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做事畏惧“不敢做“,父母巧用“成败归因”帮助孩子自我提升 做事与不做事的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教育孩子理性对待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事都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教给孩子直面挫折最好的方法呢?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成败归因”的理论。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孩子自救技能,经实践检验,还是颇有成效的。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就是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失败,还是想要退缩的时候,家长都能就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原因分成了三个维度,也是按照三个不同的标准来判定的。分别是稳定性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可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三种。家长善于在这几方面进行引导时极为重要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故事中,一位宝妈,在吃饭前让孩子收拾房间:"宝贝,我们马上要吃饭了,玩具们都要回家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快来帮他们回家吧。"宝妈原本以为孩子会很乖的去收拾玩具,结果,孩子却说:"别收拾啦,我很顶收拾不好,反正收拾了还会乱的。"宝妈突然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为什么孩子觉得收拾好了还会乱呢?妈妈便蹲下来问:"宝宝,妈妈想知道,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孩子也就回答了:"因为每次我都会收拾好,但是爸爸总是说我乱糟糟的,跟没收拾过一样,说我永远都收拾不好。"宝妈便劝孩子:"那宝宝要学着思考为什么做不好呢?,下次应该怎样做呢!"孩子摇摇头:"我就是收拾不好,不可能收拾好的,我太笨了,就让他们乱着吧。"看到这里,宝妈心里突然酸了起来,想这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这种心理呢?那么我想说,最有效的又保护孩子心灵的方法就是应用成果归因理论。

做事与不做事的人

做事与不做事的人

我不行”我不会”,这些话背后隐藏的心理呢?

1 、习得性无助。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根本不行”诸如此类的话,在孩子的脑海中一次次形成,就会感觉自己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力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就是无论在简单的事情面前,或者困难的事情面前,就会自觉到自己做不好。

2 、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要相信孩子在每一次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背后,面临的都是一次次自我发问,我真的可以吗?”我可以成功吗”然后紧接着就是我不行,我不敢,我肯定做不好”介入联想起来的就是自己失败的经历,面对失败,周围人的态度,给自己的冷眼。然后机会选择退缩。

做事与不做事的人

3、 依赖性心理。一般情况下,自我否定的人也并不会把事情全部推给别人,反而内心都会有一个指定对象,好像这种事情就该是指定的人,会这孩子心里想的只有小明才可以做吧,他比较优秀,我很差劲,就是普普通通的,老师也不会喜欢我。孩子也一样,在否定自己后,也有一个向往的角色,但是于他而言,又是可望不可及的。

在这件事情上,孩子的每一种心理都很可怕,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在性格驱使下的选择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做事与不做事的人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我不行” 的心理问题呢?

1 、失败经历的影响。在最初的时候,孩子都是喜欢表现自己的,他们都不知道事情的结果是什么,然而这就是孩子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对失败经历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失败经历带给孩子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以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大多源于这些负面心理。

2 、没有及时得到安抚和鼓励。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没有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就像邻居的孩子阳阳,去参加钢琴比赛,准备比赛的时候,阳阳付出了很多,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每天除了写作业,上辅导班,晚上练钢琴四个小时,阳阳就是为了拿冠军,但结果却是亚军,孩子当时就哭了,妈妈安慰阳阳,并且鼓励他说:一次没关系,重在过程,再接再厉,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也是最优秀的!”听见肯定的声音,心情好了很多,虽然遗憾,但学会砥砺前行。

3 、孩子自我效能的低下。这件事情,既需要个人培养,生活的经历会锻炼孩子的自我效能,同时孩子的自我效能有指导着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变强。所以孩子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也跟自我效能有关系。

想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要从剖析原因出发,知道了原因,我们就想像一些措施,毕竟教育孩子说简单也真不简单,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很容西,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却不容易。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正确提升自我效能感

1 多让孩子参加比赛,多经历。锻炼孩子自己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让孩子自己多经历一些。只有自己经历的才是最宝贵的,孩子自身的心理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在这时候,孩子自己获得的要比家长口头教的学到的多,所以,在比赛中,孩子的得与失才是让孩子感受生活和人生的好办法。

2 遇到挫折,家长扮演好角色。当然孩子做好自己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后盾支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孩子必然是要受伤的,家长呢,一个是做好鼓励工作,安抚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怎样分析问题,总结自己的失误,避免错误,应用成败归因理论。

3 多参加锻炼,提高孩子技能水平。为了让孩子在特定的场合里能比较优秀,做最好的自己,还是要给孩子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技能,增强自信,成为所处环境里比较活跃,令人欣赏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变得很优秀。

优秀的孩子在于培养和教育,家长在这两方面把好关才是最关键的。