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没有耐心,应该怎么办? 对于没有耐心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没有耐心,应该怎么办?

当一个孩子从小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家长能够做到的,都得到了满足,那么,在家长能力有限而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就会产生急躁情绪。特别是在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通过发脾气,家长不得不退让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易使孩子成为小霸王,无法接受需求被延宕,因此较没耐性,也会造成孩子自私,不愿意分享的性格。


对于没有耐心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判断孩子是否有耐性看以下几点


1.脾气暴躁,懒惰,自私,没事大吼大叫。2.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能满足就哭闹发脾气。3.不愿意认错,总觉得自己没错。4.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太强,不愿意分享。5.平时做事没耐心,做事没几分钟就不想做了。6.性格急躁,做作业急急忙忙就做完。7.咬手指甲。8.经常打碎朋友或家里的物品。9.发火时骂人或说一些伤人的话。10.不能如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注意力低下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缺乏耐性的孩子会出现三种倾向:过度的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漫性。

暴力性

这是缺乏耐性儿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谁让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失控地尖叫、骂人或打小朋友等。刚开始自己还会自责,不过一旦形成习惯,自责感就会消失,连父母的劝导都听不进去,反而会使性子、发火。

注意力低下

没有耐性的宝宝做事肯定没有持久性,因而会显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时,看看这个拿拿那个;参加钢琴、美术、书法等学习班,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培养孩子耐性的招数


1.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耐心执着是成功的秘诀,告诫孩子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

2.家长要做好榜样

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自己做事也是虎头蛇尾。所以,要想让孩子有耐心,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时就要有耐心。孩子做错了事,要给他讲道理,耐心地告诉他错在哪里,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就是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也要让他心服口服。

3.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4.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孩子要经过爬、走的过程后才能学会跑;学习钢琴必须有一个反复熟悉琴键的过程。即使孩子着急,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耐心等待。

5.别对孩子过分期望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对孩子给予关注和鼓励。

6.坚持有规则的运动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让孩子玩一些具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积木类。一个个小木块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团体游戏

与单独玩相比,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琴班;看到别人的孩子学围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围棋班。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当孩子对某种学习确实有兴趣时,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0.从容易的教材入手

对于没有耐性的孩子而言,一开始就接触较难的教材,会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如果从简单的教材入手,等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时再稍增加难度,这样一来,孩子在一点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便逐渐提高了耐性。

11.说出自己的目标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确定目标,并帮助他们最终实现。此时,孩子最好要反复用嘴说出自己的目标,因为通过这一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坚守承诺,从而产生坚强的意志。

---END---

感统训练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让您的孩子打好一切学习的基础

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