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脾气大、爱哭?他只是不会表达情绪,4步教会孩子管理坏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通常真实而强烈,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行为。一件在家长、老师眼中根本不值一提的事,却可以引发孩子十分激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发孩子的情绪海啸”。

比如说,妈妈带孩子去超市,因为钱没带够,没办法给孩子买他想买的玩具,妈妈说:下次再买。”孩子却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就是孩子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有所欠缺而导致的问题。

那么,孩子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有哪些问题最让人感到焦虑呢?

孩子情绪化

孩子情绪化的主要表现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火,特别爱哭闹、动不动就打人。

比如,被奶奶带大的明仔说话比同龄孩子晚,经常哭闹、打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连因为刚买的包子太烫没办法立即吃,他也会大发脾气,甚至拍打奶奶。

孩子冷漠”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很容易表现出冷漠”、缺乏热情等情绪。

比如,1岁多的弟弟弄脏了6岁玲玲的作业本,她走过去将弟弟一把推倒在地,任凭弟弟大声哭泣,她在傍边冷冷地看着。看了一会,她走到弟弟傍边说:活该!我叫你动我的东西。”

用情绪控制大人

这个问题中国的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许多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会用情绪控制大人。

比如,今天在商场爷爷奶奶已经给轩轩买了好几样玩具,所以不同意再给他买水枪。于是,轩轩在商场哭闹不停、大声嚷嚷:气死我啦!”,爷爷奶奶怎么劝都不听。折腾了半个小时,最终奶奶答应给轩轩买水枪他才停止。这就是轩轩发现可以用自己的大吵大闹等闹情绪的举动来控制大人,达到达成自己意愿的目的。

无论孩子是情绪化、冷漠还是用情绪控制大人,都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薄弱的一种表现。如果家长、老师能够在平时有意识地一点点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意识,不仅能够减少孩子用情绪控制大人的情况,还将有益于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

东东妈妈说其实孩子挺好的,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妈妈说东东4岁的时候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好,可是现在都7岁了,还是这样。比如,前两天爸爸把东东想要好久的遥控飞机给买回来了,东东非常开心。东东顾不上吃晚饭就开始组装飞机,可是,连半个小时都不到,东东就开始发脾气,摔东西。东东把组装飞机的工具和飞机模型的零件扔的到处都是,然后开始掉眼泪。妈妈看见后就和东东说:休息一下再装。”东东就冲妈妈发脾气说:别管我!”妈妈说,这样的事情经常在家里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玩游戏、做家务,东东都是这样,没有一点耐心,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东东实际上并不像妈妈说的是缺乏耐心”,而是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因为没有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东东就会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得非常情绪化”。而通过东东妈妈的描述又能够看出,妈妈对于东东的情绪表达也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所以没有给予东东正确和及时的情绪引导。

对孩子的家长、老师来说,要想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意识,还要深入了解该年龄段孩子情绪表达的主要问题。

(1)情绪表达的缩小

情绪表达的缩小是指儿童表达出来的情绪没有实际感受到的情绪激烈,情绪表达减弱了他们对真实情绪的体验。比如,孩子被抢了最喜欢的玩具,实际他感受到的生气程度是非常非常生气,但是孩子表达出来的仅仅是生气甚至是一点点生气的程度。

(2)真实情绪的掩饰

孩子掩饰真实情绪的目的在于对同伴交往的回避。比如,孩子表现出高兴的情绪,就意味着他希望、同意被他人理解;如果孩子的情绪拒绝被识别,就会减弱情绪表达者和体验者理解真实情绪信息的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虽然会让孩子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但随着孩子情绪的不断变化,对真实情绪的掩饰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消极后果。其中一个影响就在于,它会使孩子的表情显得单一化,从而不利于同伴之间的交往。

(3)情绪表达的限制

情绪表达的限制,指当孩子的情绪是混合的,或者同时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时,孩子只表达其中的一种情绪。

因为受到情绪表达能力的限制,孩子很难理解一个人可以同时有两种不一样的情绪,正如有些孩子所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边哭一边笑,因为他没有两张嘴。”还有孩子这样说:因为你没有两个脑袋。”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主要还是以先后的方式描述诱发的两种情绪。

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孩子的情绪就会显得起伏不定、难以捉摸,而他们的某一情绪表达仅仅是此时此地其中一种状态而己,并不能涵盖完所有的内心感觉。

(4)情绪无修饰

情绪无修饰就是指孩子对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绪进行直接的表达。

在成人的世界里,情绪表达往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象等因素进行恰当的描述,而不是直接描述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当你得到一份礼物,或者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不管你喜不喜欢,都要表现出快乐的表情,并要表示感谢。

但是,因为年龄及认知发展的关系,孩子往往无法理解这种情绪表达规则。他们在面对不喜欢的事物时,会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或者直接表达出厌恶的表情。

(5)情绪表达的夸大

情绪表达的夸大指的是孩子表达的情绪比真实体验到的情绪更加强烈,包括对积极情绪的夸大和消极情绪的夸大。孩子在情绪兴奋的时候言行会失控,极易发生故意挑衅行为,从而引发身体动作冲突。而在安静为主的同伴环境屮,过度的积极情绪表达,比如欣喜若狂而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行为。

以上五种孩子情绪表达的主要问题如果延续到成年以后,就会被认为是情商较低,进而影响到其社交能力。因此,家长、老师切不可认为这只是孩子的行为而不加重视。无论是对孩子情绪控制意识、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说,更好地认识、理解孩子在情绪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进行正确、及时的情绪引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以上某种情绪表达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第一步:耐心听孩子说。

不管孩子的表达是否清楚,都先听他把话说完。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允许孩子哭、跺脚等,因为这些行为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平复情绪,为你们接下来的沟通奠定基础。

第二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1)让孩子说出感受的词。例如,被抢了玩具你是不是很生气呀?

2)让孩子说出感受的程度。例如,有一点点生气,还是好多好多生气?

第三步:表达理解孩子。

例如:遇到这样的事,真的让人生气。同时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比如拥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等。

第四步: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拓展思路:如何让自己开心起来。

例如,不能玩那个玩具,那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呢。

【彩虹家族建议】

1.家长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表达各种情绪,帮助孩子建立用语言表达情绪的习惯。以便在孩子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更加熟练地表达出感受。

2.父母做孩子表达情绪的榜样,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积极面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