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是一种很常见的药材,乌梅又叫干枝梅、合汉梅、黄仔、酸梅。属于蔷薇科的落叶乔木植物,乌梅主要是梅接近成熟的果实经过干燥或者烟火熏烤制成的。一本来说乌梅的果实是在夏季果实接近成熟的时候采收,然后在进行低温烘干或者烟熏,闷至黑色。 中医表明乌梅能够安蛔驱虫,收敛生津。临床常用于治钩虫病,久泻,久疟,痢疾,牛皮癣,虚热烦渴,久咳,血崩,便血,尿血,蛔厥腹痛、呕吐,胬肉,蛔厥呕吐腹痛,止咳,虚热消渴,生津,用于肺虚久咳,敛肺,止血,涩肠,安蛔,久痢久泻,止泻痢,胆道蛔虫症。等等。下面详细说一下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梅子中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青梅或梅子汁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药者宜食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群不宜服用乌梅。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咳嗽多痰,感冒发热,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 现代科技研究表明乌梅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乌梅能够为孕妇止吐 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 乌梅能够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乌梅能够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乌梅能够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乌梅能够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乌梅能够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乌梅能够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乌梅能够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乌梅能够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性味酸,温,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的作用。
乌梅可用于治久咳,虚弱烦渴,久泄,痢疾,便血,尿血,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等。消化性溃疡及胃酸过多者勿食
乌梅的功效
药用价值编辑化学成分
乌梅-药用
果实含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和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总酸量约4%-5.5%,以前两种有机酸的含量较多。还含5-羟甲基-2-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为无色油状物。所含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苯甲醛(benzaldehyde)62.40%,4-松油烯醇(terpinen-4-ol)3.97%,苯甲醇(benzyl alcohol)3.97%和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4.55%。乌梅仁含苦杏仁甙(amygdalin)约0.5%,而梅仁含约4.3%。另有报道乌梅中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主治
【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功效
保护肠胃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乌梅组图(5张)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3]
乌梅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黑梅、熏梅、桔梅肉【禁忌人群】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乌梅的基本介绍】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或经烟火熏制而成。五月中旬,当梅果约八成熟时(果色由青绿转青黄色)即可采摘,将采摘的青梅按大、小分开,均匀地分别放入备好的焙炕中,用木炭作燃料,先以60℃左右的温度烘烤1小时,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然后取出并小心翻动,以不翻破果皮为妥。放置一天后再置于炕中仍以50℃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直至梅果肉起皱缩,呈棕褐色为止。要使乌梅成品乌黑,可将已烘干的乌梅堆放3-5天,颜色就会逐渐转黑,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使烘烤产生的黑烟起到熏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用炉火焙烤时,不宜用煤作燃料,以免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产品。【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1.抗氧化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2.清血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3.增加能量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4.保护消化系统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5.消除疲劳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6.预防便秘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7.增进食欲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8.解酒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乌梅的营养价值】乌梅为梅的未成熟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乌梅的选购】以个大、肉厚、柔润,味极酸者为佳。核大,肉薄为次。【乌梅的存储】干燥保存。【乌梅的食用方法】乌梅配其他食材,可以制作成粥、汤、饮品、菜品等。
乌梅的用处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2.《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3.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4.盂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6.《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药心法》:收肺气。 9.《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NI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13.《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14.《本草新编》:鸟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摘自乌梅,百度百科)
乌梅有什么作用
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若用青梅以盐水日晒夜浸,10日后有白霜形成,叫做白霜梅,其功效类似,宜忌相同。据现代研究.青梅或梅子汁。乌梅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因此,需要长期服用排钾性利尿药者宜食之;梅子中国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梅子中含多种有机酸,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梅子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推迟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乌梅的营养价值
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其性温,味酸涩。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1、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2、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3、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4、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左右(药液可重复加热使用)。
5、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著,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乌梅的记载典籍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
肌,去青黑痣、恶肉。
2.《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3.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4.盂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6.《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乌梅食用宜忌
宜食
适宜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适宜夏季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料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随息居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忌食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宜忌
有实邪者忌服。
《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本草经疏》:
“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乌梅的做法大全
1.乌梅粥
原料: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先净乌梅入锅,加水适量。
2.煎煮至汁浓时,去渣取汁 。
3.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
4.至米烂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2.乌梅汤
原料:乌梅8枚、冰糖少许
做法:
1.乌梅8枚用刀切碎;
2.将碎乌梅连核一起放容器中加2碗清水浸泡30分钟;
3.上灶大火烧沸,再小火烧20分钟。
4.将乌梅汤盛出,加冰糖调味即可。
3.丁香酸梅汤
原料:乌梅100克,山楂20克,陈皮10克,桂皮30克,丁香5克,白砂糖500克
做法:
1、将乌梅、山楂择洗好,逐个拍破,同陈皮、桂皮、丁香一道装入纱布袋中扎口,备用;
2、锅中注清水约5500克,把药包放入水中,用旺火烧沸;
3、再转小火熬约30分钟,取出药包,静置15分钟,滤出汤汁,加白糖,溶化即成饮料。
乌梅有何功效?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等功效。乌梅属酸涩收敛药,一般用于脾虚久泻、脱肛不收等证。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乌梅如下新用途:
皮肤瘙痒:乌梅能润肤止痒、抗过敏,对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瘾疹、顽癣等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可用乌梅6克,生地黄30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蝉蜕6克,益母草15克,川芎5克,白鲜皮15克,徐长卿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0剂为一疗程。
胃酸缺乏:乌梅组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方用乌梅6克,木瓜10克,白芍、沙参各15克,黄芪20克,太子参13克,莪术6克,绿梅花8克,生麦芽15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神经衰弱:乌梅有除烦清热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的效果颇佳。方用乌梅20克,制附子10克,细辛3克,肉桂6克,黄连6克,琥珀6克,党参、干姜各15克,茯苓18克,当归12克,酸枣仁30克,龙骨20克,牡蛎30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慢性肾炎:乌梅有助肾小管上皮再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可用乌梅炭、蝉蜕各6克,辨证加入其他中药,如玉屏散合六味地黄丸等,每日一剂,水煎服。
霉菌性阴道炎:乌梅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方用乌梅50克,白鲜皮15克,贯众30克,根据临床辨证,还可在上方中加入龙胆泻肝汤。每剂药煎两次,每次取汁200毫升,先熏后洗,最后以带尾棉球浸药液后塞入阴道,6小时后取出棉球。每日一次。
高血糖:乌梅、五味子、炙僵蚕各等分,研末为丸,每次服4克,每日服3次,可改善糖尿病高血糖的症状。
乌梅都有什么作用
能敛肺止咳,可治肺虚久咳不止,又
能涩肠止泻,治疗脾虚久泻。乌梅还可安蛔止痛,蛔虫病多见于小儿,
虫多时,常扭结成团,阻塞肠道,这时患儿腹中剧痛难忍,弯腰屈膝,
辗转不安,严重的还可引发肠梗阻。然而,蛔虫有“遇酸则伏”(指
暂时安伏下来)的特性,而乌梅酸味笃重,实为安蛔的良药,故遇到
小儿腹痛欲绝,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乌梅煎成浓汤候温服,
往往能为家长、医生和病儿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乌梅生津止渴的功
效是人所共知的,消渴(糖尿病)病人口燥咽干、烦渴多饮者,可用
乌梅、淡豆豉各10克,煎汤代茶饮用,可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另外,
将乌梅炒炭,还可以止血。
中医以梅芳香怡人、酸涩平和的特性,用于疏肝和胃、调畅气机,
治疗因肝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腹胀、纳食不香等。平日在羹汤中
加入几朵梅花,可开胃醒脾,理气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