评。

所以尊重彼此的界限,别人会来征询年轻父母的意见,那时父母就可以展现知识和才能,获得更多的家庭影响力。


对于(外)祖父母来说,如果觉得自己的某个担心,实在不应该被忽视,不要当着孙辈的面,而是应该私下找合适的人(通常是你自己的子女)谈谈,沟通彼此的想法。祖父母们可以充分贡献自己的圆融和智慧。

别当夹心饼干”

对于(外)祖父母来说,如果孙辈和你抱怨他爸爸妈妈的不是,爷爷奶奶别让自己成为夹在中间的夹心饼干”。

孩子可能会向爷爷奶娘告状,爸爸妈妈不给他买想要的东西,或者不让他睡懒觉。祖父母可以理解和同情他的心情,但是别支持任何一方,也别评论父母的做法,那样做只会带来麻烦。

支持你的先生/太太

在配偶管孩子时,请支持他/她。如果自己的父母越界了,及时提醒他们。沟通清楚界限很重要,千万别让老人感觉自己是孩子们的负担,他们需要被尊重,爱戴和被家人需要。

清楚你的角色

作为孩子的(外)祖父母,你要明明白白地想清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一些人觉得他们已经承担了养育的责任,不想再被叫去看孩子,也不想参加活动。但也有些人渴望被邀请参加活动。


所以想明白你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并事先沟通好。开诚布公的沟通能避免许多麻烦。如果祖父母住得很近,你愿意被叫去接孩子、送孩子,看孩子,或者最后一分钟给你打电话,看体育比赛吗?这么做的频率是多久一次?清楚自己的角色,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处理没解决的问题

如果年轻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和以前不同了,那就接受改变。别让你没解决的问题影响孩子们,找出自己和老人的分歧所在。

做好你自己

(外)祖父母要明确是来帮忙的,而不是干涉子女生活。成为(外)祖父母是一件快乐的事,你可以尽享天伦之乐,成为孙辈心中的智者和人生导师。这时候,祖父母的目的是给予爱和支持,并不是挑剔和批评。这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你将成为被家人喜欢的美好存在。

除了做一个好(外)祖父母,你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你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和充实,也就省的孩子们为你操心了。

相信你的孩子,能教育好他们的孩子

就算你不同意孩子父母的做法,(除了健康和安全问题)都请相信他们。祖父母应该记住,你不是父母,你是(外)祖父母。夹在孩子爸爸和妈妈中间,只会让问题白热化。


并且,世界在变化,多年前对你有效的育儿知识,现今可能已不适用。如有需要,祖父母可以参加家长大学的课程或者和儿科医生聊聊来获得第一手资料。记住作为一个(外)祖父母,即使你有不同意见,也得遵守规则。特别是在医疗或安全问题上,你要听从父母的意见。

用行动学以致用

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用这些方法解决你的问题。年轻父母需要他们的父母,(外)祖父母需要他们的孩子和孙子。这种美好的家庭关系丰满了我们的人生,但并不会永远持续。所以珍惜当下吧,无论你们住得近还是远,让每个人成为彼此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